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改革!人工智能技术兴起,看同济大学如何推动王牌专业发展!

梦之志愿 2024-06-19 19:20:03

低碳、智能、韧性是全球在土木工程领域高发文量的研究主题,同济大学以此为发展标准,并顺应“人工智能+X”赋能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推动了传统学科与新技术的融合。

多学科交叉融合,打造新质生产力

在人工智能时代的革新路径和全寿命智能的实践应用层面,同济大学土木学科强调材料创新和极限状态应对,推动技术革命,并以“低碳、智能、韧性”为发展标准,全面推进教育和科技融合。

不仅如此,同济大学还强调打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壁垒,促进学科间交叉发展,此次改革中的重要部分-针对全寿命智能的研究,就是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科与计算机、人工智能、材料与工程、数学等多个学科融合的体现。

目前改革已经初见成效,如开发了AI for Science大模型、同济校园建筑群智能防灾系统等新质生产力。这些成果不仅大大推动了土木工程学科的进步,也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定制个性化培养模式,增加学生竞争优势

在人才培养方面,同济大学根据土木工程未来发展对人才的类型需求、学生自身的个性特点和兴趣,制定了“土木工程+N”菜单式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供学生选择。这一改革不仅让土木工程的学生们多了一个新的就业方向,也是对土木工程专业的一种承载方式,可以有效防止人才断层。

不仅如此,同济大学还全面重构了课程体系,将AI技术深度融入课程大纲中。在基础理论知识方面,学校将加强数学、信息、力学的教学,夯实基础,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前沿技术方面,学校也在课程中加入了大学计算机、高级程序语言、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等课程,确保学生掌握新技术,提升竞争优势。

接轨国际,建设国际化队伍

通过国际合作和校企合作,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科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系统工程师,推动学科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建设国际化队伍,走上科技、人才、教育三位一体全面国际化高质量发展之路,也是土木工程学科改革的重要一环。对此,同济大学积极引进国际师资,邀请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Herbert Mang、Dimitri Beskos,欧洲科学与艺术院外籍院士:吕西林、李杰、袁勇等,共同打造国际化校园氛围,培养学生具有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与国际视野,以适应全球范围内的工程需求和挑战。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科将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启航,土木工程领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特别声明:本文为优志愿原创作品。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禁止转载和使用,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0 阅读:0

梦之志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