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聪颖好学春风 2023-05-17 22:34:19

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国防科工局、辽宁省、沈阳市共建,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确定的首批12个未来技术学院建设高校,入选国家级科教类项目有“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等,是21世纪学术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成员高校,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理事单位,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4月。1928年8月至1937年1月,张学良将军任校长。1949年3月,在东北大学工学院、理学院(部分)基础上成立沈阳工学院;1950年8月,定名为东北工学院。1960年10月,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93年3月,复名为东北大学。1987年,在秦皇岛市设立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1997年,原沈阳黄金学院并入东北大学。

截至2022年12月,含分校在内,学校占地总面积26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9万平方米;设有22个学院(部),开设80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4512人,其中专任教师2938人;现有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5万余人,国际生1033人。

历史沿革办校史略

1922年春,张作霖委派时任奉天省长兼财政厅长王永江筹办东北大学。同年,成立东北大学筹备委员会,原国立沈阳高等师范学校改办为东北大学理工科,原文学专门学校(原奉天法政学堂)改办为东北大学文法科。校长由王永江兼任,学生480余人。文法科设中国文学系、英文学系、俄文学系、法律学系、政治学系;理工科设数学系、物理学系、化学系、土木工学系,机械学系,并成立东北大学筹委会。

东大早期历史图片

1923年4月19日,奉天省公署颁发“东北大学之印”,4月26日正式启用,东北大学宣告成立,时任奉天省省长王永江为首任校长。

1923年10月24日,东北大学正式开学。学校仿德国柏林大学设计,王永江校长亲题 “知行合一”为东北大学校训。在学校附近另开设东北大学工厂,占地200亩,供学生实习使用,聘留学德国归来的杨毓桢博士任厂长。刚刚诞生的东北大学已经开始运用现代教育的方式和手段,启迪学生思想,丰富学术文化。

1925年9月,理工大楼、教授住宅、学生宿舍及相应的附属设施竣工。校园内,理工科大白楼、化学馆、纺织馆、图书馆、大礼堂、实验室、汉卿南、北楼、教授住宅东西新村和当时亚洲最大的体育场鳞次栉比,建筑宏伟、壮丽辉煌。

1927年11月,奉天省省长刘尚清兼任东北大学校长,踵事增华,历有建设。

1928年8月16日,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过去两个多月,刚刚接替其父张作霖主持东北军政的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继任东北大学第三任校长,并提出了“研究高深学术,培养专门人才,应社会之需要,谋求文化之发展”的办学宗旨,先后捐出其父留下的大部分遗产约180万银元,用于扩建校舍、高薪礼聘学者、购置国外,先进实验设备、资送优秀学生出国。当时,学校设立了理、工、文、法、教育等较为齐全的学科,各学科学会迅速发展起来。文法科成立自治会、夏声社、社会科学研究社;工学院成立矿学会;理工预科成立英语研究会;理学院孙国封院长为促进科学进步,发起科学教育协进会。这一时期,英、法、美等国家的学者、专家纷至沓来,进驻东北大学讲学与交流。

1928年8月,结束欧洲旅行考察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应张学良校长邀请来东大,着手创建中国第一个建筑系。

1928年9月,由于张学良校长极力倡导男女同校,各科共50名女生走入东北大学校门。

1929年7月1日,东北大学第一届毕业典礼,张学良校长向120名学生颁发毕业证书,授予学士学位。各系毕业成绩第一的学生还由学校选送英、美、德等国留学深造。同年秋,文法两院学生迁入北陵校区。张学良校长重金礼聘,广招良师,章士钊、梁漱溟、罗文干、冯祖荀、刘仙洲、黄侃、刘半农等一批名师执教东大。张学良校长对体育教育也异常重视,增聘体育教员,组织学生代表队参加各类体育比赛。

1929年,第14届华北运动会在东北大学举行,东大破8项全国纪录,夺得男子田径赛第一名。东大足球队、篮球队还远征日本进行比赛。东大学子以其强健的体魄驳斥了“东亚病夫”的谬论。

