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少吃猫肉?原来李时珍已告诉我们答案,古人早就试过

古之木的草记 2024-06-14 07:38:56
前言

没有一道美食能逃出中国人的手掌心!

在吃这一方面,中国人绝对是遥遥领先世界。

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走的,中国大厨似乎是无所不能,就连食谱都是分成八大菜系。

在中国似乎有这样一句话,那就是能吃的上桌,不能吃的想办法变能吃,再上桌。

或者说:“好吃的变美食,不好吃的变中药。”

但是有一个被大家忽略的动物——猫,它似乎很少被端上桌,这是为什么呢?

一、猫在中国

在讨论为什么中国的厨子似乎不太喜欢猫之前,我们得先简单了解下猫。

比如它是什么时候在中国出现的?

虽然很多人都以为猫并不是中国的本土生物。

但其实早在西周时期,中国人就已经记载下了猫这一动物。

在《诗经·大雅·韩奕》中,有如此记载:“有熊有罴,有猫有虎。”

所以不要再说中国没有本土猫了!

只不过当时的猫能够和老虎熊这些猛兽并列。

可见那时中国的本土猫,应该也是一种相当凶残的野生动物。

不过,在中国先民的努力下,至少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被驯化后的猫。

如《庄子·秋水》中,就有,捕鼠不如狸狌”的记载。

《礼记·郊特牲》也有:“迎猫,为其食田鼠也”的说法。

由此可见,在战国时期,中国先民就已经驯服了一些野外的猫,并让它们去抓老鼠。

在先秦时期的腊祭八神之中,也有猫的存在。

不过,虽然中国本土有猫,并且很早就为人所知。

但或许是因为当时中国的本土猫比较凶悍,又或者说不够可爱,反正没能够成为上流社会的宠物。

直到汉武帝时,伴随着丝绸之路的开始,来自波斯地区那些更加漂亮好看乖巧的猫,才正式开始了中国的宠物猫之路。

直到今天,考古学家还可以时不时地从那些西汉的贵族墓中,找到猫的身影。

不过当时的猫还只是少数人的玩物,大规模的家猫出现则要等到南北朝时期了。

那么话说回来,既然中国不仅有本土猫,而且还有从外地引进的猫。

那为什么有关猫的美食文化却相当匮乏呢?

二、为什么不吃猫?

对中国影视文化有所了解的人,估计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中国的饮食,那真是百无禁忌,无所不吃!

是啊,打开中国各地的美食谱,你就说有什么美食是中国下不了口的吧!

尤其是那些常见的动物,更是会被中国的仇者做出百八十道的美味佳肴。

哪怕是像河豚这种有剧毒的存在,都不能幸免。

至于田鼠,虫子,也都逃不了中国大厨的铁勺。

相比之下,猫的地位就属实颇为微妙了,因为在中国的食谱上还真找不到几道有关猫的美食。

那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是因为文化原因。

前面已经说过了,在先秦时期,猫是腊祭的八神之一,地位是比较崇高的。

当然了,咱们中国的神明观,大家也是心里有数。

龙王爷要是管不了,下雨都得被拉出来挨大炮,就别说猫了。

真正让古人尊重猫的原因,还是因为猫有用。

在农业社会,田鼠这一会破坏庄稼和农田的小动物,绝对是农民的大敌。

可偏偏人们在面对田鼠时还真没有什么好方法,只能够依靠猫去抓,

因此,猫应该算得上是一种比较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了,大概和耕牛类似。

有用的东西自然是不能够随便吃的。

可是不能随便吃,不代表不能吃啊。

就说耕牛吧,哪怕在封建社会,中国的历代政府几乎都会颁布一系列禁止宰杀耕牛的法律。

甚至在不少救灾法令中,耕牛也是政府的救灾对象之一。

可这也不妨碍中国的美食爱好者们在全国的默许下,不断研究各种有关牛肉的做法。

所以,有用,并不是猫不被吃的根本原因。

第二是因为得不偿失。

前面已经提过了中国的本土猫,应该是一种相当凶猛,能够和老虎熊猫并列的猛兽!

可能打有什么用?

在人类的智慧面前,哪怕是黑熊都得被砍了熊掌做大菜,猛虎都得被掏了虎鞭做药酒。

但问题是,无论是野猫还是家猫,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行动敏捷,但肉少。

这就很令人难受了。

由于速度优势,所以在捕捉那些野生猫时要费的力气,可能要比捕捉猛虎都要大。

但是得到的肉却远不如老虎,如此一来,为什么不直接抓虎呢?

