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役中的小战斗,决定命运的淮海战役双堆集大王庄战斗细节

玖歌看历史 2024-10-27 21:30:46

《大战役中的小战斗,决定命运的淮海战役双堆集大王庄战斗细节》

1948年11月,注定载入中国军事史册的淮海战役正酣,国民党黄维兵团在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决策失误后,被困于安徽省蒙城县双堆集。这个因两座土堆而得名的小村庄,成为了改写战役走向的关键战场。其中,位于双堆集南部的大王庄,更是上演了一场惨烈的攻防战。解放军第20师将士用铁锹和生命在寒冷的平原上掘进,一步步蚕食着敌军防线;而顽固坚守的国民党军第33团则在堡垒中殊死抵抗。当2排长孔金胜带着最后一把铁锹冲向敌群时,大王庄保卫战也走向尾声。这场持续数日的战斗,不仅成为近迫作战的经典战例,更成为击垮黄维兵团的转折点,直接影响了整个淮海战役的进程。

命运抉择 延误战机

1948年深秋,淮海战役的战火正在徐淮平原上蔓延。国民党黄百韬兵团在这场战役中全军覆没,这个消息让黄维的12兵团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困境。

在这个关键时刻,黄维面临着一个重大决策:是继续东进还是选择南撤。深夜的军帐中,烛光摇曳,黄维反复权衡利弊,直到后半夜才最终拍板决定南撤。

11月25日凌晨,寒风刺骨,12兵团的将士们按照命令整装待发。就在此时,一个意外的情况打乱了既定部署:一名参谋连人带车不知所踪。

这个突发情况让黄维做出了一个改变战局的决定:命令全军原地待命,等待寻找失踪的参谋。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部队就这样在原地等待了整整12个小时。

直到下午四点,大部队才终于启程。天色渐暗,部队行进至安徽省蒙城县双堆集时,夜幕已经完全笼罩大地。

黄维再次下达了一个看似平常的命令:就地宿营。就这样,双堆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成为了影响淮海战役走向的重要地点。

双堆集是一个只有百余户人家的村落,却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战略要地。村中有两个标志性的土堆:一个叫尖谷堆,一个叫平谷堆,这两个土堆高出周围田野三十米,是制高点。

黄维的12兵团装备精良,堪称当时最现代化的机械化部队。他们拥有100余门大口径火炮,1000余门中小口径火炮,各类枪支达7万余支,还配备了500余辆机动车和4000余匹马。

这支装备精良的部队,还拥有一个坦克营和空军支援。相比之下,解放军的装备相对简陋,仅有两门野炮和43门山炮,就连子弹都不够一个基数。

然而,战争从来不仅仅是装备的较量。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这支装备精良的部队将在双堆集地区遭遇前所未有的考验,而这一切都源于一名参谋的失踪和一个看似普通的宿营决定。

近迫作战 开创战法先河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的华东平原,寒风凛冽。解放军指挥员们在前沿阵地上观察地形时,发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从己方阵地到大王庄的1500米距离,是一片完全开阔的平原。

在这片土地上,连野兔都难以藏身。进攻部队必须穿越大王庄密集的交叉火力网,这意味着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7纵20师师长张怀忠和司令员成钧在反复商议后,提出了一个创新性的战术方案:近迫作业。这种战法看似简单,实则考验着每一个战士的耐心和勇气。

近迫作业的具体实施方法是:战士们先用手推脚蹬的方式挖出可以卧倒的浅坑,再用工兵铲在身体前方挖出一条容纳一人的浅沟。挖出的土堆在前方筑成胸墙,逐步形成散兵坑。

战士们还要将相邻的散兵坑连接起来,最终形成完整的环形阵地。这种战术像蚂蚁搬家一般,慢慢向敌人阵地推进。

当年12月的一个夜晚,第20师58团和60团近2000名战士,冒着刺骨寒风开始了这场艰巨的任务。他们用铁锹一点点撬开冻土,从最基础的卧射掩体开始施工。

战壕体系逐渐向四面八方延伸,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网络。战士们一步一步地向大王庄逼近,动作轻缓而坚定。

当黎明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大地时,战士们悄然撤回休息。驻守大王庄的国民党军队对夜间发生的一切浑然不觉。

