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张三丰不敢杀阳顶天,你看他师父叫啥,杨过见了那人也要跪拜

耳东品文史 2024-10-17 00:04:20

若你将《倚天屠龙记》视为一部独立的作品,那他自然算得上是十分完整且精彩的,张无忌的经历不可谓不传奇,但你若将此作视为“射雕三部曲”的完结篇,那它就只能说是勉强及格了,因为书中确实有太多细节没有交代。

整个后神雕时代的故事,金庸也只是一笔带过而已,说是:“元代中土沦于异族,百姓呻吟于蒙古的铁蹄之下,陷身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抵抗官吏残暴,勉力自保,是以文事凋零,武学一道,反而更加光大。江湖间奇人异士,所在都有,比之宋末郭靖、黄蓉、杨过、小龙女之世,武功固更见精进,而惊心动魄,可歌可泣之事,也是书之不尽。”

(张三丰、阳顶天剧照)

张三丰是如何成为一代宗师的,并未交代清楚,还有一点让人十分好奇,那就是当初阳顶天在世时,张三丰作为正道至尊,为何没有出手降魔?

一、一正一邪两大至尊

从《神雕侠侣》到《倚天屠龙记》正篇故事开始其实有数十年的空白,而在这个时代称霸武林的高手无疑就是张三丰与阳顶天了。

张三丰是武当派祖师,他习武百年,有纯阳之体,在恩师觉远传授的一部分九阳神功基础上创出了纯阳无极功,后来又自创太极神功,他的正派至尊地位几乎无人能动摇。

而阳顶天则是明教教主,也可以说是江湖中最大的魔头。

常言道“正邪不两立”,张三丰自然是有理由出手降魔的,甚至金庸在《笑傲江湖》中还提到过这么一句:“他知三丰祖师到晚年时剑术如神,轻易已不使剑,即使迫不得已与人动手,也只用寻常铁剑、木剑,这柄‘真武剑’是他中年时所用的兵刃,扫荡群邪,威震江湖,是一口极锋锐的利器。”

足见张三丰可不是常年在武当山上修行的,他也是会下山除魔的,但很明显,这里提到的张三丰扫荡的群魔一定没有包括阳顶天。

(阳顶天、阳夫人剧照)

毕竟阳顶天后来是因为妻子与成昆幽会而在明教密道中被活活气死的。

等于说张三丰和阳顶天是同时活跃于武林之中,却几乎毫无交集。

这就让人纳闷了,张三丰为何没有替武林除害?他若早些出手,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一事了。

所以他是惧怕阳顶天,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二、改邪归正的明教

其实要了解张三丰的选择,不妨先看看阳顶天统领下的明教,到底值不值得他去消灭,或者说,会不会让他有想要去消灭对方的想法。

明教这个组织是何时崛起的?可别说是倚天时代。

事实上早在《射雕英雄传》中,金庸就已经开始铺垫明教的故事了,只是那时候只是一笔带过,多数人没在意罢了。

(周伯通、郭靖剧照)

当时是周伯通向郭靖提起《九阴真经》的来历,他是这么说的:“徽宗皇帝只信道教,他知道之后,便下了一道圣旨,要黄裳派兵去剿灭这些邪魔外道。不料明教的教徒之中,着实有不少武功高手,众教徒打起仗来又人人不怕死,不似官兵那么没用,打了几仗,黄裳带领的官兵大败。”

明教祸害武林,于是徽宗皇帝让黄裳带领官军去征讨明教,结果却是大败而归,甚至黄裳的家人都被明教中人给杀了,他也因此潜心习武四十多年,这才创出了《九阴真经》。

从这里就不难看出,明教一直都很强,而且一直是邪魔歪道。

而后来张三丰遇上常遇春时,也提到过这么一段设定:“魔教中人规矩极严,戒食荤腥,自唐朝以来,即是如此。北宋末年,明教大首领方腊在浙东起事,当时官民称之为‘食菜事魔教’。食菜和奉事魔王,是魔教的两大规律,传之已达数百年。宋朝以降,官府对魔教诛杀极严,武林中人也对之甚为歧视,因此魔教教徒行事隐秘,守规吃索,却对外人假称奉佛拜菩萨,不敢泄漏自己身份。”

你看,张三丰不仅知道明教的历史,还知道明教向来作恶多端。

但到了阳顶天这一代,却变了。

杨逍就说过,阳教主在世的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带着明教的兄弟们抗击蒙古,甚至还有心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

其实从屠狮大会上,三渡对张无忌提起当年与阳顶天的那场大战也能看出来,当年阳顶天自然不是为了挑衅三渡,他更有可能是去谈“一同抗元”的,奈何三渡因为正邪门户之见,反而想趁机拿下阳顶天,才有了那场对决。

(郭靖剧照)

这一点从三渡的格局也能看出来,试问他们若真是高僧,如何会过了三十年还那么记恨阳顶天?

而阳顶天之所以有这般觉悟,也是因为前任教主,那人也可能是他的师父,也就是衣教主。

三、阳顶天的师父

张无忌在明教密道中见到阳顶天的尸体时,就了解了这段往事。

说是:“三十二代衣教主遗命,令余修习乾坤大挪移神功有成之后,率众前赴波斯总教,设法迎回圣火令。本教虽发源于波斯,然在中华生根,开枝散叶,已数百年于兹。今鞑子占我中土,本教誓与周旋到底,决不可遵波斯总教无理命令,而奉蒙古元人为主。圣火令若重入我手,我中华明教即可与波斯总教分庭抗礼也。张无忌心想:‘原来明教的总教在波斯国。这衣教主和阳教主不肯奉总教之命而降顺元朝,实是极有血性骨气的好汉子。’”

所以这衣教主是谁?

向来是魔教的明教如何会突然出现这么一位有心抗元的志士?

只有一种解释,他就是当年大难不死的郭靖。

书中是以峨眉传人提到的最后一次襄阳大战,可郭襄本人当时都身处西川,又如何能知道襄阳城里发生的一切?

(郭靖、杨过剧照)

因此“郭靖战死”可能只是江湖传言,郭靖当时极有可能已经金蝉脱壳。

正如前文所言,郭靖从周伯通那儿听说过明教的强大,于是他想到借明教之力抗击蒙古,继而以身入局,成为教主,这才有了后续的故事。

哪怕是杨过见了郭靖都要跪拜,张三丰也与郭靖在华山有过一面之缘,他见那衣教主很是眼熟,想到对方或是有什么计划,于是便未拆穿。

再加上明教在衣教主和阳教主的统领下也确实是抗元先锋一般的存在,他又如何会去剿灭明教呢。

8 阅读: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