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祖国的一通电话,留美的物理天才选择放弃一切,选择归国效力

友绿聊历史 2024-03-12 03:54:30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

祖国一个电话,留美物理天才当即下定决心,回国做贡献。

个人前途往往与家国命运紧密相连,这是一个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道理,然而能够抵御物欲纵横,真正坚守初心的人却少之又少。

但是这位在美国被奉为座上宾的科学家,在祖国需要的时候,却能毅然决然放弃美国的丰厚报酬与优越环境回国效力。

那么,他究竟是何方神圣?

他就是天才物理学家段路明。

他从小就展现出了强大的学习天赋,高中时便被中科大保送进入大学;他又是最年轻的博导,29岁成为中科大博士生导师。

后在美国任教,仍然光芒万丈,35岁的他获得了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并成为世界级科学家。

然而正是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他却毅然决然地回到国内,以祖国需要为己任。作为清华大学的全职教授,他始终坚守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初心。

不过,细看段路明的人生经历,他能取得这些成就是必然的。

段路明于1972年出生在安徽桐城,他的来临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无限欢乐和希望。

父母怀抱着最虔诚的祝福,为他取名为“路明”,寄托着他们对孩子美好的期望。在家人的呵护下,段路明一路茁壮成长。

段路明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待,他从小就表现出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并展现出对学习的巨大激情。在别的孩子嬉笑玩闹的时候,他却安静地趴在桌子上温习课业。

随着知识体量的增大,段路明更是表现出不同常人的学习能力,往往其他同学还在满头大汗琢磨题目意思,他就已经计算出答案了。

因而他的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老师和同学们都戏称他为天才。进入中学后,他在物化方面的卓越才华更加明显地显露了出来。

相较于其他许多同学抱怨化学原理、物理公式难懂难记、苦不堪言之时,他却对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展现出浓厚的兴趣,并且对于学习新知识乐此不疲。

特别是在物理方面,他更是深深为每一个朴素而揭示真理的公式所吸引,因此后来的学习生涯也选择了围绕物理学的专业领域展开。

段路明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独特见解,他不仅仅是跟随老师课堂上的讲解,而是在自主预习的基础上,首先建立自己的概念框架。

随后根据老师所讲述的内容,展开进一步的补充与归纳,从而形成独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此外,他在课后也积极反思,对那些感兴趣的定律进行持续研究。段路明时不时主动与老师进行交流讨论,比大多数人优秀的他却又比大多数人都努力,于是在成绩上越发遥遥领先。

高中时,段路明继续保持着优异的物理成绩,因而被学校老师发掘,更加细心地培养,并且推荐他参加了许多物理竞赛。

段路明也没有让学校的苦心栽培付之东流,他在国家级物理竞赛中成功斩获一等奖。

在参与化学与物理的全国奥赛和冬令营期间,他凭借各种物理竞赛奖项,获得了中国科技大学的免试保送机会,直接保送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

在中科大这一学术乐园里,同学们大都勤奋刻苦,在食堂吃饭时,大多数学生都在与同行者探讨近期的实验进展。

在十分浓郁的学习氛围之下,段路明如鱼得水,选择了量子力学作为自己的深耕领域。

大学期间,段路明忘我地投入到各种物理实验和研究中,不断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和研究领域。

据他的同学回忆,段路明本科四年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实验室,而且一待就是一整天,只有晚上回寝室睡觉时,才能看见他的身影。

诚然,段路明在物理学上颇具天赋,然而“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千里马的潜能需要被伯乐引导激发,才能发挥到极致。

段路明的成功也不能不提及他的伯乐,在中科大求学的历程中,段路明遇到了自己的恩师郭光灿,从而在科研道路上有了一盏指明灯。

两人相互成就,为中国的物理科学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那么,又是什么机缘巧合,使得二位师徒终于相遇呢?

2

物理天才放弃一切归国,只因祖国的一通电话。

不恋外物,牢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信仰,在段路明的身上演绎得淋漓尽致。他不但在科研上是一位佼佼者,更具备一颗拳拳爱国心。

而段路明与郭教授的相遇,与其说是一种偶然,不如说时天道酬勤之下的必然。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段路明本科期间以实验室为家,与此同时,他在课后也经常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并撰写文章。

大二下的一次课后,段路明拿着自己新写好的文章找郭教授指教,郭教授读完后很是感慨,虽然文章内容稍显青涩,但是思路清晰,很多想法别具一格。

郭教授爱才心切,热情邀请段路明参与自己的课题小组,每周参与课题组的研讨会。

名师指导加个人努力,段路明逐渐成为物理系的佼佼者,硕博连读,在学术上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就。他的一些研究成果,甚至在国际物理领域引起了关注。

在攻读博士的时间里,段路明积极参与课题组的研究,攻克了许多难题。他还多次在物理学权威期刊《物理评论快报》和《物理评论》上发表论文,学术实力之雄厚,可见一斑。

在耀眼的科研成果映照下,段路明提前一年获得了博士学位。博士阶段的学习是十分艰难的,现在的博士生延迟毕业已经是家常便饭。

但在段路明博士毕业这年,就已经获得了“中科院院长特别奖”,而且他的毕业论文也被评为全国优秀。

毕业后,在母校的邀请和郭教授的感召之下,段路明放弃了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做博士后的机会,和其他远比当时中国高校优厚的待遇,选择继续留校任教。

