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章内容均有可靠的信息来源,相关信源加在文章结尾
【前言】
但是现如今时过境迁,昔日的辉煌似乎正在褪色,特别是在近一个月以来,一则消息在金融圈炸开了锅:某香港千亿巨头负债竟然跌破150%,高达1400亿!
更令人瞠目的是,有人在香港豪宅市场上亏掉了7200万,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香港经济究竟怎么了?
【昔日辉煌,今朝黯淡】
香港的地产市场,曾是无数人眼中的聚宝盆,那些耳熟能详的地产大亨们,仿佛有点石成金的魔力,随手一挥就能造就一座座摩天大楼,可如今的香港楼市,却让人不禁唏嘘。
就拿新世界发展来说吧,这个由郑裕彤一手打造的商业帝国,如今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数据显示,新世界发展的净负债率已经飙升至49.9%,比去年还高出了6.9个百分点。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简单来说,就是公司的债务正在不断膨胀,而资产却在缩水。
更让人咋舌的是,新世界发展的市值从巅峰时期的1400多亿港元,缩水到了如今的不到200亿港元。
这种断崖式的下跌,即便是在香港这个见惯了大起大落的地方,也属罕见。
与此同时,周大福这个珠宝巨头也不好过,本该是金价上涨的受益者,周大福却反其道而行之,业绩不及预期。
更糟糕的是,其深圳工厂还传出了停产裁员的消息,这个曾经的香港第一珠宝品牌,如今也在市场的惊涛骇浪中摇摇欲坠。
事实上,香港的困境远不止于此,整个零售业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曾经熙熙攘攘的商业街区,如今门可罗雀。
数据显示,香港的零售业销售额已连续多月下滑,许多商铺不得不关门大吉。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颓势似乎还在蔓延,香港的包租公们,那些曾经坐拥多处物业、靠收租就能过上优渥生活的人,如今也不得不面对租金暴跌的残酷现实。
有些地区的租金跌幅甚至超过了50%,这在过去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商铺空置,租金暴跌】
而香港的零售业曾经是这座城市的经济支柱之一,但如今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曾经熙熙攘攘的商业街区,如今门可罗雀,一片萧条,数据显示,香港的零售业销售额已连续多月下滑,许多商铺不得不关门大吉。
就拿铜锣湾这个曾经的购物天堂来说,空置率已经高达20%,这意味着每五间店铺就有一间关门歇业。
租金市场的暴跌更是让人瞠目结舌,有些地区的租金跌幅甚至超过了50%,这对于那些靠收租为生的包租公来说,无疑是一记重拳。
曾几何时,他们坐拥多处物业,靠收租就能过上优渥生活,而现在,不少人不得不面对收入骤减的窘境。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颓势似乎还在蔓延,不仅是零售业,连带着整个服务业都受到了波及,餐饮、酒店、旅游等行业,无一幸免,曾经24小时不打烊的香港,如今却显得格外冷清。
但是一些敏锐的投资者开始将目光投向了这个低迷的市场,他们认为,当前的低价可能是一个难得的入场机会。
同时,一些零售商也在积极寻求转型,线上销售、直播带货等新兴销售模式开始在香港兴起,虽然成效还有待观察,但至少为这个陷入困境的行业带来了一丝希望。
政府也没有袖手旁观,为了刺激经济,香港特区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发放消费券、减免租金等。
【降息潮来袭】
在香港经济面临重重挑战的背景下,金融业也不得不采取应对措施,就在不久前,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下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这一举动立即引发了连锁反应。
香港各大银行纷纷跟进,调整了港元定期存款利率,汇丰银行、中银香港、恒生银行等主要银行都下调了存款利率。
以一个月期港元定期存款为例,利率从原来的3.4%降至3.15%,这种举措无疑会对存款人的收益产生影响,但银行业似乎别无选择。
降息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希望能够刺激经济,通过降低借贷成本,鼓励企业和个人增加投资和消费,然而,这把双刃剑也带来了不小的风险。
