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米距离越军布下8道障碍,工兵营70分钟,开辟我军通道

皓轩谈过去 2024-01-17 18:46:14

张伏龙端着爆破筒,双眼紧盯着眼前的防坦克壕。这是最后一道阻隔我军的防线,而爆破的效果明显不理想。枪声隆隆,步兵和坦克正在后方等待通行。

“再来两发!”他大喝一声,再次引爆装置。巨大的爆炸声响起,烟尘弥漫。通讯员焦急的声音传来:“排长,坦克还在等我们开路呢!”

1979年2月,张伏龙带领的工兵排面临一个艰巨的任务——在边境线至越南公路之间仅700米的死亡禁区内,排除8道障碍,开辟我军通道。这就是1979年中越战争中一场关乎成败的攻坚战。

“砰!砰!”两声巨响过后,供应站的两面高墙轰然倒塌,沙石飞溅。张伏龙率领的第一小组成功爆破目标。 1979年2月17日黎明时分,163师工兵营1连1排27名战士负重装备,来到中越边境一处险要地带。

他们面前,仅700米的防线内布满了铁丝网、地雷和各种防御工事,后方则是高大连绵的山脉峭壁,行动极为不便。

这是执行歼灭同登地区越军的任务过程中,工兵们开辟交通运输线的首要目标。张伏龙作为排长,心中默念着任务要求:时间仅有55分钟,必须在强大火力掩护下,排除8道防线,确保坦克步兵顺利开进,保障后续部队行动。

“警戒组注意掩护!第一小组开始排雷炸开第一道防线!”张伏龙对通讯员喊道。“收到!”通讯员连忙答复,一边打手势让警戒组加强监视。

“砰!”爆破声中,第一道铁丝网应声而裂,弹开的铁丝在地上激烈弹跳。张伏龙迅速判断,向第二个小组挥手,后者立即抬起装有爆破器材的担架,跃过张开的铁丝网缺口,继续向第二道防线挺进。

土石飞溅,硝烟弥漫,脚下是炸开的尖钉,头顶是呼啸的子弹。27名工兵在枪林弹雨中奋力爆破,一道道防线应声倒塌。“速度!速度!”张伏龙不断催促,同时密切关注时间。从第一道至第七道防线,工兵们用了35分钟,耗时超出预期。

就在工兵们打开通往防坦克壕的最后一段通道时,火力迎面而来。“趴下!”张伏龙大喝一声,一颗子弹擦着他的头盔呼啸而过,在身后的山壁上激起一小片石屑。

“小心后面的山腰,狙击手!”张伏龙指点大家注意掩护。此时,防坦克壕就在十几米开外,但爆破效果明显不理想。“再来两发!”他对身后的装药兵吼道。

15公斤的爆破装置再次在防坦克壕旁边连续爆炸。巨大的冲击波让人胸闷气短。“快看那边!”一个工兵兴奋地大喊。伴随着石块落地的轰鸣,防坦克壕的一侧开始坍塌,沙尘弥漫之间,一个可供坦克通过的豁口隐约可见。

“通知坦克,让它立即开过去试试!”张伏龙命令通讯兵。“是!”通讯兵捂着耳朵,抓过话筒就喊:“119坦克立即驶向豁口!我重复,119坦克立即驶向豁口!”

不一会儿,轰鸣声中,一辆59式坦克的车头跃过爆破的豁口,长长舒了一口气。张伏龙看着表,七十分钟了!

17日7时20分,长达700米的8道防线全部打通。工兵们脸上沾满灰尘,浑身疲惫不堪,但都激动万分。步兵、坦克开始通过豁口南下,直插敌军要害。工兵们则开始加固通路,继续排除残余地雷,确保后续车辆通行顺畅。

此役,工兵排克服重重阻力,以55分钟的时间连续爆破开辟出一条宽9米的交通要道。全排的英勇顽强精神和创造奇迹的能力,得到了广泛赞扬。张伏龙也在随后荣立二等功,成为全军知名人物。每每讲起这场战斗,老兵们至今依然津津乐道。

这场攻坚战生动阐释了战争年代工兵“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的英雄主义精神。正是基层官兵之间的战友之爱,使他们能够超越自我,在激烈战斗中创造奇迹。

让我们缅怀先烈们的功勋,铭记他们的奉献,并在新时代继续传承这份可贵的精神财富。

1 阅读:14

皓轩谈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