1930年秋,东北大学已发展成为设有6个学院24个系8个专修科,在校学生3000人,舍宇壮丽、设备先进,经费充裕,良师荟萃,学风淳穆的国内一流高等学府。

参加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刘长春

正当学校蓬勃发展之际,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一夜之间占领沈阳,东北大学成为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破坏的第一所大学。校舍被日军占领,设备图书损失殆尽,学者严重流失,学生流浪他乡,学校一夜之间变成流亡大学。全校师生悲愤已极,被迫走上流亡之路。10月,东北大学在北平勉强复课。

1932年7月,张学良校长出资8000银元资助东北大学学生、百米全国纪录的保持者刘长春参加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1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7月30日,刘长春手执中国国旗阔步走在奥运会开幕式上,成为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的唯一运动员。

1933年,爱国人士冯庸创办的冯庸大学9个系全部并入东北大学。

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市学生救国联合会组织发动了“一二·九”学生抗日爱国运动,东北大学成为“一二·九”抗日爱国运动的先锋队和主力军,并在其后又举行了“一二·一六运动”示威游行。在学生抗日爱国运动中,东大师生冲破手持大刀的军警包围,孤军出动,从崇元观到西四北大街,再到东郊民巷。他们冒着严寒,一直坚持到夜晚,成为斗争中的主力和先锋。斗争中,东大学生中有四十多人被捕,张学良校长写信营救出被捕同学。“一二·九运动”标志着中国知识青年爱国运动走向新的历史时期。

“一二·九”运动以后,华北局势危在旦夕。“华北之大,已容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在北平各大学纷纷外迁。

1936年初,东北大学工学院率先迁往西安,成立西安分校。正在西安任职的张学良将军,筹资15万元,修建东北大学校舍,并在礼堂基石上题词:“沈阳设校,经始维艰;至‘九一八’,懆遭摧残,流离燕市,转徙长安,勖尔多士,复我河山!”,告诫师生不忘复土还乡的责任。

1936年12月9日,“一二·九运动”周年之日,西安一万多青年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纪念“一二·九运动”一周年的请愿游行,东北大学西安分校的学生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面,高呼:“停止内战,团结抗日”、“枪口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打回老家去!”等口号向临潼进发。张学良校长闻讯驱车赶上学生请愿队伍,告诉学生,“你们的愿望也是我的愿望,前面已经有宪兵架上机枪,大家先回去,我保证一周之内给大家一个答复”。三天后的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促成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西安事变”以后,张学良校长失去自由,开始了半个多世纪的幽禁生活。

1937年1月,南京国民党政府委臧启芳为东北大学代校长。在北平的东北大学南迁到河南开封。

1937年5月,东北大学改为“国立东北大学”。同年6月,学校全部迁到西安。

1938年春,日军轰炸西安,东北大学被迫由陕入川。在四川三台,一批名师齐集东大,陆侃如、冯沅君、金毓黻、高亨、杨荣国、姚雪垠等先后在校任教。

1938年7月,奉国民教育部令,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工学院、焦作工学院并入东北大学。

1940年,学者金毓黻到东大筹备“东北史地经济研究室”。

1942年,南京政府教育部令:改东北史地经济研究室为文科研究所,研究生毕业给予硕士学位,东大的研究生教育,由此发端。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东北大学六十位师生被授予烈士称号。

1946年2月,解放区也成立东北大学,张学良校长胞弟张学思任校长。校址初设本溪,后转迁丹东、梅河口、吉林,6月定址佳木斯市,解放前夕迁到长春。

1946年5月,国立东北大学师生从三台迁回沈阳,翌年2月在北陵原校址开学。

1948年6月,南京政府令国立东北大学再迁北平。

1949年,国立东北大学文、理和法商学院并入长春解放区东北大学,后定名为东北师范大学。国立东北大学医学院并入中国医科大学。国立东北大学农学院参与组建东北农学院,后发展为东北农业大学。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东北大学终于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建国初期

