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8日,在西安碑林博物馆,以“平庐内外”为主题的董作宾的学术世界展开幕。通过这里收藏的文物、书籍、拓片,以及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所藏董作宾珍贵手稿、《平庐影谱》和《平庐印谱》等,展示董作宾所处的学术世界——
“平庐”是董作宾的书斋名。1940年,在昆明郊外龙头镇,董作宾乔迁新居之际,傅斯年用篆书题写“平庐”和长跋相赠,列举了董作宾在甲骨文、经史文献、天文历法等方面的研究成就,将他与张平子(张衡,字平子,南阳人)相提并论。五十岁后,董作宾自号“平庐老人”。
1.平庐老人:董作宾的生平
董作宾(1895—1963),字彦堂,号平庐,河南南阳人。中国近代,鉴于董作宾对甲骨学的贡献,将他与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郭沫若(字鼎堂)并称为“甲骨四堂”。
1923年,董作宾在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读研究生。1928年至1946年,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后,兼任台湾大学、香港大学、崇基书院、新亚书院和珠海书院研究员或教授。1963年,病逝于台湾。
2.平庐之内:近代学术巨擘
新文化运动以后,中国传统学术研究吸收西方观念和方法而发展转变。处于变革时代的董作宾,以深厚的学术功底为基础,积极吸收新观念和新方法,在甲骨学、考古学、民俗学等领域具有开创性贡献。
1899年,王懿荣发现甲骨文后,罗振玉和王国维在甲骨文释读和殷商王世、礼制、人名、地名考订等方面取得卓越成就。在此基础上,董作宾引入近代田野考古的方法,挖掘甲骨本身出土地的重要价值,创立甲骨学研究体系和甲骨文断代体系,将甲骨文研究拓展成为涉及语言文字、历史、考古等领域的现代学科。
这里展出了两块西安碑林博物馆收藏的魏正始二年(241)三体石经残石,原本竖立于汉魏洛阳城南郊的太学讲堂西侧,因碑文用古文、小篆和汉隶三种字体刻写而得名。
1928年,傅斯年聘请董作宾为历史语言研究所通信员和编辑员,让他调查洛阳三体石经和安阳殷墟甲骨的情况。同年8月,董作宾自南阳启程,先前往洛阳调查三体石经。然后,经黄河北上,直达安阳殷墟。
1928年10月13日,董作宾在安阳小屯村挥动第一锹,拉开中国人科学发掘殷墟的序幕,也标志着中国近代考古学的诞生。1930年,董作宾参与城子崖遗址考古发掘,向世人揭示了龙山文化的面貌,打破“中国文化西来说”的论断。
2.平庐之外:近代学术体系的建设者
董作宾早年入北京大学国学门,师从徐旭生、马衡、钱玄同等人,跟顾颉刚等同窗参与胡适发起的“科学整理国故运动”。此后,他在傅斯年主持的民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董作宾和他的同伴们一起参与了中国近代学术体系的建设。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史语所)创立于1928年初,由民国最高研究机构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命傅斯年、顾颉刚、杨振声负责筹建。运用新材料,发现新问题,采取新方法,鼓励研究同仁们“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
4.平庐余事:游于艺的学人意趣
少年时期,董作宾开始治印。在学术研究之外,还从事艺术创作,涉猎小说、散文、书法等。他晚年有一本自刻印谱《平庐印存》,收录90余方印章,均艺娴熟时期精品,有甲骨情致,有取法金文,有古玺遗风。
董作宾是最早将甲骨文引入书法创作的人之一,利用殷商卜辞中可以识别的甲骨文字,集合为对联、歌曲、诗歌等不同形式。他的甲骨文书法既有笔墨趣味,又保留了甲骨文犀利劲峭的锲刻特点,将殷商武丁时期甲骨卜辞笔画的遒丽挺拔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为了辨认方便,他还在作品的旁边注出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