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源初的人文主义情怀

阿特网 2023-06-19 11:18:29

陈源初说“我在世界上消失之前,只想在我的画布上唱几句人文的歌。”实际上陈源初的这两篇文章,第一篇是谈他对整个世界的一个情怀,人文主义的情怀。第二篇文章,前卫艺术,个人的一种庸俗艺术的梦幻,谈他在画面的艺术本体、艺术本身的一些见解。第一篇文章谈的对于整个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时候,我觉得陈先生是思考非常多的,应该说这个文章写的是一气呵成的,思考了很多年,几十年的这样的一种表达,他表达得非常通顺。他擅长表达,确实写得很好。他的价值取向,他也讲到了,强调人的个体关怀,强调自由、民主、平等,还有一种体验,还有一种博爱、关怀。完了要在自己的画面中间,我概括地讲,我看了第一篇文章,就是陈先生强烈地表达了这样一个现实世界的这样一种纷乱,社会的、政治的、暴力的,还有经济上的,甚至于陈先生在他的小画册上还讲到了,他一方面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崛起,作为一个华人感到非常鼓舞和高兴,另一方面又看到身边的这些邻居,这些美国人,一个个地没有了工作,所以还是觉得很同情,甚至于还不知所措。所以这个时候呢,我觉得反映了陈先生非常敏感,而且非常具有同情心和关爱心,我觉得这是作为一个艺术家的一个良知,和一种真正的陈先生所推崇的这种人文艺术家的这样一种情怀。现实世界确实是,它是很多种势力的一种博弈和斗争的结果,人类社会也是几千年就是这么走过来的。所以陈先生想在画面中寻找一些应该说是永恒的东西,我觉得人生在走到下半段的时候,他的这种感觉应该说非常强烈。这是我的第一个想法。

第二个就是画面本身,虽然陈先生是从建筑,早年学建筑,但是从简历上看,他到香港,到美国以前,他从小也是,十一、二岁就开始练传统的笔墨,水墨画和传统绘画,他对艺术的思考,艺术的感觉,应该说是伴随着一生的。在这个画面中,当然他在这些年绘画的时候,他如何来绘画,我看从画面上来讲,陈先生为了追求一种永恒,同时他又在美国吸收了大量的西方的绘画,也都看到了,中国传统的东西,他从小也有。那么如何来表达一些自己的一种人文情怀?我们看到陈先生他选择这样一种反复叠加的,各种形象资源,各种视觉经验,各种反复叠加的,有中国传统的一些绘画元素,也有西方的人物,这些模特,一些人物,这些若隐若现的人物,其实大部分都是洋人的面孔,反映了他生活的背景,同时也有他自己儿时的传统的,我们中华文化传统的文脉的这样的一些记忆。那么这些东西,另外也有他要表达诉求的东西,是,他是悲怜的,应该也不是说,我觉得他其实也不是悲观,他是很悲怜地关注着这个世界。我觉得陈先生的内心还是希望留给世界更加美好的东西,所以在这个音乐中间,我们刚才看到他底下展厅里面配的音乐里面,这是一种精神剔透,甚至于带着令人神往和遐想的这样一种音乐。包括他布置的那个黑盒子,黑盒子那个房子的满天星斗,里面的一些未知数,一些神秘的这种东西,未知的这种东西。包括他的画面中间大量的小飞鹤、鱼,海洋里面的鱼、藻,各种变体的复合的意象性的东西,我觉得他还是想去追求一种平静,一种安宁和一种令人神往的一种东西。换句话说,希望是一种永恒的,尽管眼前的世界,尽管陈先生自己的体会是人和人、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之间,从古到今的互相的杀戮和纷争,但是他还是表达了,画面中体现出他还是希望追求一种向往的、神往的东西。这个是我对陈先生的绘画解读的一种基调。