1949年3月,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以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理学院(部分)为基础建立沈阳工学院。1950年8月,定名为东北工学院,隶属国家冶金工业部,校址设在沈阳南湖。

1950年4月,冶金专家靳树梁担任东北工学院院长,学生12936人,教师2428人。

东北工学院时期

1952年,全国范围进行高校院系调整,先后有清华大学、大连工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工学院、华南工学院、同济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青岛工学院、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等高校的学科和系,包括电机系、采矿系、冶金系、土木系、建筑系、市政类系(科)、外国语言系、金融系等并入东北工学院。同年,东北工学院开始招收研究生。

1952年8月,根据中央教育部及东北人民政府关于东北地区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的方案,东北工学院数学系被调整到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物理系被调整到东北师范大学,化工系被调整到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由东北工学院长春分院地质系和物理系的一部分、山东大学地质矿物学系合并组成东北地质学院(后改为长春科技大学,已并入吉林大学)。全国第三次院系调整时,东北工学院建筑系、土木系西迁西安,组建了西安建筑工程学院(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953年末,东北工学院出版了中国第一本大学期刊《科学研究资料》。

1955年初,东北工学院举行了中国第一次科学报告会。同年,学校召开了学生科学报告会,产生了中国大学历史上第一个学生科学技术协会。

东大雪景

1955年6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会成立,院长靳树梁教授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五十年代初,东北工学院徐灏教授即开始致力于疲劳强度设计领域的研究,八十年代初编著了我国第一部疲劳设计专著《疲劳强度设计》,并于九十年代提出“Miner定理——干涉模型综合法”,首次阐述了“概率相对Miner定理”的概念,解决了国内外还未解决的随机载荷下可靠性设计问题。

1957年,东北工学院谢绪恺教授的《研究线性系统稳定性的新方法》,在第一届全国力学学术会议获大奖,并被编入《一般力学》大学教材,被命名“谢绪恺判据”。

1958年国庆前夕,东北工学院李华天教授团队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

1959年,东北工学院负责筹办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为此,东北工学院成立电子系,为建所培养人才。东北工学院郎世俊教授任系主任,负责主持建所工作。

1960年10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增加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决定》,东北工学院被列为全国64所重点大学之一。

1978年,学校重新恢复招收研究生。

改革开放

1993年聘请张学良为东北大学名誉校长

1981年11月,东北工学院被国家确定为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

1986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东北工学院成为国家33所试办研究生院的大学之一。

1987年,东北工学院秦皇岛分院在秦皇岛设立并迅速得到发展,成为东北工学院的组成部分,毕业证、学生证和学生档案等统一署名“东北工学院”。

1989年,东北工学院创建中国大学第一个科学园。

1993年,国家教委正式批准东北工学院复名为东北大学,学校聘请张学良为东北大学名誉校长。秦皇岛分院随东北大学复名而更名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1996年,东北大学进入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秦皇岛分校也随之进入“211工程”行列。翌年1月,原沈阳黄金学院并入东北大学。

1998年,东北大学进入国家首批“985工程”大学行列,并划入教育部直属,秦皇岛分校也同步划入教育部直属。

2001年,东北大学校园早期建筑(位于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东侧的东北大学旧址)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首批获准试办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5月,东北大学科技园被首批认定为“东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东大南湖校区

2002年1月23日,教育部、辽宁省人民政府、沈阳市人民政府三方签订重点共建东北大学协议。10月25日,东北大学顺利通过教育部“十五”“211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论证。

2003年,东北大学与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设立东北大学研究生院中改院分院。

2006年,秦皇岛分校开始承担“985工程”建设项目,并同步进入“985工程”全国重点大学。

2007年,学校首次入选国家“111计划”。

2009年6月,经国务院学位办正式批准,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正式成为EMBA试办学院。

2011年5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9月,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

