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2 15:59:55 作者:罗里宁
来源:作家网
作者:罗里宁
田东县南部山区作登,居住着全县大部分瑶族人家,因而也被人称作作登瑶山。居住在这一片九分石头一分土的贫瘠的山地上的瑶族人家属于布努瑶,他们的先民在历史上过着游耕的生活,其中的一支,于六百多年前迁徙到这儿并在这儿定居下来,成为这片大石山区的开拓者。几百年来,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辛勤劳作,繁衍生息。所谓靠山吃山,可在这样的山上又有什么可吃的呢?长期的“靠山吃山”,致使山上的石漠化越来越严重,村民的大部分还居住在茅草房里,有不少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这种状况不能一直这样持续下去,这种状况也终有一天是要改变的。经过许多年扶贫,特别是经过新时代精准扶贫,瑶山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布努瑶也已经过上了新的生活。
过去瑶家人的生活,主要就靠种点玉米填肚子,养点山羊换油盐。羊吃百草,所过之处,什么都吃,更为可怕的是,草木叶子让它们的口水沾过以后,就不易再生长,这对瑶山的植被,造成很大的伤害。对植被的伤害,还有来自于人为的砍伐:瑶家人做饭,烧的就是从山上砍回的柴火。山羊的啃噬加上人为的砍伐,这山如何经得起折腾,早就被弄得光秃秃的,一般的草木不用说,就是铁木和香椿,瑶山这两个宝,也被弄得所剩无几了。
瑶山的环境大体上可分十分恶劣和不十分恶劣两种。因此在扶贫上就不搞一刀切:不十分恶劣的,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把保护青山作为切入点,山羊以圈养为主,集中地放养为辅,做饭的柴火大部分改草木为煤气,山里人家,部分异地搬迁,部分外出打工。十分恶劣的,就整体异地搬迁出去,搬到条件比较好的地方。这些举措,使瑶山的面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梅林村叫桑屯,属于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那种,原来山上错落着百十来户人家,在恶劣的环境下种玉米、养山羊、吃救济,山弄光了,也只能勉强维持温饱,整体搬迁出去以后,他们住上了砖混结构的房子,在新的居住地种植水果,养猪养鸡养鸭,实现脱贫的目标。他们原来居住的那片石山,没了山羊的啃噬,没了人为的砍伐,山渐渐青了起来,“砍头树”、苦楝树,还有其它叫不出名的各种树木,装点着这片瑶山,就连久违了的香椿和铁木,也在那儿重新现身。
瑶家人为了纪念那个地方,在山上的一片小洼地建起一个布努瑶文化广场,以后村里与瑶族文化有关的一些活动,就都可以在这恢复了本来面貌的青山上举行。我在参加了这个广场的开工仪式以后,和同事在山上转了一下,在满眼青绿和远近的啼鸟声中,一位长者接待了我们。山上还留着四间原来的住房,长者对我们说,这是他们留下的一个纪念,虽说大家搬出去了,这里毕竟是他们的根,有了文化广场,也会不时有人上山来,这原来的四间房子,可以作为临时的接待点使用。我问长者:“你们平时有没有人上山来?”他回答说:“我们几个老人家,在外面也做不了什么,就轮流上山来,看看山,做做接待工作。这满山的树来之不易,我们要把它保护好,不能让瑶山再光秃秃的了。”长者的话让我深受感动,——这作登瑶山,不仅环境在变,人的思想观念也在变。
平略村定略屯,是不用整体搬迁的一个村屯,它坐落在大山深处,周边石山耸立,你很难想象,在这样的地方,水泥路已经铺到屯里,开车上山是很轻松的一件事。更有意思的是,进屯的路段还有限速带,路边竖着一块“限速5公里”的路牌,是在等级公路上竖的标准的那种。在屯级道路上设限速带,立限速牌,我还是头一回看到。另外屯里房子,全都是砖混结构,至少也是一层的,高有五六层之多。
瑶族同胞以往住的,是五面透风的茅草房,这种房子用木柴搭建,顶上盖茅草,地下铺木板,木板底下是牲畜圈。这样的房子既不暖和也不卫生。因为没有公路,瑶家人下趟山不容易,为了卖点山里的东西,如挑一担柴火,抱一两只土鸡,背一篓子野菜,走到乡里的集市,也要几个小时,到县城的话,更是要翻山越岭,走十几二十里的山路。挑着柴担这样走,艰苦是可想而知的,到县城以后,就指望着把柴火卖了,换点盐巴回去,但是到了买主这里,还要不停的被压价,——小时候看到他们在寒风中飘动的破旧的衣服,憨厚的老实的面孔,就感到很可怜:大山里的瑶家人真是太辛苦了!如今瑶家人不但住上砖混结构的房子,瑶山屯屯通了水泥路,有人还买了汽车,更多的人买了摩托车,到县城走一趟很方便,而且在县城里,经常都可以碰到一些讲着布努瑶口音的衣着打扮像城里人的人,——若不是他们的口音,你很难想象他们就是从瑶山走出来的瑶家人。
听一位在首府打拼的瑶族青年说,家里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得到许多政策扶持,楼房盖起来了,生活没问题了,家人就为他买了一部小轿车,让他到城市去闯荡闯荡。他还说,现在从瑶山出来闯荡的瑶家人可不少,像他这样还算不了什么,有不少人出来做生意,已经发家致富,有人还跑到新西兰做生意去了呢。——布努瑶也开始走向世界了!
在定略时就听说有位瑶族小伙子,在贵州做生意发了财,带着漂亮的媳妇儿开着漂亮的小轿车回到老家,并在县城请一些老乡吃饭,屯里也有人受邀参加了这个饭局。小伙子春风得意,老乡们也尽情分享他的欢乐,这是瑶家人的一种新生活,可以和城里人一样吃喝了。这位瑶族小伙子,已经在贵州买房安下家,是从作登瑶山走出去的一个令人鼓舞的范例,而定略这些年发生的这些变化,不也是布努瑶过上新生活的一个缩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