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真实的军事技能:远距离射9箭,至少有6到7箭能准确命中靶心​

关河有五十州 2024-07-08 15:52:35

1745年5月29日,乾隆批准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指令派遣汉土官兵一万两千进剿瞻对,同时为之调拨军需银米五十万。

除去雍正遗留的苗疆平叛,瞻对之役是乾隆执政以来第一次决策用兵。他登基后虽然尽量避战争而远之,但从未放弃祖辈赖以打天下的军事技能,只要一有空隙,就会在宫门外练习骑射。曾多年随侍其左右的大臣赵翼证实“上(乾隆)最善射”,以他亲眼所见,乾隆每次都会以三轮作为他练习射箭的标准,每一轮发三箭,一共九箭,常见的情况是其中六七箭都能准确射中靶心。

清代笔记也记载,有一年秋天,乾隆当众习射,发二十箭,十九箭都射中了靶心。侍从诸臣无不为之心悦诚服,有人用诗将这一情景记录下来,乾隆很是高兴,当即应其韵作诗,并命将诗作刻于墙壁之上。

雍正在位时因害怕政敌在京城捣乱,轻易不敢离开北京,也没有举行过木兰秋狝。乾隆则以皇祖为榜样,待内部政权稍一稳定,便举行了木兰秋狝,并使之成为每年的常规。木兰秋狝寓习武于打猎,本质上是八旗军的实战训练,即乾隆所谓的“整饬戎兵”,这一活动和乾隆自身从不荒疏骑射一样,都说明了他对武功的高度重视。

当年康熙曾经在南方平原上与吴三桂等三藩搏战,曾经挥师渡海,越过远洋波涛统一台湾,也曾经在黑龙江的冰天雪地中迫使俄罗斯止步,甚至还亲自挂帅领兵,在草原上与准噶尔骑兵相驰逐。这些都是乾隆从小到大耳熟能详的丰功伟绩,在他的内心深处,其实也有和皇祖一样建功立业的冲动,按照他最初的想法,瞻对地窄人寡,大军一到,必不堪一击,取胜难度肯定无法和康熙那时相比,但也正好可以先拿它来做个开门红。

乾隆期盼着前线尽快传来捷报,最好是大军刚刚开到山下,土司们就畏怯而降,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一个月后,传来的不是捷报,却是瞻对土司公然发兵抵抗的消息,与此同时,清军则雷声大雨点小,大部队迟迟无法到达前线,也未能占领瞻对的任何一个要隘。

乾隆获悉很是不悦,他认为正是由于部队行程过慢,才打草惊蛇,影响了对瞻对土司的震慑效果。他指责前线将领部署不周,严重失策:“自古兵贵神速,现在你们大举进攻的日期尚未确定下来,就已有敌兵阻挡,善用兵者是这样做的吗?”

其实前线将领们也是有苦说不出。瞻对处于高寒地区,地远山险,冰雪载途,清军此前又从无在这种地形和气候条件下作战的经验和准备,以致无论运兵还是转饷都极为困难,不是一个号令,马上就能到达前线并发动进攻的。

0 阅读:14

关河有五十州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