期间,段路明继续与恩师郭光灿院士合作研究,科研成果频出,他们率先在国际上提出了,用于解决量子信息系统退相干问题的量子避错编码。

一段时间后,又提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即概率量子克隆,用来研究最佳量子克隆过程。这一全新的研究方向,在国际上得到了学者的广泛认可,并将之称为断界线。

后续一些论文称其为“段-郭”界限,这些结论被国际同行广泛引用,并逐渐得到实验的验证,成为了我国早期有重要影响的量子信息工作代表。

段路明29岁时,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成为了中国科技大学最年轻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可以称得上真正的年少有为。

独行快,众行远,段路明在科研的漫漫长路上,很快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潘建伟。这位年轻人也行走在量子信息研究科学的前沿,两位天才相互吸引,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98年,一场曾对我国量子信息领域早期发展起关键作用的会议——香山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举行。

在此次会议上,段路明受邀出席,并且就有关量子编码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报告分享。正是在这场会议上,段路明与当时在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留学,做量子信息研究的潘建伟结识。

因斯布鲁克大学是当时国际量子信息研究的中心,有许多获得知名奖项的学者都在这所大学任教,因此这所大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实力都颇为不俗。

随着段路明在研究领域的不断深耕,研究逐渐进入瓶颈,段路明意识到自己需要继续深造才能够打破僵局。

恰巧潘建伟建议段路明去访问因斯布鲁克大学,段路明应邀访问。在此期间,他与佐勒、西拉克教授合作,探索在量子信息领域内的开创性工作。

2003年,他接受了来自大洋彼岸的密歇根大学的邀请,并在次年获得了著名的斯隆奖。那时,段路明仅仅32岁。

斯隆奖项的含金量非常高,许多该奖得主不久后就顺利斩获诺贝尔奖。因此,斯隆奖也有“诺贝尔奖的风向标”之称。

段路明能够在而立之年,成为首位在中国本土受教育,并且获得该奖项的博士,其雄厚的科研实力,以及丰富的科研贡献不言而喻。

但是段路明没有因此骄傲自大,相反,他更加躬耕学术,他与门罗教授的合作团队,成为在规模化离子量子计算方向的中流砥柱。

后来,他获得了密歇根大学费米讲席教授职位。可以说,此时的他已经跻身了美国的上层阶级,可以享受到许多社会资源,甚至有在学术界呼风唤雨的能力。

在这种丰厚的资源包裹之下,迷乱与沉醉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但他却因一个电话,选择放弃一切回国。

那么,这通电话究竟是怎么回事?

3

因为祖国的一通电话,段路明放弃一切回国,没有丝毫犹豫。

为什么当时的祖国如此迫切需要这位学者?又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位学者能够如此果断,毫不留恋美方给出的名誉与金钱?

段路明优异的科研成绩,使得他在美国的社会地位步步高升。

2007年,段路明被密歇根大学授予终身教职;又过两年,当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2012年,他又获得了密歇根大学费米讲席教授职位。

当时正是量子信息技术加速发展的时代,为了推动中国在量子信息领域的发展,姚期智教授推动清华建立了量子信息中心。

姚教授也是一位归国建设的卓越科学家,他曾经获得过计算机科学最高奖“图灵奖”,归国之后在清华大学任教。

21世纪初,姚教授凭借科研人员的直觉与对世界形式的掌握,敏锐地察觉到世界量子信息技术发展加速。

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量子信息领域的发展,姚教授推动清华建立量子信息中心。

由于量子信息领域的研究不仅需要计算机学家,还需要熟悉量子计算的领军物理学家。于是,在量子领域声名显赫的段路明,便成为了姚教授心中的首选。

为了量子信息中心能够尽快组建起来,2010年,姚教授亲自前往密歇根大学拜访段路明,并就量子计算机与量子网络的未来发展规划,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最后,姚教授代表清华大学,向段路明发出邀请,希望能够共同组建量子信息中心,为祖国的量子信息技术做出贡献。

段路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并且迅速落实在行动上,他在清华大学建立了量子信息实验室,致力于规模化的量子计算与量子网络研究。

然而他的回国之行却多次受到美方阻拦。遥想当年老一辈科学家的艰难回国路,这时的政治局势更加敏感,因此段路明的归国之难更是不逞多让。

他从提出离职到获得审批,一共耗时8年之久,然而没有什么能够真正阻挡一颗赤诚之心,段路明没有被美国的挽留困住,而是在完成了美国的工作进度后,乘飞机赶回中国。

在多次回国的时间段中,段路明马不停蹄组建起科研团队,并且不断吸纳新鲜力量,加入团队的年轻高素质人才越来越多,科研团队的力量也越发雄厚。

终于,这场归国的拉锯战在2018年落下帷幕,段路明在2018年正式离职,结束了在美国的科研工作。

十余年后,他终于真正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在这片令他魂牵梦萦的故土上,凭借自己的科研能力与科研经验,段路明成为了清华大学量子信息中心的一名全职教授。

2019年,他收到了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席的聘书。

如今,在段路明教授的带领下,清华学子们在量子学领域中取得了巨大成功,

段路明不顾自己在美国的丰厚条件,在祖国需要的时候,干脆利落的回到祖国,这才是华夏儿女应该崇拜的风范。

诚然,我们不能指责任何人的选择,因为所有人都有做出选择的权利和自由,但是当一个人对国家的呼唤弃之不顾,他又怎么能够获得大家的认可与支持呢?

功成不必在我,成功一定有我,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亘古流芳。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0 阅读:0

友绿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