2012年4月,教育部、辽宁省人民政府、沈阳市人民政府续签继续重点共建东北大学协议。

2014年1月8月,学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

校园风景图

2017年1月,东北大学入选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9月,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9月13日,加入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

2018年1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2月,东北大学党委被国家教育部列为首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

2019年2月,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6月,东北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9月,成为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创始成员、理事单位。12月,由东北大学运营的辽宁省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在沈阳成立;同月,全国16所工科重点大学科技工作研讨会(简称“16U联盟”)2019冬季论坛在东北大学举行

2020年1月,东北大学佛山研究生院暨东北大学佛山机器人学院在佛山揭牌。8月27日,东北大学低碳钢铁前沿技术研究院揭牌成立。9月30日,成为高校“资源环境扶贫联盟”成员。10月20日,加入“城乡规划扶贫联盟”。1月,东北大学列入教育部第二批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2020年)。

2021年2月25日,加入辽宁省钢铁产业产学研创新联盟。5月,入选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名单。9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第三批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

2022年3月,入选教育部公布的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3月,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名单(强基计划)。7月18日,东北大学工程结构动力学中心挂牌仪式举行。[9月,成为东北三省一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联盟成员。[147] 11月6日,东北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成立。

学术研究科研成果

历史上,东北大学师生曾是“一二·九”运动的主力和先锋。在建设时期,东大先后研发出我国第一台电子模拟计算机、第一台国产CT、第一块超级钢以及钒钛磁铁矿冶炼新技术、钢铁工业节能理论和技术、控轧控冷技术、混合智能优化控制技术等一大批高水平科研成果。

2011年至2017年,学校承担各类科技项目6387项,获各类科技奖励279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4项,省部级一等奖58项;获得国家专利1499项,其中发明专利1127项;被三大检索收录的论文共14644篇。

学校科技经费自1995年突破亿元以来,连年攀升。

1999年,东北大学的全口径科研经费为2.04亿元,居全国高校第六位。

东大校园景色

2000年,东大科研经费2.72亿元,人均科研经费19.22万元,是“九五”初期的两倍。

2002年,全口径科研经费为3.28亿元,人均22.69万元。

2015年,学校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123亿元,科技产业综合指标名列全国高校第三位。

学校入选首批教育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试点示范基地及国家发改委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百佳案例。2017-2018年科技成果转化交易额教育部直属高校排名第5位。

2022年1月,由东北大学建设的计算机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入选第二批纳入新序列管理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名单。

科研平台

据2022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100多个研究机构,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基地11个。设有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辽宁省协同创新中心4个。建有科技部国家科技政策东北研究中心、教育部科技政策研究战略培育基地、民政部城乡社区研究院等人文社科基地。“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东北地区中心亦设在东北大学。

东北区域超算中心

2014年10月,东北大学和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联合建立了世界首所科技型孔子学院——“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科技孔子学院”。

2014年11月,东北地区最大的超级计算中心——东北区域超算中心在东北大学云计算科技产业园正式投入使用。东北区域超算中心的计算能力高达1170万亿次/秒,是东北地区最大的超级计算中心,在全国区域超算中心中名列前茅,能够满足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所衍生的计算需求。

2015年10月,东北大学和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联合发起成立了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作为东北地区首个综合型智库机构,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汇聚了国内顶级政治经济研究专家担任理事,整合东北地区政府、产业、学术、研究等机构的专家资源,并与国内外前沿政经研究机构联动,为东北振兴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和对策建议。

科研活动

2022年10月27日-30日,第六届全国水下机器人大赛(大连)在辽宁省大连市成功举办。东北大学组队参赛。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7年1月,东北大学图书馆有纸本藏书339万册,外文期刊订购267种,中文报刊订购1771种,形成了以理工为主,以采矿、冶金为特色,包括材料、机械工程、自动化工程、管理工程、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的藏书体系。十多年来,图书馆加大文献资源结构调整力度,购入了SCI、IEL、Elsevier、Ei Village、Springer Link、CNKI、超星、万方等120个数据库平台,包含中外文数据库287个。

