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消费公司的2024:虚报销售、擦边裁员、顾问泛滥……

商事要沥金 2024-04-02 21:14:38
起:一个不想发,一个不敢辞

Mike已经很久没给员工按时发工资了。

他甚至研究出了一套拖延工资的方法论,暗示人资不要都不发,也不要全都发,而是有组织有批次地晚发、少发,先从推迟一个月缴纳公积金开始。

人资也很懂,一边安抚来质问的员工,一边又拿消费降级和大环境不好说事,话里话外都是再闹就把你优化掉。

其实也可以直接把贵的人开掉,但Mike又觉得赔N+1很肉疼,就尽可能让员工996、10107。

但ROI也没高到哪去,因为能干活的人已经被无数次战略迭代逼疯了,不能干活的人也在一波波错误决策中躺平了。

就比如,从年初到现在,C哥的岗位已经换了四轮,从老本行淘系电商,到华北区线下渠道、又换到抖音达人投放,现在是准备招人搭团队做视频号。

C哥年近40,上有老下有小,进公司四年没长过一分工资,人却愈发憔悴了,好像患上了工作抑郁症。

自从发现老板和品牌总监在某次早会后眉来眼去,他想辞职的心从第一年就有了。但根本行动不了一点儿,因为这家公司给的钱确实很多…很多。

C哥之前在外企当电商总监,受新消费这波热潮鼓舞,再加上这家公司半年内接连融了两波快钱,账上根本不缺钱,直接就给他开了70w+的真香package。

前两年为了钱,又在算命大师的阻拦下,C哥抛弃了尊严。但现在,他的一条腿终于迈过裸辞这道门槛儿了。

承:对外报的销售额,信不信?

所以这到底是一家什么公司?

一家融到C轮、有多家明星资本投资、估值几十亿、还请了顶流明星代言的食品公司。

它的PR稿随处可见,上个月还有几篇,比如“新品刚上市就破N亿”“续约明星后销量又爆发”。

但是市场、电商同事一对账,发现怎么也对不出PR稿里的数,连单位甚至都差了一个零。

同事瞬间慌了,因为内部从来不拉平业绩,每次外报都是PR总监找老板单线要口径,公司到底做了多少除了上层没人清楚。

找外部SaaS朋友一拉数,发现京东抖音天猫加起来,双11那个月才只有不到两千万,难道线上跑不动,线下却能做大几个亿?

公司的业绩很魔幻,公司的战略很混乱。

每个心存幻想要挽救公司的人,都会被领导层的心血来潮打个措手不及。

就比如昨夜11点,老板的女朋友突然给A姐拉了个群,说她朋友看公司的抖音投放做得不错,让A姐指点一下。

这是A姐本月被拉进的第8个群,马上要义务为老板的朋友们做第6场免费业务培训。还有两个群是老板介绍来的供应商,但上次引进的供应商款还没结。

不过压供应商款是绝大多数公司为保现金流的常规操作,真正让A姐崩溃的是公司的战略永远在不停改变。

去年下半年,公司看到消费降级是短期不可逆的大势,决心做副线开低价产品跑量跑利润。

可刚实施不到一个月,产品大货都出来了,老板突然说不做了,因为这不符合公司的长远远景战略。

压了一仓货,成本就几百万,每天还要付库管费,最后只能找渠道赔本出掉。

所以真正的长期主义,是短期先赚钱再慢慢养品牌,还是花钱圆老板的突发奇想?

转:想碰到天,和上市公司肩并肩

Mike最近的融资屡屡碰壁。

他是投资圈有名的“富二代”,却没攒下什么好口碑。VC说他太装,老钱说他太飘,只能求助有钱不会花的产业基金大佬。

俗话说得好,没有花钱的不是。在销量上花的钱可能打水漂,但在品牌上花的钱每一分都算数,只不过是秋后算账。

Mike的品牌势能是好的,定位也是清晰的,年轻客群也是精准的,这是他暂时还受部分产业资本待见的本质原因。

有个买方说可以给他钱,但需要他先精简团队提高人效,不裁员不打钱。

员工前呼后拥请安的日子,Mike已经享受了很多年,裁员不仅阵势没了,还要赔钱。

他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把员工都转成外包,和外部劳务公司签合同,不仅降薪还能让正式员工直线减少,简称一石二鸟。

虽然公司账上没钱,但Mike和家人的吃穿用度丝毫没减。

毕竟公司亏公司的,自己花自己的,小马小牛一晒,网红明星一拍,再苦不能苦创业,再穷不能穷自己。

大环境不好,很多人劝Mike换个便宜点的办公室,但他死活不肯搬出北京国贸三期的大平层。

可一家消费企业为什么非得天天平视大裤衩呢?

Mike说,因为这个高度就好像自己可以碰到天。

合:解决增长难题,全靠顾问

不得不说,Mike也有很多优点。

比如勤奋好学,尤其在请外部专家上面。

一般来说,20亿以上规模企业,70-80后的老板是最迷信顾问的一代。因为顾问能很好传达自己的意志,不好能背锅,好还不伤人;同时自己的岁数和能力确实跟不上时代了,也需要行业前沿观点。

Mike年纪轻轻就对顾问如此迷恋,不知道是不是受了前辈们的提点。

公司顾问的成本和换顾问的频率,让S妹一度怀疑自己老板是不是靠顾问费洗钱。

上周,一个美国房地产出身的老师千里迢迢给渠道讲品牌黄金定位;这周,台湾来的创业教父又给市场部讲卖货就像卖保险。

S妹觉得顾问就像水蛭,一点点吸干公司的钱。

顾问解决的不是公司的问题,而是老板的焦虑。每个针对生意增长的模型,其实都是在做老板的情绪管理。

不过令S妹庆幸的是,花西子、钟薛高事件后,老板对外部顾问的信任明显减轻了不少。

一方面是外部专家瞎支招,让老板的朋友们都接连摔跤;另一方面可能是,公司业绩更差了,百万的顾问费也捉襟见肘了。

然而伴随新品上市,S妹又有新发现。

公司给予厚望的冻干新品,上线就来了个哑炮。团队复盘后发现问题很多,比如产品痛点不明确、渠道动力不足等。

就在S妹准备迭代方案,老板一句轻描淡写的总结,直接给她干不会了。

“要不问问前两次的老师吧?看他们有什么办法?”PS:以上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就是巧合

0 阅读:0

商事要沥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