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家中仅存的一部书——《旅顺口》

黑龙江畔的张大丰呀 2024-08-20 02:23:57

“文革”时期,最盛行抄家是一九六六年八月至一九六七年十二月。

这一时期,“收破烂儿”的,“捡破烂儿”的都能发大财。

那时,除语录、样板戏外,几乎家家户户都卖“黄书”,烧“黄书”,很多人家还把自己家藏的铜制品,银制品,金制品等等等扔进了垃圾堆。

到了一九六九年十一月,我家来到吉林省磐石县走“五七道路”至,家中余下的唯一一部书籍就是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苏联长篇小说 ——《旅顺口》(上册)。

这部小说能留下也纯属偶然。

它掉在了床底下,家“上山下乡”、“插队落户”搬家时,发现了它。

在农村,书太少,甚至就没有书可看。

万般无奈之下,只好翻看这本《旅顺口》。

那时,很不喜欢这本书 :竖版,繁体字。

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增多,感觉这部小说写的还真不错 ……

当我看“进”这部小说,走进这部小说里面时,仅仅地看到了这部小说的一半 —— 《旅顺口》(上部)。

当我翻阅到长篇小说 ——《旅顺口》(下部)时,则是十九年以后的事儿啦!

苏联长篇小说《旅顺口》,是一部具有回忆性的写实的小说。

这部小说采用全景式描绘,生动地再现了“日俄战争”时期,在中国的旅顺口,日俄之间展开的防御战,攻坚战。

这部小说艺术地再现了日俄旅顺口之战的历史原貌。

小说写出了沙皇封建制度的腐朽,歌颂了俄罗斯军人的英勇无畏。

这部小说,具有浓厚的殖民思维,具有浓厚的民族沙文主义色彩。

辽宁省大连市的“旅顺口”,地处长白山余脉的丘陵地带。

旅顺口在元代时,称为“狮子口”。明朝时,将“狮子口”改名“旅顺口”并沿用至今。

现在的旅顺口,为国家级森林风景名胜公园。

0 阅读:0

黑龙江畔的张大丰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