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事业单位工作的朋友都知道职称和工龄对于事业编制人员的工资都有一定的影响。最近有人一直在说应该取消职称,统一按照工龄长短来确定工资水平,这样更加公平。其实对于职称和工龄大家也都一直太讨论,那对于这两个到底哪一个应该与工资水平直接挂挂钩,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件事。
事业编制的工资大概组成部分要想明白职称和工龄到底哪一个更加合理,我们首先应该了解事业编制人员的工资组成情况。
事业编制人员的主要工资组成部分为: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地方保留性补贴,特殊岗位补贴,住房补贴,物业补贴等等。这几年提到的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是统一标准的,其他的各项补贴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情况自行设定标准。
职称与工资挂钩的优势劣势分析对于职称大家并不陌生,事业单位的岗位工资就是按照职称高低来确定工资等级的。职称越高对应的岗位等级越高,岗位等级越高岗位工资水平越高。
1.职称等级的设置情况
既然岗位工资水平与职称水平高低有关系,那我们首先要知道职称的等级设置情况及对应岗位情况。
在体制内的职称主要分为初级,中级,副高,正高这四个等级,同时每个等级都有与之对应的岗位等级,大家请看下图。
从上图来看,初级对应的的是十一级至十三级,中级对应的是八至十级,副高对应的是五至七级,正高对应的是一至四级。不同的等级工资水平也不同。
2.职称与工资挂钩的优势
从上边我们可以看出来职称与工资挂钩后,职称等级直接决定了工资水平的高低,同时职称与工资挂钩能够直接体现个人价值。目前我国的职称主要以考试,或者评审获取,想要获取高一级职称往往需要通过个人的努力,这样能够激发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形成一种良性竞争,体现了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原则
3.职场与工资挂钩的现存劣势
其实说到职称大家都会多多少少会吐槽。在这里我个人觉得最大的劣势就是,过分注重职称的高低造成了一种失衡,以及职称岗位受到比例限制晋升受到限制,这一点大家也都比较熟悉,在这里也不过多讲述。
工龄与工资挂钩的优势劣势分析1.工龄与工资挂钩的优势
最近一直在网上看到部分网友建议取消职称,直接将工龄与工资水平挂钩,工龄越长工资水平越高,这样更加公平而且简单便于操作。其实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在现在这个时代,职称种类五花八门,有一部分没有实际价值的职称扰乱了正常的职称体系,在这种情况下有人提出直接将工龄与工资水平挂钩还是比较合理的。
用工龄来考量提现的时间的价值,体现的是工作越长,工资水平越高的原则,这种方式比较公平,在实际操作中实操性也比较强。
2.工龄与工资水平挂钩的劣势
就目前来看直接将工龄与工资水平挂钩确实有一定的不足,仅仅以工龄来考量工资水平过于单一。另外一方面,如果仅仅用工龄来核定工资标准,就会有人产生“躺平”心理,反正是工龄越长工资水平越高,干不干都一样,这样就不利于调动基层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写在最后:以上介绍了职称和工龄与工资水平挂钩的各项利弊,其实这两者都是工资水平参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为了确保这两者能够共同打好工资的组合拳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提升工龄工资在工资整体结构中的占比。其实事业单位人员的薪级工资就类似于工龄工资,但是目前薪级工资在整个工资体系中所占的比例较低,如果适当提高比例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基层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第二,把好职称聘任的入口换卡,让那些滥竽充数的职称无法聘任。现在各个领域都有职称,难免会有一些职称根本没有价值,如果能够规范聘任程序,让那些有价值的职称成功聘任。
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如果有其他更好的想法欢迎大家分享。
(以上全文均为个人看法,如有不当还请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