当然了,如果说猫的身上有足够吸引人的价值。

比如说味道特别鲜美,又比如说对人体很有好处。

那么哪怕猫再难抓肉再少,那些王侯将相们也绝对会下大力气去捕捉的。

反正死伤的又不是他们。

即使是野猫不好抓,家猫抓起来总容易了吧?

可是中国的厨子对家猫好像也不怎么热衷啊?

对此,李时珍给了我们最终答案!

根据明朝李时珍的亲身经验,猫肉无论怎么做都挺难吃,而且还对人体有害。

用《本草纲目》的说法就是:然狸肉入食,猫肉不佳,亦不入食品,故用之者稀。

对,没错,猫肉不受人待见的原因,就是因为难吃!

除此以外,吃猫肉也是一个不符合经济规律的选择。

从古至今,吃肉要考虑的不仅是肉的口感,还有肉的价格。

就拿猪肉来说吧,可能大家不清楚,在宋朝以前,由于人们还不太懂得阉猪的重要性。

所以猪肉的味道相当的冲,以至于被称为贱肉,只有普通老百姓才会选择食用。

而老百姓为什么会吃不好吃的猪肉呢?当然是因为便宜了!

同样的,古人没有大规模饲养猫来食用的原因,也是因为养猫成本高,不划算。

一只狗从出生到可以食用,大概需要一年12个月,而猫则需要15个月。

并且猫的出肉率也远低于狗,更比不上猪。

再加上猫这种动物的逃跑能力实在是太强了,普通的牢笼难以困住。

所以在狠狠地打了一番算盘后,古人得出了一个合乎常理的结果。

那就是猫这种东西,肉少、难吃、还不好养,放弃!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猫不太受厨师们的待见。

但在某些地方,比如说广东那里的厨师经过不懈的努力后,还是研究出了如龙虎斗之类的名菜。

当然了,这些过于有地方特色的美食除了当地人之外,外地人只怕是很难有食欲的。

那么,当中国人在遗憾于猫肉难吃的同时,其他地方又是如何看待猫的呢?

三、对猫的敬畏

当中国人在考虑猫肉好吃不好吃的时候,其他国家对猫的态度可就没中国人这么风轻云淡了。

先说说埃及吧,作为公认的家猫的诞生地,埃及人对猫有着刻骨的敬畏!

在埃及神话中,猫是极其神圣的存在。

一方面,猫可以作为家庭和孕妇的保护神,为人们提供庇护,保护人们不受邪祟和不幸的侵扰。

另一方面,猫也成了死神的代表,一旦出现黑猫,就可能意味着死亡!

在欧美国家,黑猫也1度成为女巫和异端的象征。

在文艺复兴的不少作品中,黑猫的出现都成为天灾的预警。

以至于在15世纪的欧洲还发生过大规模的杀猫事件。

相反地,在伊斯兰教中,猫的地位却是绝对的神圣。

一来,在相关的传说中创立了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就曾经被猫拯救过生命。

二来喜欢干净的猫,非常符合伊斯兰教的教义,因此被穆斯林们看成了最合教义的动物。

因此,很多穆斯林都认为猫是没有被黑暗岁月所污染的存在,是神圣的动物。

而在佛教的经典中,对猫的记载则有些两极分化。

在东南亚的佛教典籍中,猫尤其是白猫是守护正义和家门的神灵。

可在印度和西藏地区的佛教记载中,猫则是不祥的凶兽。

至于在中国的民间传说中,有关猫的传说故事和相关形象也是多姿多彩。

其中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就是猫有九条命了。

另外,拜一些盗墓作品所赐,猫也和阴间扯上了关系,很多人都相信猫是很邪乎的,会让人诈尸!

不得不说,人们的脑洞有时候还挺大的。

结语

作为陪伴的人们,数千年的动物。

猫在人类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传统中,都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

直到今天,猫咪靠着那可爱的外表,依旧很受人们的喜欢。

甚至在不少年轻人看来,猫和狗几乎都已经成为它们的家庭成员,地位那是大踏步地提升。

对此,也没什么可说的,只能希望所有的铲屎官在养猫的时候要尽到应尽的责任,不要给别人添麻烦。

本文信息来源:

【1】临颍融媒,2019-09-29,“中国人为何不吃猫肉?真实原因,原来李时珍早已记载”

【2】敦煌发布,2024-04-25,“中国人为什么少吃猫肉?原来李时珍已告诉我们答案,古人早就试过”

0 阅读:246
评论列表

古之木的草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