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刚刚宣布了对华投资新规,禁止对中国半导体、量子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对外投资,欧盟这边也有大动作了。
据环球网报道,在美国宣布对华投资禁令的第二天,欧盟委员会宣布,结束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并从10月31日起,对中国制造电动汽车征收为期五年的所谓“最终反补贴税”,加征的最高税率达到35.3%。
在这之前,中欧之间已经就关税问题进行了多轮的磋商,中方始终抱着诚意希望通过谈判避免关税冲突,但直到欧盟的临时关税政策到期的最后一刻,双方始终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存在明显分歧。
而且,欧盟还想采取边打边谈的策略,在声明中表示在加征关税政策生效后,欧盟仍旧会和中国继续努力,寻找替代解决方案,并且对与个别出口商进行单独谈判持开放态度。
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还声称,欧盟加征关税的政策是适度有针对性的,是为了维护公平的市场惯例和欧洲的工业基础,欧盟仍然欢迎公平公正的竞争。
然而,这样的手段本身就算不得光明正大,也不像是为了解决问题,在这之前的10月25日,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明明已经在与东布罗夫斯基斯的视频会谈中强调,如果欧方在与中方磋商的同时,又与部分企业单独进行价格承诺谈判,将动摇彼此信任,干扰磋商整体进程。
(东布罗夫斯基斯)
美国和欧盟在如此相近的时间,发布针对中国的政策,不得不让人怀疑是赶在拜登任期的最后时刻,联手对中国下猛药,而且在俄乌冲突和中东冲突持续的情况下,美欧不太敢在台海、南海肆意搞事了,于是加大力度在经贸领域恶心我们。
然而中方不可能任由美欧拿捏,对于欧盟加征关税的决定,商务部已经做出了回应,就是不认同、不接受,已就此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提出诉讼。中方将继续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这场关税矛盾的起因,在于冯德莱恩等人执意推动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并且又在调查中动用各种不合理的手段,就是要坐实中国企业的“罪名”。而且欧盟和美国的作风和诉求都是一致的,既要对中国企业滥用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等措施,推动对华脱钩,还希望中方乖乖挨打,不要还手,只能说是异想天开。
在这之前,中国对欧盟猪肉产品和乳制品分别发起了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并且对欧盟白兰地实施了临时反倾销措施,都被视为是对欧盟加税决定的反制,但欧盟如此油盐不进,意味着中方的反制只是一个开始,后续还可以加大力度,比如同样是在汽车领域,商务部已经明确表示,中方正研究提高进口大排量燃油车关税等措施。
目前,中欧双方的谈判还在继续,有消息人士透露,欧盟已决定派遣官员前往北京举行更多会谈,旨在找到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的替代方案。但如果欧盟一直拿不出解决问题的诚意,只会遭到一波接一波的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