学报期刊

南湖校区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55年,是教育部主管、东北大学主办的理工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月刊,每期152页,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Ei Compendex核心期刊。本刊所载论文或摘要被9家国际著名检索系统和15家国内著名数据库或检索刊物收录。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教育部主管、东北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1999年创刊,双月刊,每期128页。是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和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等国内外数据库收录。2020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显示,2019年本刊复合影响因子为2.021,在637种综合性20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中排名第33;复合总被引频次1931次;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0.938;期刊影响力指数CI值为113.818,位列Q1区。

办学条件院系专业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设有22个学院(部),开设80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门类。

2022年2月,学校新增民族学专业、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智能采矿工程专业、运动训练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4512人,其中专任教师2938人。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海外院士6人。国家级领军人才项目入选者126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84人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4个。

两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闻邦椿

中国工程院院士:柴天佑、王国栋、唐立新、冯夏庭]

已故院士:靳树梁、方肇伦、张嗣瀛、邱竹贤、陆钟武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有2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2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8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个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和1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19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共涵盖16个二级学科。5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分别是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地球科学,其中,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工程学学科[122] 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153] 。[121]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冶金工程[112] 、控制科学与工程[3]

教学建设

建设成果

幽静的校园

截至2021年4月,东北大学共有国家特色专业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27个。

2011年至2017年,东北大学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15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慕课)6门,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18种。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5篇。

学生获得创新创业竞赛国际大奖497项、国家级奖励1967项、优秀创新创业项目1580项,专利384项,共有56家学生创业企业落地。

2021年5月17日,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未来技术学院。

2021年9月7日,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

质量工程

国家级精品课程一览表

课程名称

所在学院

负责人

批准时间

行政管理学

文法学院

娄成武

2004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

机械学院

毛昕

2005

电子技术基础

信息学院

王永军

2005

自动控制原理

信息学院

王建辉

2005

大学英语

外语学院

赵雯

2005

冶金物理化学

冶金学院

翟玉春

2006

大学物理

理学院

耿平

2006

滑冰

体育部

王永祥

2006

品牌学

艺术学院

赵琛

2006

机械设计

机械学院

巩云鹏

2007

社区管理学

文法学院

孙萍

2007

冶金学

冶金学院

姜茂发

2007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计算机学院

周福才

2007

控制系统仿真与CAD

信息学院

薛定宇

2008

采矿学

资土学院

王青

2008

计算机控制系统

信息学院

刘建昌

2009

轮滑

体育部

王永祥

2009

人因工程学

管理学院

郭伏

2010

冶金工程概论

冶金学院

沈峰满

2010

液压气动技术基础

机械学院

宋锦春

2011

实践考核类课(VB.NET)