无题之一  1975-2020  布面油画  48x96cm

画面中间的这些反复的叠加,而且大量地选择了中国传统的这种自然的山水、自然的图景,以及介入我们传统绘画的很多的表现方式,虽然是用的油画颜料,但是有一些皴法,有一些树干的枝干的勾勒和点染、点擦,这些东西都是追求一种心中的逸笔草草和胸中的一种意气,这些我觉得还是他希望能够在他的感悟中间,他观察各种视觉中间,他能够找到一种视觉上的表达方式。这种追求,这种画面的效果,我觉得中国最近几年有相当多的艺术家,也是不约而同地开始关注这个方面的。我注意到包括吕澎先生的《溪山清远》在旧金山展览,很兴奋的,就是他这次邀请了一些,当然主要是四川西南的人,但是大部分也都是四十岁左右,四十岁以上的人。也就是说这种把绘画的主题,或者把创作的视点能够投放到自然、山水、环境这上面来,应该说跟年龄是有关系的,从创作性质上跟年龄有关系。其实吕澎提出这样的观点,再有比如说前几天,其实这个不是空穴来风,高名潞也说过“意派”,尽管当时高名潞论证的“意派”,尽管他的展览,他围绕“意派”的展览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但是他的“意派”的理论就是想去建构一种面向未来的东西。

无题之二  1975-2020  布面油画  96x48cm

我2006年底就做了一个“中式意识”的展览,当时杨卫参加了我的研讨会,就是“审美营造的当代复兴”。我真正的研究的深处,我自己的内心,我是希望,确确实实,我个人认为应该是艺术,如果从传统的文脉,从传统艺术的角度来理解,加上当代的,我觉得中国艺术的未来,我觉得可能是有一种方向,我没有说是全部,可能应该是架构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家园的一种关系。在视觉图像上,这个东西在本土、在未来的角度能够得到更多的人的认可。所以我提出来,我就说到一点,我其实这几年也在积极地在构思这个展览,我提出来的一个观点,我没有正式写文章,但是我也讲到了,其实中国艺术里面的中国文化的根基,因为中国文化的模型就是阴阳、五行,这个里面的根基,从这个延伸出来的就是一种逍遥的问题,就是一种道和气的东西。这个东西当然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间,可能因为年龄的关系,年轻的艺术家,或者年轻的人可能感觉不到。但是从历史上来讲,中国艺术史上来讲,中国艺术史上推崇最高的、成就最高的绘画,基本上都是山水画,而且是所有的专家、学者从历史上研究最多的,也是评价最高的,最终都是,两千多年来就是山水画,姑且叫“山水画”,就是最高的。尤其是山水画的一种变体,花鸟画里面的文人画也是如此。就是说这种自然的概念,我觉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我们当代艺术最近二十年来、三十年来,因为社会剧烈的动荡,包括我本人,同时也在关注社会动荡中间的一些写实的,或者是一种调侃的、反讽的,或者是一种批判质疑的东西。这些东西统统都可以算成是叫“拯救”,这个东西的价值的参照系就是西方的拯救,上帝为主的拯救,主客分离的一种东西。其实中国真正的东西应该还是一种合一、物化的这样的一个东西。所以说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是如此,从很多画家的东西,比如说尚扬老师的画,它就是非常突出的一个东西。包括今天陈先生的画,还有很多人的绘画,都是去追求艺术能够传递给人的一种东西,而不是简单地记录和再现,也不是简单地跟社会产生一种互动,因为把艺术变成艺术本身,回归到自己的内心,回归到人与重大的一种物质世界之外的一种自然世界。所以,我觉得这一块,我非常喜欢陈先生的这种思考。

高岭

美术学博士艺术批评家策展人

陈源初——深层次的灵魂的拷问之风景

我就谈谈我自己的感受。初次见到陈源初先生的作品,我看了他的作品以后,心情还比较复杂。我觉得很美,一看是一种风景画,它不是一般的风景画,也不是舆论淹没的那种风景,而是一种深层次的灵魂的拷问,这是我最初的感觉。所以,像这样的作品呢,的确是我们到现在为止,我还是头一次能够看到这样一种,来表达一种内心世界的一种想法。就是内容非常丰富,也很繁复,手法也比较多样。好像这里面既是一种人和自然的生命的赞美诗,又是让人感到灾难来临以后的那种惊恐、一种警示,所以这个给我感觉挺惊人的,有的时候。就是一种天问式的,发人深思的艺术作品。看他的画就会有这么一种感觉,其实就是一种灵魂的拷问,我们是什么?我们是谁?我们又从哪里来?这样的提问,这种人生答案是永远困扰着我们每个人,生命的困扰,种种的矛盾,文化的纠结等等。所以,我在他的画当中,感觉是一种非常昏沉的、梦幻的,刚才说的一种荒诞、魔幻的一种东西,就是种种矛盾都纠结在一起,这么一种绘画。

