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文《小人经》:短短千言,读懂不再任人拿捏

乐人看情感 2024-09-25 06:00:20

五代时期,曾有一个人经历四个朝代,侍奉过十位君主。

无论皇帝如何更迭,他始终能稳居丞相高位,受到帝王重用。

他就是被民间称为“官场不倒翁”的冯道。

他生前留下一卷《小人经》,千年来为世人所追捧。

曾国藩就曾评价道:

一部《小人经》,道尽小人之秘技,人生之荣枯。

它使小人汗颜,君子惊悚,实乃二千年不二之异书也。

这本书短小精悍,短短千言,便道透人性,堪称一代奇文。

今天给大家分享其中的5句话,鞭辟入里,读懂不再任人拿捏。

1

关于命运

天恩难测,惟财可恃。

曾有门生问冯道,如何在乱世之中,保全自己?

冯道告诉他:天恩难测,惟财可恃。

上天的恩赐难以预测,我们能倚仗的,只有属于自己的钱财与才华。

冯道出生于唐朝末年,当时各地军阀混战,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底层百姓四处奔走,希望能走运躲到强大的军阀地盘中,求得大佬庇佑。

冯道却认为,天下没有安宁之地,与其到处投机,不如在家安心耕读。

那些年,他白天种地务农,晚上苦读诗书,打磨文章技巧。

每年的粮食收成虽被兵匪夺去大半,但也能留得些许充饥度日。

就这样数年之后,冯道作为当地少有的读书人,被节度使刘守光看中,招为幕僚。

他从平民百姓一跃成为官员,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

公元911年,节度使刘守光兵败,冯道沦为俘虏。

就在他以为人生无望之时,新的统治者晋王李存勖,却大度赦免了他。

原因是晋王听说冯道文采出众,文章写得极好,可堪重用。

就这样,冯道凭借自己的才华一次次得到赏识,并安稳度过一生。

《后汉书》中讲,天命难知,人道易守。

人的命运是难以预测的,但所能做的事却是自己可以控制的。

身处纷繁复杂的时代,与其寄希望于命运的垂青,不如狠狠投资自己,让自己不断增值。

当你拥有了资源与价值,无论遭遇什么变故,你始终都会有立足之地。

2

关于朋友

顺则为友,逆则为敌,敌友常易也。

史书中记载,冯道一生朋友甚多,却无一人为终生至交。

因为在他看来,朋友只是阶段性的。

顺应你时,你们三观一致,可以相伴一段路;

一旦两人志趣相逆,立场不同,人性便会暴露无遗。

哪怕你们过去关系再好,也会瞬间化作仇敌。

五代时期,张全义和李罕之是军中战友。

一个世代务农,一个乞丐出身,因为境况相同,遭遇相似,两人刚相识不久,却相见恨晚,格外交心。

他们打仗时互为依靠,共同杀敌,闲暇时一起豪爽狂饮,度过了一段恣肆的日子。

然而战争平息下来后,张全义性格敦厚,喜欢读书,就选择担任河南尹,治理一方。

可李罕之生性残暴,对下属和百姓动辄打骂。

张全义就劝他要收敛过去的暴虐心性,谁料对方却变本加厉。

有百姓为了躲避战乱进山扎寨,李罕之便判定对方为土匪,不问是非就将之屠戮殆尽。

军粮不够的时候,他甚至直接派人从乡间强取豪夺。

看到对方暴虐的行径,张全义果断与对方绝交。

一层厚厚的壁垒横亘在两人之间,双方再也找不到当年的友谊。

当政局再次发生变动时,二人直接率军相互攻伐,最终成为死敌。

想起丘吉尔的一句话: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人与人来往,本质上不过是各取所需。

立场一致则为友,三观相悖则为敌,敌友身份的转换,不过是人性使然。

认清了这一点,你才不会为一段关系的破裂而过于沉沦。

看清双方的利益与立场,你才能在任何关系中保全自己。

3

关于处世

事不可绝,言不能尽,至亲亦戒也。

《待人五法》中讲:

“知人不必言尽,言尽则无友;责人不必苛尽,苛尽则众远。”

