我在网上看到一位妈妈说的自身经历,既生气又害怕。
说是很多年前,妈妈一个人带着孩子逛街,走到路边时,突然有个男的冲上来要抢她孩子,还有个大妈跟着喊:“你既然跟了别的男人,就把孩子留下。你走可以,把孙子还给我!”
妈妈一边死死抱住孩子一边喊:“我不认识你们,你们是谁啊?”
双方拉扯不断,那场面一度很混乱,旁边的人还以为就是夫妻俩吵架呢。看热闹的人有,但却没有人上千帮忙。
那男的趁乱想把孩子抢过去,一边喊,你不好好照顾孩子,还带孩子去找别的男人,要不要脸?
这时候,围观的人还以为是家庭纠纷,劝那女的别闹了,把孩子给他爸爸。
但那女的坚持说那男的和大妈都是人贩子!
情况一下子就紧张起来。那男的还想要打那位妈妈,幸好周围的人劝阻了。
就在这时,一个大哥看不下去了,拦在两人中间说,就算吵架,也好好说,孩子还在呢,影响多不好。
妈妈看见大哥手里还拿着手机,灵机一动,抢过手机就摔在地上,并对大哥说:“大哥,别让他抱走我孩子,他真的是人贩子,手机我一定赔你!”
大哥不乐意了,抓住那男的就要他说清楚。这时候,男的和大妈眼看情况不对,找个机会就溜了。
后来那位妈妈的老公赶过来了,两口子对大哥千恩万谢。
周围的人都吓坏了,纷纷说现在的人贩子太猖狂了,都敢明目张胆地来抢孩子。
作为父母,听到这样的话,真的汗毛都立起来了。如果妈妈或者老人独自带娃出门,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若碰上人贩子,千万别喊“我不认识他”,这样做,路人更愿意帮你。
一:指定某一个人当我们遇到紧急情况,尤其是宝妈或者老人带孩子出门时,真的得知道怎么求助更有效。
你知道吗,直接喊“大家帮帮我”这种方式其实不太管用。
为什么呢?
因为“大家”太模糊了,每个人都可能觉得别人会去帮,结果可能就是没有一个人来帮忙。
心理学有个效应,叫做“旁观者效应”。就是说在群体中,个人感觉不到直接的责任,所以可能都不会采取行动。
所以,要是真的遇到了危险,你得指定具体的人来求助。
比如说,你可以直接指着一个特定的人喊:“戴眼镜的这位大哥,请帮帮我!”或者是“穿红衣服的那位姐姐,请帮我报警好吗?”
这样的话,那个被指定的人就会觉得有责任去介入,这样求助的效果会好很多。
举个例子,有一次在公园里,一位妈妈带着小孩,突然有个怪人靠近他们,情况看起来很不对劲。
这位妈妈没有向四周随便喊救命,而是直接对一个正在慢跑的男士喊:“戴蓝帽子的先生,请帮帮我!”
那位男士马上意识到发生了什么,跑过来帮忙,其他人看到也跟着过来帮忙。这样一来,那个怪人就没得逞。
二:告诉具体要做什么遇到危险时,如果有人过来帮忙,千万别只顾着大喊大叫,这样就算别人想帮你也无从下手。
这时候,一定要冷静下来。
像上文提到那位妈妈,在公园喊住慢跑男士后,她说出了直接的请求:“这个人看起来很怪,你可以把我送到那边保安亭吗?”
告诉帮助者具体要做什么,这样做的好处是,你把请求具体化了,帮忙的那个人就更可能采取行动。
当你明确地指出需要什么帮助时,像“请你帮我拍下这一幕,我怀疑这个人有问题”,不仅减少了情况的模棱两可性,还能让对方清楚地知道该做什么。
一旦有人开始介入帮助,这种行为往往会感染周围的人,打破原本的群体压力,其他人看到有人帮忙,也会跟着帮忙,从而形成一种正向的从众效应。
三:损害路人财物如果情况实在紧急,还有一种方法,做出更直接的行为来吸引注意。比如像文章开头那位妈妈一样,故意打破路人的东西。
虽然这种方法可能会引来纠纷,但有时候在紧急的情况下,确实能迫使周围的人停下来,直接参与进来。
所以说,遇到危险的时候,记得指定特定的人求助,告诉他具体需要怎么做,又或者直接损坏路人财物引人参与进来。
通过这些方式,不仅宝妈和老人在外带娃时会感到更安全,就连任何一个人在遇到突发情况时,都能有效地提高得到帮助的概率。
这些方法真的很实用,希望你记住了,但也希望你永远都用不上它!
【图片来自网络,侵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