软件学院

李丹程

微软2006、2010

软件需求分析与设计

软件学院

朱志良

IBM2007

基于多核的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

计算机学院

李晶皎

英特尔2007

软件体系结构与设计模式

软件学院

李丹程

IBM2008

软件建模技术

计算机学院

张斌

IBM2008

计算机引论

软件学院

朱志良

微软2008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计算中心

王兴伟

英特尔2009

国家级特色专业一览表

专业名称

所在学院

负责人

批准时间

自动化

信息学院

刘建昌

2007

软件工程

软件学院

朱志良

2007

冶金工程

冶金学院

姜茂发

2007

安全工程

资土学院

陈宝智

2007

公共事业管理

文法学院

娄成武

2007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学院

左良

200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学院

张斌

2008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机械学院

张义民

2008

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

材料学院

丁桦

2009

生物医学工程

中荷学院

康雁

2009

矿物加工工程

资土学院

印万忠

2009

采矿工程

资土学院

任凤玉

2010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学院

张石

2010

国家级教学团队一览表

团队名称

所在学院

团队带头人

批准时间

公共管理(行政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团队

文法学院

娄成武

2007

冶金工程专业平台课教学团队

冶金学院

翟玉春

2007

自动化专业主干课教学团队

信息学院

王建辉

2008

冶金学

冶金学院

姜茂发

2008

软件开发技术基础

软件学院

朱志良

2010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平台课程教学团队

材料学院

左良

2010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一览表

实验区名称

所在学院

负责人

批准时间

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信息学院

吴成东

2007

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校府合作“模式创新实验区

文法学院

娄成武

2007

实用型高级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软件学院

朱志良

2008

国家精品课程配套教材一览表

教材名称

学院

主编

批准时间

新通用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2

外语学院

赵雯

2007

社区管理学(第二版)

文法学院

娄成武、孙萍

2007

液压与气压传动

机械学院

宋锦春等

2007

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1、2(第二版)

外语学院

《新通用大学英语》项目组

2007

教育经济管理

文法学院

娄成武、史万兵

2008

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

信息学院

薛定宇

2008

国家级课程改革项目一览表

项目名称

课程内容

所在学院

带头人

批准时间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

外语学院

姜茂发

2007

双语教学示范课

大学物理

理学院

陈肖慧

2010

学生实习

截至2014年3月,学校已在宝钢、鞍钢、首钢、本钢等大中型企业建立了150余个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并投资3435万元重点建设了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机械基础教学基地、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东北大学信息技术共同教育基地、工程训练中心等13个校内实习教学基地。

境外交流

截至2019年3月,东北大学先后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密苏里科技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邓迪大学、拉夫堡大学,法国Metz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加拿大戴尔豪斯大学,日本东北大学、早稻田大学、北海道大学、名古屋大学,韩国仁荷大学,中国香港大学等37个国家和地区的206所大学、研究机构及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每年聘请400多位海外知名专家来校讲学和合作科研,因公出国(境)学术交流近600人。截至2017年7月,有来自98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留学生1400余人在校学习。

所获荣誉

2017年9月,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2021年9月30日,入选第三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名单。

2022年2月,东北大学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2022年4月19日,东北大学冬奥志愿服务团队被表彰为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河北省先进集体。

2022年9月,东北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

2022年11月,东北大学获评辽宁省2022年青年就业见习示范基地。

社会评价

国内排名

2020年,东北大学在“2020年中国大学百强榜“排名第39位。

2021年,东北大学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排名第36名。

2022年,东北大学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排名第39名。

国际排名

2020年,东北大学在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第301-400名。

2021年,东北大学(沈阳)在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726名。

2021年,东北大学(沈阳)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位列世界第801-1000位区间。

2022年,东北大学(沈阳)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位列世界第801-1000位区间。

2022年,东北大学(沈阳)在Scimago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世界第437名。

2022年,东北大学在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第301-400名。

文化传统形象标识

校徽

东大校徽图标

白山黑水是东北大学校徽的主题。

东大校徽的原设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者、建筑学家林徽因副教授于1929年的作品。校徽在此基础上做了个别修改,主要是加入了张学良老校长1992年为东大题写的校名。东北大学校徽主体图案白山黑水,意为长白山和黑龙江,泛指中国东北地区;水的线条形为易经中的艮卦,艮卦代表东北方位。

校色

C100 M70

东北大学采用蓝色作为标准色。蓝色代表理智和科技感。

精神文化

校训

东大校训石

“自强不息,知行合一”

百年前的白山黑水山河破碎,时任东三省巡阅使、奉天督军兼省长的张作霖采纳了各方意见,于1923年组建了以御侮兴邦为办学初衷的东北大学,第一任校长王永江在首届学生开学典礼时题写了“知行合一”四字校训,“知行合一”语出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所谓“知行合一”,不只是讲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与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之间的关系。

1928年,身负国仇家恨的张学良成为东北大学第三任校长,他在对学生讲话时说,“我很希望诸君,要坚定了志向,各用自己之所学,全国学者都能如此,则中国自强矣”,“自强不息”出自《易经》中乾卦的象传,其词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张学良校长以“自强不息”鼓励东大学生。

