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日子似乎正在袭来,就像乌云密布的天空预示着将有风雨来临。
作为当前社会的普通百姓,我们更应该敏锐地捕捉到一些不祥的征兆,未雨绸缪为有备无患。
特别是对于家有儿女的人来说,更需要心中有数,为孩子的未来打好基础。
01
就业形势愈发严峻,
养家糊口难上加难
从大街小巷到新闻焦点,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如今想找一份体面的工作愈发艰难。
简单粗暴一点说,就是好工作太少,求职者太多。
去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1076万,创下历史新高。
然而令人心寒的是,不少企业纷纷缩减招聘计划,甚至开启裁员模式。
就连公务员和事业编制这类铁饭碗,竞争也是排山倒海一般的惨烈,去年公考报名人数超200万,而计划录用仅3万出头。
高学历未必就能高就业。
近年研究生扩招太快,在一线城市,博士生和硕士生的人数已经超过了本科生。
更别说外加上境外留学回国后者的庞大人潮。
对于不少打工一族来说,年年被裁员的阴影也让人揪心。
上一年,不少企业上演了一出"年终奖腰斩"的剧码,甚至彻底喝了"干啤酒"。
老板说工资7%的涨幅已经很高了,员工们则苦着一张脸默默流泪。
就业形势一路下滑,收入自然无法保证。在这样的背景下,老百姓家庭如何养家糊口,未来确实值得忧心。
02
消费降级遍地开花,
精打细算将成为主流生活方式
消费曾被视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在当前环境下,消费降级现象却越来越普遍和明显。
从网上热度最高的几家电商平台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去年同期,以低价和"白菜价"著称的某多多,其营收同比飙升66.3%,净利润更是高达惊人的131亿元。
不可否认,这与消费群体的迅速转移有很大关系。
疫情的阴影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以往追求名牌奢侈品的消费观念,转而追求物美价廉、货比三家。
很多曾经高高在上的人开始对那些被他们嘲笑过的"买菜电商""便宜货"伸出了渴求的双手。
不仅实体店生意遇冷,即便在线上,那些往日最火的品牌店铺也日渐暗淡无光。
说到底,还是大环境所迫。在经济不景气、就业岗位减少、实际收入下降的影响下,人们只能理性克制自己的消费欲望,转向低成本低消费。
再者,随着小额返利、好评红包等"赚钱"方式在互联网上盛行,这更坚定了消费者们把钱花在"刀刃"上的决心。
毕竟在苦日子里,一分一厘都很重要。
降级消费已成为大势所趋,不仅是为了应对当下,也是为了从容未来。
03
底层人口过剩,低收入行业无路可逃
对于一些低技能门槛的传统服务行业而言,其实也早已雨过天青云过晴。
就拿最容易想到的快递小哥、外卖员、网约车司机这些群体来说,别看是服务国内生活,其实也是一片红海,危机重重。
以网约车行业为例,数据显示自2019年至2021年间,活跃网约车司机数量从1300万飙升至1900万,仅两年时间就增加了近600万。
可供这些人选择的位置和乘客有限,所以激烈的同行竞争势必会缩小每个人的收入份额。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现在马路上满街私家车和电动车,反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人变多了。
毕竟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节约出行成本才是王道。
餐饮外卖员和快递员的处境同理。
目前从事这些行当的人数已超过8400万,占全国城镇就业人口的21%。
这些数字也是人口红利的一种体现,但也意味着未来更加残酷的同行竞争。
对于这些只要会开车、能骑车就能干的低收入工作,虽然门槛很低,但同时也意味着它缺乏护城河,工人随时可能被机器人和智能化所取代。
从事高薪酬、高素质岗位的人少之又少,而底层劳动人口的饱和,注定了收入水平的日渐萎缩。
所以,从就业形势的严峻、消费降级的蔓延、低收入行业的饱和等迹象来看,老百姓的日子确实会一路陷入艰难境地。
如果我们不及时做好应对准备,等到苦日子真的来临时,将会防不胜防。
作为家有儿女的普通人家庭,我们更应该有危机意识,未雨绸缪为孩子的未来做好打算。
毕竟,孩子们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他们铺平前行之路。
声明: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