无题之三  1975-2020  布面油画  48x96cm

那么在这里面呢,我总觉得他的画充满了一种悲剧性的东西,悲观主义,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这几年来,我们自己深深体会到,人是很脆弱的,在大自然面前,我们人的确是很渺小的,那种过去的人是多大,要改天换地,要怎么怎么,好像现在感觉到简直是,尤其这几年的灾难重重以后,感觉到很可笑,折腾了半天又怎么样。怒江这么一条大河,要重重地筑坝,建水库,而且那个刚好是个断裂带,为了当地的需要来筑这种堤坝,万一一震的话,整个的就很危险。所以我想我们现在尤其是听了这个寓言,2012年人类的灾难,其实我们现在已经在逐渐的,尤其是日本的海啸,的确是给我们有一种心理上的一种幻灭感,或者是一种悲剧感,的确是有这样的一种东西。可陈先生早早地就把这种绘画已经表达出来了。我们过去的汶川地震,好多画家也去体验,或者也搞,但是我看了半天,我都没感觉到灾难给我的刺激。但是他的作品确实,我觉得一个人站在大自然面前,他的思考。所以,刚才我讲的是世界观,我说的他的一种宇宙观对宇宙的一种看法,就是人跟宇宙之间的一种关系。我觉得人类在茫茫之大的这样一个生态的状态下,根本就是一粒灰尘。但是即使这样,但是作为人类还要奋斗,还要去做,那还是保持人的尊严。我看福岛“50勇士”,五十岁以上的人,我的确是很佩服,“50勇士”是五十岁以上的老的一辈,而不是年轻的冲在前面,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人的尊严,我的确是很感动。所以,我今天看到陈先生的这些作品,给我有同样的感觉,就是作为一个艺术家,他的良心,他的良知,他的思考,而不是我前几年搞的女性艺术的那种小的东西。作为一个艺术家,我觉得他应该有这样的一种良知,就是他的一种使命,他要把自己的世界,这样的一种前景展示出来,让人们觉醒吧,我想是。

无题之四  1975-2020  布面油画  24x36cm

我觉得他的画跟我去年还是前年看的从法国画了一批回来的张哲的画,虽然有相同之处,他也是画巴黎的整个的繁荣、建筑,然后一个女人体,在这个上面,就是作为一种符号,作为一种人性的符号。但是他的还是拼贴的,我觉得陈先生还是把人的一种,他画的人,也不是说你画一个人,他画的主要是那个眼睛,我觉得特别刺激我,眼睛里面就是一种拷问,一种正视,一种思考。所以,他融在整个的环境里面、整个的自然里面,它是融在里头的,而不是拼贴的。所以,我想这样的画法我还是第一次能够比较清晰地看到。就是怎么样把人,天人合一也好,人与自然什么什么这些问题也好,但是怎么样能够融合得好一些,你是做得比较好的一个画家,就是没有把人整个地融入到一种自然、宇宙中间,有限的生命跟无限的空间、时空做一个交流、一个对话。所以,他这个画面充满了一种苦涩,一种苍茫,一种苦涩。当然,从我们心理上感觉到很焦虑,是这样的。

陶咏白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妇女理论研究会会员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美籍华裔画家陈源初“生态主义”意象交织的油画图景

英国画家、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1757-1827)有著名诗句:“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双手握无限,刹那是永恒。”(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出自布莱克《天真的预兆》 Auguries of Innocenceby) 说的是绵延宇宙永恒,个体生命有限,而有限之中又包含无限。在有限的生命中洞见生死的轮回,人间的悲欢,世间的沧桑。在陈源初的油画中,常有撑满画面的双眼将此洞悉。