与人相处,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事,都应留有余地。

懂得给别人一个台阶下,才能为自己积攒一个好运气。

公元936年,冯道被任命为同州节度使,执政一方。

因为他是外来官员,一度遭到当地官员排斥,以至于工作根本无法开展。

恰巧一天,有个名叫胡饶的本地小吏,跑到衙门口放开嗓子大骂冯道。

见此情形,守护衙门的牙将急忙把他关押起来,等候冯道发落。

所有人都认为他会拿胡饶立威,严惩重罚。

谁料冯道赶来后,见状只是笑道:这家伙一定是喝高了,酒后胡说八道。

说完,他便命人端来水果,帮他醒酒,随后还将他送回家中。

他的亲信纷纷感到可惜,觉得冯道错过了一次立威的好时机。

冯道则解释道:一点小事而已,不必把事做绝了。

没想到,这件事很快传到了众多官员耳中。

他们觉得冯道对小吏都能如此,必然是一个好节度使,就纷纷归顺冯道。

原本封闭的局面,就因为他的大度而顺利破解。

生活中不少人睚眦必报,抓住对方一点过错,就全力攻击对方。

却不知,针锋相对只会激化双方的矛盾,让局面愈加焦灼。

而真正聪明的人,哪怕自己占据高位,也不会逞一时之强,把对方赶尽杀绝。

因为他们知道,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

正所谓,饶人只须一条路,伤人只须一堵墙。

给别人留一方余地,也是给自己留一条出路。

4

关于非议

谤而不辩,其事自明,人恶稍减也;谤而强辩,其事反浊,人怨益增也。

《增广贤文》有言:哪个人前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遭遇非议与讥谤的时刻。

若是你非要辩解,想要争个是非对错,只会遭到更多攻击。

当你不解释冷处理,时间一长,流言蜚语反而自会消散。

曾在古书中看过一个民间故事。

常州有个郎中,医术高超。

有一天,郎中被人请到家中治病。

不料第二天,病人的儿子就找上门来,向他索赔十两银子。

原因是,病人藏在枕头底下的十两银子不见了,而且最近只有郎中进过其房间。

郎中听闻,没作辩解,直接给了对方十两银子。

因为这件事,街坊邻居对郎中的非议之声四起,更没有人愿意请他看病了。

一周之后,病人痊愈,为了去掉晦气,他命人把家里彻底打扫了一番。

这才发现,原来那十两银子,掉到了床底下。

病人发现自己错怪了郎中,就带着儿子前去还银子、表歉意。

郎中却微笑道:“我知晓你节俭,若是丢失银两只会加重病情。因此我宁愿受点委屈,背上污名,让你安心,病自然会好起来。”

父子俩感激涕零,叩头不止。

从那之后,郎中的名声也渐渐流传开了。

想起画家陈丹青的一句话:

没必要让所有人知道真实的你,也没必要不停地向人解释其实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因为这是无效的。

面对诽谤与误解,辩白有时候只会让你“越描越黑”,从而陷入无止境的纠缠之中。

要知道,人生在世,懂你的人不用解释,不懂的人更不必解释。

所以被人误会了,别争辩,时间会替你说话;

被人诽谤了,别回击,事实会还你清白。

学会把流言屏蔽在外,保持沉默,你才能专注地过好自己的生活。

5

关于聪明

人冀人愚而自明,示人以愚,其谋乃大。

看过冯道的一则小故事。

他刚被节度使刘守光招为幕僚的时候,一心想要显露自己的聪明能干。

有一年,刘守光想率军征讨定州,就询问谋臣、幕僚,有什么好计策。

其他人或是附和刘守光的计谋,或是支吾不语。

冯道听完,觉得这些人太过愚笨,便自告奋勇地谏言。

他上来就否定了刘守光的策略,其后就开始夸夸其谈。

可就在他洋洋自得之时,刘守光却愤怒地将他打入大牢。

原来,其他谋士深知刘守光刚愎自用,最是讨厌别人对自己指手画脚。

而冯道自以为是的小聪明,正好触怒了对方,这才招来横祸。

多年以后,冯道回忆此事,不禁感慨道:人冀人愚而自明,示人以愚,其谋乃大。

其实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人喜欢显摆自己,到处逞能,并为此沾沾自喜。

殊不知,他们在无形之中暴露了底牌不说,还招来了祸患。

相比于这些自作聪明的人,能够藏起锋芒,懂得低头装傻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

《三国演义》中,刘备投靠曹操后,汉献帝将其认作皇叔,意图以此制衡曹操。

刘备不愿引起曹操的猜忌,整日在后院浇水种菜,装作一副闲散模样,这才保得性命无忧。

《红楼梦》中,刘姥姥主动装傻,扮演丑角。

任凭王熙凤把花胡乱插在自己脑袋上,还学小姑娘搔首弄姿,逗得众人哈哈大笑。

正是这番装傻,她才获得了贾府的打赏。

诗人郑板桥说:

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

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说到底,装傻不是退让,更不是认怂,而是懂得了放低身段,学会了谦卑。

因为他们早已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自尊,怎样才会更好地保护自己。

懂得适时装傻,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冯道曾作诗道: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做人得保持方正的本心,不染恶习,不行恶事。

这样,哪怕有人刻意刁难你,你也能不露破绽,稳立于世。

这本《小人经》中,就藏着冯道毕生的处世智慧,教你如何在纷繁世间自处。

人在面对世事叨扰之时,最重要的就是学会装傻、不辩。

只有变得低调起来,并默默精进自己,你才能于不动声色中渐渐强大,不再任人拿捏。

点个赞吧 ,读懂文中这5句话,领悟处世的智慧,你自然能在复杂多变的生活中游刃有余。

31 阅读:1085
评论列表
  • 2024-10-24 13:28

    实际上,我不喜欢这种厚黑学的东西,负能量味道太浓。人生在世,不可能每时每刻拿出true摆在人前——总得要有个时间、地点、人物都合适的时候才袒露心扉吧。不然就是二百五了。之于这经所言,皆为主观判断。你怎么知道你眼里的圆通不是别人眼里的包容呢?所以,这种东西少花精力,抱着利他主义至少不多吃多占的原则行为处事就足见善良了。

乐人看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