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传出巨大爆炸声,东风21D公开近十年,美军终于追上了?

空天力量 2024-06-26 17:59:38

“轰”的一声巨响,一艘退役的“奥斯汀”级两栖船坞运输舰沉入海底。美军这场声势浩大的演习,或将打开新局面。

前言:

近年来,中国各种先进导弹不断浮出水面,尤其是东风系列核常兼备导弹列装部队,让美军陷入了新一轮焦虑。

当初,美国凭借其强大的航母战斗群,在中国周边耀武扬威,但随着东风-21D型反舰弹道导弹的出现,情况发生了变化,美国海军在亚太地区的部署迎来了“噩梦”。

(东风-21D导弹)

1.美军新型弹道导弹,成功击中移动舰船

美国“勇敢之盾-2024”演习中,一个细节引起了外界密切关注。期间,美国陆军“自主多域发射器”(AML)发射了两枚“精确打击导弹”(PrSM),成功击中了万吨级的靶船。

有分析称,这或许意味着美国成为了全球第二个掌握反舰弹道导弹技术的国家。当然,第一个是中国。

中国发展反舰弹道导弹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最难的就是如何让高超音速飞行的导弹突破黑障的干扰,还要拥有成熟的变轨技术和末端雷达制导技术。但美军采取了另一种思路,在陆军战术导弹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一种末端速度相对较低的弹道导弹。

事实上,美军设计了两种PrSM,最初的版本主要用来打击陆上、海上的固定目标,新的版本则增加了反舰和反辐射能力,换装了新一代半穿战斗部,以便更好的突破敌方的防空反导体系。

根据美军的计划,将在2026年到2027年间生产120枚具备早期作战能力的新版PrSM,届时美国陆军将获得其成立以来装备的首款反舰弹道导弹。

(美军演习现场画面)

有分析称,这款反舰弹道导弹列装美军后,将主要被部署在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的相关区域中,潜在的打击目标自然是解放军军舰,通过这种方式让美军拥有更强的“以陆制海”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两种型号的PrSM,美军还计划研制第三种和第四种,进一步扩大执行任务的范围、提高射程。

2.东风-21D公开近十年后,美军填补了空白?

提到“弹道导弹打击水面舰艇”,很多人不由得想到了中国的东风-21D导弹,这个被称为“航母杀手”的武器,一直被美军视为心腹大患。

这个时候不免有人就要问了,美军这种新型导弹的出现,是否意味着美国在反舰弹道导弹领域追上了中国呢?事情恐怕没有这么简单。

先从性能来看,PrSM是作为美国陆军的新一代远程打击手段,替换已经服役多年的“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ATACMS的最大射程只有150公里,尽管PrSM进行了升级,最新版本的射程也不过是在650公里左右,相比东风-21D超过1000公里的射程来看,双方的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

(PrSM导弹)

其次从装药量来看,为了让PrSM能在M-270履带式多管火箭炮和“海马斯”轮式多管火箭炮上发射,作为制造商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导弹的大小上做了不少调整,甚至比ATACMS的尺寸更小,弹径可能只有400毫米左右,而猜测称,东风-21D导弹的弹径超过了1000毫米,尺寸的巨大差距,意味着装药量之间差距也不小,对目标的毁伤能力更是千差万别。

从这两方面来看,PrSM与东风-21D之间的差距悬殊,不过解放军也不能掉以轻心。PrSM虽然尺寸小、重量也小,但却可以方便火箭炮和运输机携带,很符合美军“分布式杀伤体系”对装备的需求,而这种体系正是为了应对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

3.一系列军事动作背后,美国所图不小

为了应对解放军反舰弹道导弹的威胁,美军近年来大力研究“分布式杀伤”,通过多种军事设备协同作战,实现更高效的攻击,增强战争胜利的可能性,而PrSM就是美军“分布式杀伤”战术的重要一环。

除了PrSM以外,美国陆军还在研制其他的新武器,以便在更大的范围内打击敌方战舰,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陆基发射器”,能够发射战斧巡航导弹。

值得一提的是,美军还在“勇敢之盾-2024”演习中测试了配备电磁频谱传感器和无线电网络设备的“高空气球”。

此前,美国陆军称,将开发一种可以在平流层飞行的高空气球网络,这些气球可以作为传感器平台搜集各种情报,甚至作为通信中继,部署无人机群在内的其他监视系统,监测目标的动向。

此外,美军还测试了一款能在空中停留超过8天的无人机。美媒称,这反映了美国军方对开发长航时、低成本无人机的浓厚兴趣,尤其是在太平洋地区开展行动时至关重要。

(美军无人机演习中等待部署)

美军一系列行动背后都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即美军一直在想尽办法应对解放军在东风导弹上的优势,即便现在的PrSM距离东风-21D还有距离,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毕竟在军事领域领先这么多年的美国,手里不可能一点底牌都没有。

5 阅读:2178

空天力量

简介:总有些奇怪的防务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