无题之五  1975-2020  布面油画  36x24cm

画面中,无论是年轻的修眉俊眼,还是年长的慈眉善目,不再做顾盼神飞,或目光炯炯的描绘,不像古典唯美肖像画那样,通过眉宇眼神的描绘,营造矜持自得, 或神采怡然的美,而是做欲言又止的叙述,无可奈何的控诉,所有的眼神中都有淡淡的忧伤,难以言表的渴望。这双眼睛究竟看到了什么?是满目的疮痍,干涸的土 地,迁徙逃难的飞禽走兽;只剩下城市的森林,林立的烟囱,交织的高速公路,灯红酒绿,物欲横流。陈初源透过画面中的双眸,又将所见的图景重叠在画面上,营 造成意象交织的油画图景。

不是单纯依靠描绘技法,而是以警示的预言与哲理,陈源初通过油画提醒他的观众,人类一步步走向绝境的可能性,展示了自然环境恶化,濒危物种匿迹的景观。当代中国油画家的重要成就,以及在国际上的重要影响,归因大致有:一是画家对本土历史文化的反省,尤其是对文革及其后遗症的反省,如张晓刚,何多苓等;二是画家对本土市井的现实关照,当下客观冷静的描绘或表象玩世的调侃,如刘小东、岳敏君、方力钧等;三是画家将本土的历史和现实置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思量文化冲突与融合,如王广义、钟飚等。无论是查古观今,还是内外考量,对人的关注,对人性的剖析,以及对当代中国人的生存状态的思考,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始终闪耀期间,这可能是当代中国油画的主流和最为突出之处。而陈源初的油画游离如此主流之外,将“人文主义”思考延伸到“生态主义”(Ecologism)领域,这恰恰又迎合了当代语境的另一主流思潮。

无题之六  1975-2020  布面油画  24x36cm

传统的东方哲学、处事之道强调“天人合一”,尊重大自然的规律,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故:“君子有三 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而不像西方那样,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圣经》就有:“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 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创世纪1:26)尤其是文艺复兴把人的自觉意识推向了新高, 相对于上帝的创造,将人的创造,人的地位凌驾万物之上,其积极意义不言而喻,但如果走的太远,人类自我和贪欲膨胀的太厉害,甚至完全站在自然的对立面,后 果恰是人类自我的迷失,对自然无情无尽攫取的贪欲,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毁坏。在陈源初的油画中,常有老者貌似耶和华的圣像显现,将此凝视——这难道就是耶和华创造万物,创造人类的初衷,现在看来又如此令人绝望,犹如世纪末一般。

陈源初的油画中凝聚着绝望的情绪。被誉为第一个环境保护主义者的美国作家、哲学家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早在十九世纪就曾敏锐地指出:“多数人生活在静静的绝望之中。”面对当下,画家陈源初将 富有二十世纪意象特征的“荒原”做了图解,画面有着诗人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1888-1965)在《荒原》(The Waste Land,1922年)中所描绘的绝望的诗意:“我们唯一的健康就是疾病……整个地球都是我们的医院”。在这里,“死树毫无阴凉,蟋蟀难解愁闷,枯石不带 水声。”画面中有在飞机轰鸣声中惊慌失措的飞鸟,在鱼网内和污水下喘息的游鱼,以及挖掘机的肆虐里疲于奔命的野马山牛。而这些曾被古希腊的剧作家福克勒斯 (希腊文Σοφοκλη? 英文Sophocles,约公元前496-前406)如此描绘过:“他用圈套诱捕欢快、轻灵的鸟类,/面对成群的野兽,海底的生命,/他退而织网,把它们 一网打尽。/人啊,你的技巧多么娴熟,头脑多么聪明! /他征服一切,他捕来悬崖上和野窟里的猎物,/用技术把它们驯服,他训练公马,/在它的毛茸茸的脖子上夹着轭,/也同样对待那不知疲倦的山牛。”同样的画 面,以不同的视角出现,产生如此强烈的对比,古希腊人在赞美人的能力时,如此具有“人文主义”的气息;悲剧作家福克勒斯在戏剧中可能看到人性的力量和悲 剧,却无法料到未来自然的悲剧。

