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者,建始,开始也;秋者,禾谷长成也。立秋是一个极具标志性意义的节气,它代表着收获季节的到来,同时也告诉我们夏季将尽,秋季如期而至。于二十四节气之中,立秋位于第13,所以它也代表着下半年的正式开启。同时立秋也是“四立”节气之一,在民俗文化中等同于传统节日,所以自古以来每逢至此日,民间都颇为热闹,人们要通过丰富的习俗活动来欢迎秋季,为秋日的收获祈祷,而节气变换之际,也是人们对身体健康关注的重要时期。当然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立秋之后,今年进入后半场,人们会格外的忙碌。
立秋的来临,夏季与秋季之间将开启一场无形的拉力赛,暑热与清凉也进入此消彼长的模式。而在这个过程中,大自然里的气候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改变,逐渐的向着秋季过渡,然而人们所关注的,便是这段过渡时期的长短以及是热是凉,因为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秋季农作物的收获情况。所以古代人在长期的观察中,结合天象运动,物候变化总结出了一系列的经验,并通过民俗谚语代代相传,时至今日依然有很多在民间盛行。其中一句是“六月秋便罢休,七月秋热到头”。从字面意思我们很容易理解,那就是如果立秋赶在农历六月份,那么天气很快会凉爽下来,而若是到了农历七月才立秋,那么天气将会持续热上很长一段时间。
在我国,同时实行着公历与农历的两种纪年法,而农历是我国独有的一种传统纪年方式,其根据月相变化周期,参考太阳回归年为一年的长度,同时其融入了二十四节气,设置闰月,使得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统一。由此可见,农历不仅是一种时间记录系统,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以及历史信息,对于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在我国民间,非常重视农历中的时间节点。今年的立秋是在8月7日,而与之相对应的农历日期为七月初四,属于七月秋,民间也将这样的情况视为“晚立秋”,相应的说法是“晚立秋热得哭”。这种说法有道理吗?本人认为,需要具体年份具体分析。
今年的三伏天为加长版,立秋当日处于中伏里的第14天,这也就意味着还要再过6天才出中伏入末伏,而出整个三伏天要到处暑以后。也就是说整个立秋节气都处于三伏天之中。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数伏是民间一种古来的计算炎热天气的方式,这也就意味着立秋后很可能还会继续伏天里的热度。
除此之外,关于立秋与末伏出现的时间早晚,民间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不怕伏包秋,就怕秋包伏”,依照规定,立秋一庚入末伏,所谓伏包秋也就是指立秋当日进入末伏;而秋包伏则意味着立秋之后进入末伏。今年立秋在是8月7日,末伏则是在8月14日,前后相差一周,属于典型的的秋包伏。依照这一说法,今年立秋后大概率也会继续闷热。
依照以往的经验来看,立秋并不代表着暑热的结束,而暑热与凉爽的分水岭也并不在此,一般要到白露之后,天气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凉爽下来。而在立秋到白露这段时间里,自然界内的热量,太阳辐射,大气环流等不会瞬间达到融合的状态,因此会反复多变,那么对应到我们能够感知的气候中便是冷热不定,而我国各地区受到纬度以及地势的影响,对应的气候也会有着明显的差异。所以在立秋之后的这段时间里,我们要格外关注天气变化,顺时调整,以更好地适应环境。
七月秋对农耕的影响
我国自古重视农耕,在古代“靠天吃饭”的年代,人们对于自然气候也就有着更多的依赖。每逢立秋,人们会通过观察当日的天气来预判收成,民间认为立秋当日如果为晴朗的天气,则预示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同时人们认为,立秋的早晚对作物的生长有着直接影响,所以民间流行着“六月秋赶死牛,七月秋慢悠悠”,啥意思呢?
首先来看上半句,牛是我国古代农耕的重要劳动力,赶牛也就意味着在田间劳作耕种,而“赶死牛”也就说明时间紧迫。秋天既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播种的时刻。根据老辈人长期的经验所得,若是立秋在六月,则意味着气候会比较快速的转为凉爽,而作物的发芽需要温度,因此为了避免错过作物的生长时机,人们便要抓紧时间提前将作物种下,一收一种之间,也就使得耕牛会非常忙碌。
相比之下,如果立秋是在农历七月,也就意味着炎热的气候还会持续一段时间,那么作物的收获以及播种都不用太着急,农业生长活动也就显得清闲一些。
不过如今与往日已经大不相同,无论是农业生产技术还是气候,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所以为了避免错过收成,耽误农时,更为关键的还是要随时关注天气变化,早做打算。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记原创,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欢迎大家关注,点赞,收藏和转发!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