张学良老校长题书的校名

自此,“自强不息,知行合一”便成为东大师生薪尽火传的信念与理想。

校风

“献身、求实、团结、创新”是东大的校风。

校歌

词:刘半农 曲:赵元任

白山兮高高,黑水兮滔滔;

学校标识

有此山川之伟大,故生民质朴而雄豪。

地所产者丰且美,俗所习者勤与劳。

愿以此为基础,应世界进化之洪潮。

沐春风时雨之德化,仰光天化日之昭昭。

惟知行合一方为贵,惟自强不息方登高。

爱校、爱乡、爱国、爱人类。

期终达于世界大同之目标。

啊,使命如此其重大,能不奋勉乎吾曹

领导关怀

1986年11月6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李鹏视察东北大学,并题词:“坚持教育改革,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温家宝总理与东北大学师生共度除夕

1993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为东北大学建校70周年题词“多出成果,多出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1999年8月15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吴邦国、曾庆红等领导同志的陪同下视察东大,在参观了软件园之后,江泽民同志说:“看了东大软件,中华民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2000年4月20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视察东北大学。

2002年6月14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胡锦涛视察东北大学。

领导关怀

2003年6月5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东北大学。

2003年8月29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视察东北大学。

2004年~2007年,时任中共辽宁省委书记李克强曾多次亲临东北大学视察指导工作 。

2005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视察东北大学。

2005年4月8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视察东北大学。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北大学东软集团

2007年2月17日(农历大年三十),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专程来到东大,与东大的寒假期间留校学子共度除夕之夜,温家宝总理称赞道:“爱国是东大的传统”。

2008年5月4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视察东北大学 。

2013年8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视察东北大学东软集团。

2013年9月11日,在东北大学90周年校庆庆典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专程来到东北大学视察

校园环境

截至2021年7月,东北大学共有4个校区(沈阳3个、秦皇岛1个)

东北大学南湖校区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3号巷11号

东北大学主校区——南湖校区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校园南滨浑河,北畔南湖;学校占地总面积20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现有场地设施包括:标准田径场2块;(其中一块容纳15000人的看台)80×100足球场2块;3800m²体育馆一座(内设篮球、乒乓球和体操馆);192m²健身房1座;100m²武术房1座;70×30轮滑场地1块;篮球场地20块;排球场地12块;游泳馆一座(总建筑面积6774m²)。另有教学场馆多座:何世礼教学馆,逸夫楼,机电馆,建筑馆,采矿馆,冶金馆,大成教学楼,大学城等。

东北大学南湖校区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创新路195号

东北大学浑南校区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创新路195号,距东北大学南湖校区16公里,校区占地面积89万平方米,规划建筑总面积97万平方米,已投入使用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包括1号教学楼、图书馆、信息学馆、生命学馆、文管学馆、建筑学馆、体育馆、学生1.2.3.4.5号宿舍、学生生活服务中心、能源动力中心、中心变电所等15栋建筑。

东北大学浑南校区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化东路89号

东北大学沈河校区为原东北大学基础学院,学院坐落在沈阳市的东南部,紧邻浑南开发区,与校南湖校区相距6公里。在浑南校区建设完成后,东北大学在校学生已经不在这里学习。2015年,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迁入此地,东北大学沈河校区担任成人教育以及高职培训等继续教育的教学工作。

东北大学(沈河校区)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泰山路143号

东北大学设有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位于举世闻名的美丽的海滨城市——河北省秦皇岛市,北倚燕山、南临渤海。学校占地总面积700.07亩,建筑面积239430平方米。校园内林木花草郁郁葱葱,楼群建筑风格迥异,环境优美清新,文化氛围浓厚,生活设施完善,是一所蓬勃发展的现代化大学。学校拥有现代化图书馆,馆藏图书达130万余册,数字资源数据库59个。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0 阅读:219

聪颖好学春风

简介:认真,自信。且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