无题之七  1975-2020  布面油画  24x36cm

中国的古人可能也无法料到,那被马可?波罗赞美的国度,曾被外邦人羡慕的王土,就如汤因比 (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1975)所说的,在“文明的挑战中”,尴尬又无奈地接受了由西方开始的现代化,而今,却又如此豪情万丈地开始着对自然的征 服。反讽的是在如此“文明”、“进步”中,我们又回到了对当下的绝望,回望曾有的自然之道、天地人和。梭罗认为这种“绝望”是由人们的生活方式、道德准则 和价值观念造成的,因此,真正“文明的人”不需要专注衣食住行的所谓“人道”,而是应该成为“更富睿智的野蛮人”。1949年出生于上海的陈源初,在演习中国水墨画中度过了他早年的岁月,直至1972年移居香港,后去纽约学建筑,学艺术,还对此念念不忘。在水墨画中,陈源初领 悟到中国艺术的精神,也体悟到中国的宇宙精神,以自然为师,强调对自然尊重的价值观。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 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梭罗理解的“更富睿智的野蛮人”就如同中国传统社会里退隐山林的逸士高人,笑傲江湖,以鸟兽鱼虫为伍,以青松明月为 朋。陈源初亦将此作为理想中的生活方式,对他来说办厂经商仅是基本的生存需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才是自己的人生理想。

“道法自然”的态势同样流露在油画制作的层面上,如水墨画自然流淌、随意氲化、斑驳而沉着的底色,薄薄地依附在画布上,并局部的保留下来,与具体的形象 部分相互映衬,形成虚实相间,又朦胧含蓄的画意。“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白居易:《花非花》),技巧上的应 用呼应着主题和内容,将大自然做女性的比喻,她不再是慈祥的母亲,肥沃土地的象征,也不再是天真的少女,生机活力的隐喻;在陈源初画面中反复出现的裸女,就有如被伤害,被凌辱的卖笑女子,像白居易诗中写的那样伤感而凄迷,人物形象的唯美气息,映衬在贫瘠的土地上,污秽的山林水泽中,有的还缠绕着美艳的大瓣花卉,伴随着缤纷的落英。

无题之八  1975-2020  布面油画  96x48cm

透过如花一样女人,青春易逝的命运,同大自然的命运做对应,陈源初将 关注生态主义的描绘延伸到生态女性主义 (Ecofeminism, Ecological feminism)的具体视角,以此为关注点,更容易使观念形象化,视觉审美的意味也尤为充分。“生态女性主义”是将女性主义与生态学思想结合的产物,此 种观念认为:对女性的压迫与自然的退化之间存在著某种关系,导致压迫与支配女性的社会心态,直接关联到导致滥用地球环境的社会心态。生态女性主义理论者批 判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对自然的控制、物种至上主义 (Speciesism),以及其他各种社会不平等,是一种把女性解放和自然解放紧缚在一起的认识。陈源初的 油画通过画面背景整体感极强的描绘,将自然、以及被城市化的自然,看为整全(holistic)的有机体,认可自然的内在价值(immanence value),相信人与其他物种、大地的平等价值,而且共同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同时,通过画面中个体化的物象,细致描绘汽车、飞机、女人和动 物,以及具有神秘气息的眼睛瞳孔,等等,将当代科技与曾有的传统和智慧,乃至巫术结合起来,以求重返人的自然性。

当观念落实在画面上,通过物象与物象的交织,使得物象在画面中具有诗歌意象(image,imagery)一般的美学意味。在学习摄影过程中,陈源初掌 握了底片多次曝光技术,并将其形式应用到绘画当中,建构出多义性的“图底同构”的关系,主体物象的“图”和背景物象的“底”,以互补效果构成画面,通过 “替代”、“拼置”、“填充”和“正负”的方式,形成特殊的视觉效果,有如诗歌意象的交叠。特写的眼睛“替代”成汽车的轮胎、轮船的探照灯、夜晚的窗户, 裸女的身躯“替代”为枝蔓花卉、土地道路,等等。在题为《195w16》的作品中,人物的“负像”图映衬在黑夜“正像”底上,“正负”交替,生发成孤独、 压抑的意象,如悲情的诗歌。诗歌意象是 “言不尽意,立象尽之”,将难抒之情、难言之理,由意象代抒代言,产生逻辑语言所无法达成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陈源初油画作品中的诗意,如同李商隐的无题诗,或者更确切地说像上世纪70、80代的朦胧诗歌。特别是一双双闪烁在画面中的眼睛,让人想起顾城的诗句:“黑暗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内涵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给观众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回味余地。

