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App的不同设计思路

吵闹实验课程 2024-08-03 13:54:35

国内的App和国外的App,真的是两个世界。

我习惯了使用国内的互联网应用,也因为日常生活和工作等原因,经常会使用到国外的类似功能的应用。

比如,同样是购物,国内用淘宝、京东和拼多多,国外,我会用Amazon;同样是旅游,国内用携程、去哪儿、飞猪,国外用Booking、Airbnb;同样是看新闻,国内用头条、微博,国外用Meta和X。

然后,就发现了国内外的巨大区别。

从表面上看起来,国内的应用,往往看起来要丰满很多,功能也要丰富很多,给人热情洋溢的感觉,用起来也非常方便;与之相比,国外的应用,往往看起来很简单——甚至会有简陋——的感觉,功能比较聚焦,整体也给人冷静理性的印象。

从一个普通用户的角度,刚开始用的话,会更喜欢国内这种风格,因为功能很丰富,怎么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国外的应用,往往一开始会有点找不到北。

但是,一旦用的多了,这种倾向往往就会倒转,因为用习惯了,就会发现国外的应用会更少干扰你,不会通过大数据的算法,给你强行推送太多低质量的内容,尤其是大量的广告。

如果再进一步思考,就会发现两种应用还有个很大的区别,这种区别隐藏地很深,不容易发现,它就是——国内的应该往往以让人“沉迷”作为设计目标的,与之相比,国外应用就很克制,很少故意让人“沉迷”。

因此,低层次的用户,更喜欢国内的应用设计,因为更“爽”,而相对高层次的用户,更喜欢国外的应用设计,因为更“直截了当”,没有太多干扰。

总体而言,我现在更喜欢国外应用的这种设计思路和风格。

原因很简单,现在各类应用都在争夺用户的时间,这本身就是一种完全错误的方向,真正好的应用,应该是“用后即弃”的,不能让人太沉迷,无谓消耗宝贵的生命。

当然,这种想法本身,只适合很少的人,绝大多数人,可能更愿意沉迷在那些应用中,度过一天又一天。

没办法,作为用户,我不愿意沉迷,作为商人,我肯定得做出让人沉迷的应用才能挣钱。

目前看下来,也很难讲哪种模式更有竞争力,从最近几款火爆全球的App——Tiktok、Temu——来看,国内这种模式看来很有市场啊。

都有道理,或许相互融合,才是未来之路。

0 阅读:0

吵闹实验课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