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消防总队在怒江组织开展极端复杂环境下无人机实战化应用测试训练

怒江消防 2024-11-06 08:54:53

在大震巨灾、极端条件和大范围多点灾害并发等复杂情况下,极易导致“断路、断网、断电”(以下简称“三断”)情况下的孤岛孤村,消防救援队伍利用无人机破解“三断”难题、打通“最后一公里”、大范围通信组网、灭火救援辅助支撑等应用方面,实战成效显著。聚焦“全灾种、大应急”,消防救援队伍构建“人机协同、空地一体”的无人机智能化作战指挥系统和建设实战化、场景化的无人机实训基地,需求更切、要求更高、应用更广。

为加速推动先进适用无人机系统在应急救援领域实战化进程,全面核验极端条件下全省消防救援队伍无人机任务执行、环境适应等能力,2024年10月29日至31日,总队组织怒江、昆明、大理、保山支队应急通信保障力量及相关通信联勤联训技术保障单位,在怒江开展为期3天的极端复杂环境下无人机实战化应用验证性测试。

此次测试主要目的是探索研究大中型无人机及无人直升机在高山峡谷激流、“两山夹一沟”等复杂典型地形环境下的应用场景,测试验证在大震巨灾“三断”极端条件下利用无人机快速搭建空中通信中继、实现大范围通信专网覆盖、辅助支撑灭火救援作战指挥的适用性、可行性、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并对怒江州消防救援支队无人机野外实训基地建设进行调研了解。

通过系统、全面的测试,研究制定不同场景下相应的通信保障技战法、人装编成,进一步提升大震巨灾“三断”极端条件下应急通信保障能力,为救援行动提供坚实、可靠的通信保障和信息支撑,对无人机实训基地建设、专业队伍组建等工作,提供客观、真实、准确的实景测试数据、场景依据和建设思路。

测试环境立足一切从实战出发,一切为了实战,专门选取怒江野外场景,贯穿怒江州泸水市、福贡县,直线距离100余公里,沿怒江流域呈“两山夹一沟”地形,共设置1个前方指挥部、2个模拟灾害点、2个复合翼无人机起降点、2个无人直升机起降点和2个多旋翼起降点,各点位之间最高海拔约3300米,高山阻隔、峡谷纵横、不可通视。

测试围绕云南省应急救援实战需求,坚持从实、从难、从严标准,通过广泛调研、认真筹备、严密组织,主要开展了复合翼无人机宽带自组网大范围通信覆盖、无人直升机窄带自组网大范围通信覆盖、无人直升机搭载PDT基站通信覆盖、双机接力“最后一公里”侦察、大范围实时建模等5个测试科目,系统性测试验证无人机打通应急救援“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

复合翼+多旋翼+宽带自组网应用。结合灾情实际和灾害范围,利用复合翼、多旋翼等多构型无人机互为补充,根据通信载荷验证性能,机动合理架设高空通信中继,打通空地通信链路,快速回传灾区影像资料,实现长距离、大范围通信覆盖,为救援一线获取第一手辅助决策资料。此次测试通过2架次复合翼无人机和1架次多旋翼无人机,搭载空中宽带自组网机载模块,完成了100公里的图像自组网广域覆盖。

无人机直升机+窄带自组网/PDT基站应用。根据无人机直升机部署灵活快速、空中升限较高、载荷相对较大等性能特点,通过对无人直升机和通信载荷进行适配,架设高空窄带自组网或PDT基站通信中继,打通极端条件下灾区语音通信链路,实现多点位、全域性通信覆盖,为灾害救援指挥调度提供保底性手段。此次测试通过无人直升机搭载高空窄带自组网模块,完成了100公里的语音通信专网覆盖;通过无人直升机搭载高空PDT基站单站,完成了20余公里的集群语音通信覆盖。

一控双机+双机接力应用。依据无人机组网技术,利用支持多设备自由组网的多旋翼无人机,机动快速实现无人机与无人机、无人机与地面终端之间多设备自由组网,实现极端化、局域性通信覆盖,打通灾区通信“最后一公里”。此次测试通过多旋翼无人机“一控双机”模式,采用2架次多旋翼无人机中继接力飞行,完成了高山阻隔等复杂情况下约2公里的无人机通信控制距离。

复合翼无人机+实时建模系统应用。利用复合翼无人机长航时、覆盖广的飞行特点,配套联用地面端三维实时建模系统,实现灾害现场大面积、整体性快速三维态势感知,为灾害应急救援动态分析研判、辅助指挥决策提供真实客观的数据。此次测试通过1架次复合翼无人机和1套灾害现场快速三维态势感知无人机系统,验证了高山峡谷等复杂环境下大面积实时三维建模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通过此次测试,进一步探索验证了极端复杂环境下各类无人机的实战化应用质效,固化形成了适应云南特点的无人机技战法,研究制定了高山峡谷无人机应用通信保障工作导则,对建设无人机实训基地提供了真实可靠的野外实景测试数据,为推动全省消防救援队伍无人机救援保障能力提升和装备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下一步,总队将持续深化无人机与应急救援实战深度融合,坚持以实战需求倒逼无人机关键装备配备和核心技术攻关,强化人机结合、战法应用等实战效能,持续提升极端复杂环境下无人机应用的能力和水平。

0 阅读:2

怒江消防

简介:关注消防 生命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