一方面,低利率环境可能会刺激资产泡沫的形成;另一方面,也可能加剧资金外流的压力。
对于香港的楼市来说,降息无疑是一剂强心针,低利率环境下,按揭成本降低,可能会刺激部分观望者入市。
但是,考虑到当前香港楼市的整体低迷状况,这种刺激效果恐怕也是有限的。
更值得关注的是,降息对香港银行业的影响,在利差收窄的情况下,银行的盈利能力无疑会受到挑战。
为了维持利润,银行可能会被迫寻求新的盈利点,比如加大对高风险业务的投入,这无疑会增加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
与此同时,香港的货币政策也面临着两难困境,一方面,为了维持联系汇率制度,香港必须跟随美联储的政策步伐;另一方面,香港本地经济的实际需求又可能与美国存在差异。
这种矛盾如何平衡,将是香港金融管理局面临的一大挑战。
尽管如此,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依然稳固,即便在当前的困境中,香港仍然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也是亚太地区重要的资产管理中心。
金融业的自救措施能否真正扭转香港经济的颓势,还有待观察,毕竟,经济是一个
复杂的系统,仅靠金融政策的调整恐怕难以解决所有问题。
就在金融业努力自救的同时,香港的高端房地产市场却传来了更加令人震惊的消息,一些昔日的豪门富贵,如今也难逃经济寒冬的侵袭。
【豪宅贱卖】
在香港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豪宅一直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然而,如今连这个曾经坚不可摧的堡垒也开始出现裂痕。
最近,一则消息在地产圈引起了轩然大波:某知名企业高管在香港的豪宅以远低于市价的价格被抛售,亏损高达7200万港元。
这则消息的主角是恒大集团的前高管赵长龙,他在山顶豪宅项目Mount Nicholson以1.38亿港元的价格售出了一套单位。
而就在2016年,这套豪宅的购入价格是2.1亿港元,短短几年时间,竟然蒸发了近三分之一的价值,这种跌幅在香港豪宅市场上实属罕见。
更令人唏嘘的是,这并非个案,香港的高端房地产市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寒冬,数据显示,香港豪宅价格指数已连续多月下跌。
这种现象背后反映的是整个香港经济的困境,地产一直是香港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豪宅市场更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豪宅市场的低迷,不仅意味着富人们资产缩水,更预示着整个经济可能面临更大的挑战。
对于一些人来说,这或许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一些有实力的投资者开始将目光投向这个低迷的市场。
他们认为,当前的低价可能是一个难得的入场机会,毕竟,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短期内难以撼动,长远来看,优质物业仍有升值空间。
但是,这种乐观预期能否兑现,还要取决于香港经济能否尽快走出困境,目前看来,挑战依然严峻。
更值得关注的是,豪宅市场的低迷可能会产生连锁反应,一方面,它可能会影响到银行的按揭业务,增加金融风险;另一方面,也可能会打击消费信心,进一步抑制经济增长。
在这场经济风暴中,昔日的风光已不再,曾经高不可攀的豪宅也变得触手可及,这或许是香港经济转型的一个信号,也可能是新一轮机遇的开始。
【结语】
从地产巨头的困境,到零售业的寒冬,再到金融业的自救,以及豪宅市场的低迷,无不折射出这座城市的经济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依然稳固,其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并未改变,相信通过政府、企业和市民的共同努力,香港定能渡过难关,重振昔日辉煌。
信息来源:
澎湃新闻·————香港千亿大亨,开始节衣缩食
每日经济新闻————加拿大籍夏海钧,目前行踪未知!他是许家印的“左膀右臂”,1亿多元买的香港豪宅亏损7200万元卖了,接盘的是这位大佬
江南都市报————香港多家银行下调港元定存利率
每日经济新闻————香港多家银行跟进降息,500万港元贷款月供将减少720港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