无题之九  1975-2020  布面油画  96x48cm

这些仅以数字和字母组合为画题的作品,在构成上同样有着古体无题诗的形式美,这在于画面有着强烈的建筑结构感和编织纹理,内在的结构和纹理支撑着画面。绘画犹如写作,个人经历会或隐或现,1985年在肯辛顿大学读建筑学学士的经历,以及1975年任宝通纺织厂总经理的经历,陈源初出其不意地以形式而非内容的方式表现出来。画面中的编织纹理尤其给人印象深刻,会联想起画面中的女性,“生态女性主义”的物象由此演化为女性的传统角色,农耕时代男耕女织的诗意畅想,画中的女子曾是九天下凡尘的织女,还是南海中会织绡的鲛人。

时隐时现的编织纹理得以保留映衬在画面中,是由于陈源初在 描绘物象时采用了类似水彩画技法的半透明画法;同时编织纹理让这些纷繁复杂的物象有了组织感,繁而不乱。半透明的物象又营造成相互幻化的景象,就像《红楼梦》中描绘的用孔雀羽毛织成的衣料,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华彩。机械幻化为人脸,动物幻化为人形,花枝幻化为美女,有如蒲松龄笔下的山妖、鬼怪和狐仙。中国 传统民间信仰认为万物皆有灵性,山川湖泊、蛇虫禽兽、乃至花草树木、顽石器物等,都可修炼成性,化为人形。众生平等,那些得道的或仙或妖甚至受人崇敬,白 蛇化为白娘子,槐树开口成媒人。在陈源初的画中,我们似乎看到画家从乡土民间继承过来的,对待自然善良仁爱的温情。

陈源初却将此作宇宙生命的理解,那些若隐若现的物象,就如庄子所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画家认为:“冥冥之中,自然界千万年过来了。混混沌沌的人类,生生死死的也过来了。还会千秋万代地过下去。”而“这些透明的人就是冷眼旁观的人。”陈源初设想的“上苍”不同于宗教世界的“上帝”,对待世人没有救赎,没有特别的怜爱,“而是冷眼旁观,由其自生自灭”。“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

无题之十  1975-2020  布面油画  24x36cm

宇宙生命是无限的,画面是有限的,画面的内容更是有限的,在无限之中做有限的描绘,陈源初实 质上是在绘画的过程中,探讨世界在自我寻找中的可能性。无限的是岁月时空的轮回,有限的恰是人类灵魂的羁绊,当有限转换为无限,而无限转化为有限,有限与 无限界线打破,人类便无所谓永恒与短暂,更无所谓个体的生与死。禅宗所说佛需经过三层境界:“第一层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寻而不得;第二层是空山 无人,水流花开——似悟到而实未悟到;第三层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瞬间悟到”。画家其实处在“似悟到而实未悟到”困境中,所以我们才看到,如此一片图 景的画作;等到哪一天画家真的心如止水,画作可能会另有境界,也可能不用再画画,张眼四望,皆是美景。

在一篇访谈中陈源初说:“我只用过自己的眼睛”,其实,作为画家的陈源初更多地是在用自己的心灵,透过幅度适中的油画叙述着: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树一菩提……

正如王国维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汪贤俊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博士

中国集美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陈源初

现工作生活于纽约。幼年时曾跟随哈定学习素描水彩油画,丁庆龄学习传统水墨。1985年获肯辛顿大学建筑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纽约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1973年移居香港,绘画,在海港画廊展览售画。并工作谋生。1978年移居纽约,学习,工作及艺术创作。1983年带领众多中国当代艺术家在纽约举行“中国当代艺术展”,取得广泛影响。先后加入纽约中国现代艺术家协会,纽约东西艺术家交流协会。作品在美国加拿大多个城市展览,并为洛克菲勒集团,跨地集团,中国银行,FNT集团和众多私人收藏。著有“世界近代艺术史”,计80余万字,2000多幅图片。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