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学教授提出“超出预期”法,远大目标往往比小目标更容易实现

猫飞电影 2024-10-24 23:14:09

蒂娜•齐莉格是斯坦福大学创意课的教授。这本《自我进化:发现你的创新力》记录了它在课堂上给学生布置的一些别出心裁的作业,通过作者的研究、经验及洞见给年轻人提供了一些新颖的视角,鼓励读者大胆锐意创新,挑战不可能,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勇敢探索,完成自我进化。

全书分了十个章节,每章都是以一个问题来命名的,比如“如何在 2 小时内用 5 美元赚到600 美元?”,“如何改变视角,让挑战变成机遇”,“如何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何让你的人生大放异彩”等。每一个问题其实都是一个充满创意的视角,引导读者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思考,突破传统思维限制,让我们从中窥见不拘泥于规则的别样人生。

一、挑战不可能,让“不可能”变成可能,自我进化来自一次次的突破

你有没有过挑战看似不可能之事,结果把它变成了“可能”的经历。看似不可能,并不等于真的不可能。许多时候,由于认知的局限,我们看不到某种可能性,而仅仅被限制在某种现实的框架内。但是,不妨勇敢一些,试着去挑战一下一些有价值的“不可能之事”。失败了,我们积累的是经验教训,但一旦成功了,我们收获巨大:自信心增强,局部的突破可以让人触及到更广的层面,任何一种突破都可以让我们更加开阔自由。

在电视节目《挑战不可能》中,陈娟是一位盲人女性,但目盲并没有限制她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与探索。她练就了新的本领代替了眼睛的功能,可以靠着物体对音乐的反射声音来判断物体的方位和形状。她说,“对于我看不到的世界,我就像画画一样,慢慢的构画在我的脑海里。”它这种能力类似于蝙蝠的回声定位系统,多数蝙蝠可以通过喉咙发出超声波,再经过超声波的回声来辨别方向、探测目标。蝙蝠是天生被赋予了这样的能力,但陈娟却是自己后天摸索才掌握了这项技能。她一开始也吃了很多苦头,渐渐地通过自己的努力,奇迹地习得了这项能力,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不论是职场打拼,还是学习技能,明白自己的短板在哪里很重要。但是,当发现了你的短板,千万别以为自己的能力上限就在这里了,今生再努力也就这样了。你看到的短板,可能就是一个瓶颈。瓶颈就是用来突破的,过了瓶颈,以后的视野更加自由广阔。不妨卯足了力气,打破这个天花板,冲过去了,你就为自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在自我进化的阶梯上又上升了一个台阶。

二、拉里·佩奇说远大的目标往往比小目标更容易实现,为什么?

谷歌公司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在一次演讲中提出,远大的目标往往比小目标更容易实现。这话初听起来似乎有悖常识,毕竟我们都被王健林的“先定一个小目标,比如先挣它一个亿”洗脑过。细想之下,你会发现它很有道理。首先,围绕小目标的资源比较有限,影响因素就那么几个,实现的途径与方法也非常有限,因此小目标的实现其实受到更多的限制。而围绕着远大目标,会有更丰富的资源以及更多的影响因素,这条路径不通,还可以找寻另一条路径。我们可以为远大目标寻找到多种实现途径。

其次,与小目标相比,远大目标更像定海神针,对当事人产生更加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一旦树立了远大目标,这个目标就像一个灯塔,一个航标,在前方指引着我们。当这个目标深植在心,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我们就会有意无意地关注与这一目标有关的一切。远大目标就像你在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创造出一颗大树的样子。它在你的潜意识里成长壮大,你每天不知不觉中都在为它添枝加叶。有了这个大树,你就有了主心骨,即使遭遇什么怪事,也不至于根基动摇。它可以聚拢你的精神气,统合你的知识、资源、行动,你再也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根金箍棒,能量被聚拢起来,围绕着目标行动,指哪打哪。古今中外,成大事者,都先立志。拥有远大的志向,才能指导自己的行动。

三、不要放弃自主决策权,自己做决定,承担责任,才能真正成长

多年以来,我深刻地了解到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人只有得到他人的许可才会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另一种人则会自己做出决定。有些人会深入内心寻找动机,而另一些人却会默默等待外部的力量来推动自己前进。——蒂娜•齐莉格

自己做决定,相信自己的直觉与判断,并依此行动,如果结果证明你的判断错了,那么调整认知,修正认知模型,这样才能通过你的想法在现实世界里的真实运作,获得第一手的经验教训。相反,如果自己内心有了想法,想要做某事或者以某种方式做某事,但却不停地寻求他人的认可,只有在他人也同样认可的情况下,才敢去做事情;如果得不到他人的许可,就放弃自己的想法,甚至按照别人的想法来做某事。等到事情的结果出来了,无论是好是坏,你都不会从中得到真实深刻的经验教训。

自己做决定,自己承担责任,结果不好,自己担责,汲取教训;结果不错,自己受益,自信心增强。寻求他人许可才做事,无论结果好坏,你从心理上会觉得自己不必担责,因为是他人的意见啊,但正因为你逃避了自己的责任,同样也错过了成长。

如果被动等待好机遇光临,跟守株待兔没什么两样。如果主动寻找机遇,我们将会发现,这个世界上充满的机会比想象中多。我们需要去发掘那些隐藏在各种角落里的机遇,发现它们然后为我所用。主动探索隐藏的机遇,意味着我们不能故步自封,而是要保持开放的心态,走进偌大的世界去探寻、去冒险。

四、“超出预期”法则:真正做某事,而非“尝试做某事”,下定决心超出预期

你是否经常抱有“试一试”的心态?如果你面临一件以前从未做过的事,你并没有把握,所以告诉自己,要不我试试吧?

齐莉格教授的观点是,当你尝试去做,你往往在欺骗自己,事情通常不了了之。因为在尝试做某事与真正做某事之间,存在着天壤之别。“尝试做某事”是个很具有欺骗性的说法。什么叫尝试做某事呢?想做而未做,想做而没有下定决心做?事实是,我们要么做了,要么没做。如果决定做某事,就百分百地真正去做某事,而不是自欺欺人地“尝试去做”,那会大大降低我们做事的效能。

无论是在职场生涯还是个人生活中,如果我们只做满足最低标准的工作,我们就是浪费了机会,白白放弃了可以让人生大放异彩的一个又一个瞬间。这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人生选择,在任何需要你撸袖子上的时刻,下定决心超出预期,既然做了,就做到最好。全力以赴是最美的姿态。

结语:

“一项著名的研究显示,与那些确信自己只能掌握已有的技能,自己扮演的角色早已确定下来的人相比,愿意突破自身当前的能力极限并且愿意冒险尝试新鲜事物的人,其成功的概率更大。”

我们不要被传统思维所限制,设立远大的目标,勇于冒险,寻找机遇,自主决策,大胆行动。当我们不仅满足于最低标准的要求,下定决心超出预期,挑战不可能,才有可能让我们的人生大放异彩,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不断突破自我,获得自我进化的能力。

0 阅读:4

猫飞电影

简介:一书一世界,一场电影一场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