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众人要求修改国歌歌词,周恩来不赞成,毛主席:坚决不改

历史的丰碑 2022-09-07 09:57:39

1949年,开国大典前夕,征集国旗和国徽的工作已经落实完成,只有国歌还在商榷之中。政协筹备第六小组就国歌问题在中南海展开了讨论,参加会议的小组成员有马叙伦、叶剑英、张澜、郭沫若、沈雁冰、陈嘉庚、田汉、钱三强等16人,后决定邀请画家徐悲鸿也参加这次会议。

这时,小组已经通过征稿的方式,征集了国歌曲谱600多件,歌词手稿近700件,但是这些稿子并不理想,令小组的人头疼不已。

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常务委员合影

国歌为什么这样难选呢?回顾历史,我们发现,中国在清朝以前对外交往并不多,所以对国歌自然没有什么概念。

中国的国歌最早出现是在1896年,那时北洋大臣李鸿章作为外交特使在西欧国家进行访问,李鸿章哪里知道,按照当时的外交规定,各国在进行访问的时候,是要演奏自家国歌的,但中国并没有国歌,李鸿章只好面不改色地临时编了一首。

而就是这首临时编成的歌,被后人称为《李中堂乐》,在此后的10多年的清政府外交上,都一直使用的这首歌。

后来,清政府被推翻,辛亥革命爆发,南京临时政府在报纸上重新征集歌曲,选择了一首名为《五旗共和歌》作为临时国歌,但这首歌却反映了资产阶级立国的理想。

李鸿章

在之后的几十年里,中国的国歌换了好几首,能真正代表中国人民的歌却一直未被选上。所以,选一首歌曲作为国歌非常困难。

政协筹备小组开会期间,毛主席、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也亲临会议,聆听小组成员的意见,大家将自己的想法都一一说了出来,讨论得十分热烈。在大家的一致商定下,将选拔国歌的要求确定了下来。

国歌既要有大众性,又要有庄严信。既能反映国家的民族精神,又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小组成员们将最适合的几首歌的手稿选了出来,对比这几首歌的优缺点。

这时,默不作声的徐悲鸿站了出来,他说:“我觉得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怎么样?”徐悲鸿的建议发表后,成员们都非常赞同,但在仔细探究其中歌词的时候,有人说:“这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已经不适应当下新的形势了,建议改一改歌词。”

徐悲鸿

众人议论纷纷,对歌词是否应该修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众人商定不下,只能请教毛主席与周总理。周总理低头沉思了一会儿回答道:“我觉得原歌词就很好。”

此话一出,众人的目光全部集中在周总理身上,仔细听着总理接下来的发言。只听周总理说:“我们如今确实已经太平,中华民族也不在最危险的时候了,但我们不能忘记当时的危急时刻,应该永远铭记那段刻骨铭心的革命时期。”

徐悲鸿也说道:“我在法国留学时,听到过法国的国歌《马赛曲》,这首歌就非常悲壮,表达了当时革命家们面对敌人的侵略,依旧不顾危险,冲锋陷阵。”

“人民在胜利中不能忘记过去的斗争,用国歌延续先烈们的革命精神最好不过了,我们要居安思危。”

听到周恩来与徐悲鸿发表的建议,毛主席十分高兴,他不禁鼓掌赞扬,说:“周总理和徐画家说得不错,我们不应该忘记那段历史,安不忘危也是一种革命精神嘛!好,就这样定了,《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坚决不改!”

毛主席与周恩来

就这样,《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了国歌,并且一字未改。会议结束后,全体人员站起身来放声高唱《义勇军进行曲》。

10月1日下午3时,筹办开国大典的所有工作都顺利完成,毛主席迈着有力稳健的步伐,迈上了天安门城楼上,用洪亮激昂的声音宣布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消息。紧接着,毛主席按动身边的电动按钮,国歌与国旗一同运作。

伴随着气势磅礴的国歌,国旗渐渐升入高空,这时广场上的群众全都站起身来,跟着国歌唱,他们摇着手中的国旗,我们可以看到在一片红色的海洋中,一首雄伟壮丽的歌声飘荡在整个北京城。

3 阅读:739
评论列表

历史的丰碑

简介:有些人我们要永远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