直到天色大亮,黄维和胡琏才发现了这些新出现的战壕。他们立即调动炮兵,试图摧毁这些来之不易的战壕工事。

第二天夜晚,第20师的将士们再次摸回被炮火摧毁的战壕,继续进行近迫作业。尽管敌军不断发射照明弹,炮火不断轰鸣,但战壕仍在顽强地向前延伸。

这一次,挖壕部队没有在天亮时撤离。午后,黄维派出轰炸机进行"毁灭性轰炸",随后又是一轮猛烈的炮击。

第118师的步兵在M3A3坦克的掩护下发起冲锋,每组三五十人紧随坦克前进。然而,隐藏在防炮洞里的第20师战士突然跃出战壕,用火箭筒、炸药包和燃烧的秫秸迎击坦克。

坦克在猛烈的攻击下仓皇而逃,丢下了跟随的步兵。失去坦克掩护的步兵只能狼狈逃回大王庄。

黄维又尝试组织小分队进行短促突袭,但第20师也随即组建了专门的反突击小分队。每次突袭都让黄维损失惨重,最终不得不停止对20师近迫作业的破坏行动。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第20师的战壕像蜿蜒的长蛇,不断向前推进。最终,这些战壕已经抵达大王庄前沿阵地前仅50米的位置,为后续的总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攻防之战 血染大王庄城

1948年12月9日傍晚,华东平原上的大王庄迎来了一场决定性的战斗。十七时整,7纵部队开始用迫击炮、步兵炮和飞雷对大王庄展开猛烈轰击。

飞雷虽然射程较近,但其巨大的爆炸威力足以让堑壕内的敌军陷入昏厥。随着总攻命令的下达,第58团第4连和第60团第7连迅速发起冲锋。

爆破手们抱着炸药包,跳进河沟,爬上堤埂。他们冒着枪林弹雨,炸毁了残存的碉堡和各类障碍物,为后续部队开辟了进攻通道。

第60团第2营尖刀排在冲上堤埂时遭遇了一次致命打击,一颗榴霰弹将教导员张本之和整个尖刀排全部击倒。但这些负伤的战士并未退缩,而是顽强地向敌阵地爬去。

第58团第4连面临更为惨烈的考验,他们遭到了敌军火焰喷射器的攻击。战士们身上着火,却依然向敌人冲锋,这种视死如归的气势让敌军喷火手仓皇逃窜。

第33团团长孙竹筠发现阵地被突破后,立即调动预备队与第58团尖刀连展开激战。但战局的天平已经开始倾斜,第60团尖刀连从侧面撕开了另一个缺口。

预备队很快被摧垮,两个尖刀连乘胜追击,冲进庄内。黑夜中,进攻部队的喊声和枪声此起彼伏,守军纷纷投降。

面对战败的局面,孙竹筠选择逃往尖古堆,但最终难逃一死,被胡琏处决。第20师用短短一小时就攻克了大王庄,随即开始部署防御工事,准备抵御来自尖谷堆方向的反突击。

黄维得知大王庄失陷后,立即命令第18军军长杨伯涛务必夺回阵地。杨伯涛调集了第118师全部兵力和第11师一个团,在数十门火炮的掩护下发起反攻。

猛烈的炮击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数千发炮弹将战壕系统几乎全部摧毁。但第60团政委谢雪畴敏锐地发现,敌军炮火主要集中在中南部,于是果断将部队转移到西、北和东部区域。

在这场混战中,电话线被炸断,通讯中断。成钧命令暂缓对尖古堆的进攻,用第59团替换下伤亡惨重的第58、第60团。

王近山也未坐视不管,他将第46团调到周尹庄东侧集结待命。此时,59团2连2排守在最前沿,正对着尖谷堆的进攻方向。

拂晓时分,经过40分钟的猛烈炮击后,杨伯涛派出一个营从北、东两个方向发起进攻。2排在跃出掩体时发现,通往营部的交通壕已被敌人占领。

排长孔金胜当机立断,让副排长率领5班绕到敌人侧翼,自己则带领4班、6班在正面展开火力掩护。这次战术配合取得了显著效果,将距阵地20米的敌人打得溃不成军。

最终的战果是在5分钟内打乱敌军队形,迫使其撤退,并活捉了10名俘虏。这一系列的攻防战,让大王庄的每一寸土地都染上了将士们的鲜血。

兵败如山 覆灭难回天

失去大王庄这个重要屏障后,国民党第12兵团的处境愈发艰难。他们被压缩在双堆集这片东西不过1.5公里的狭长区域内,犹如困兽之斗。

空军运输机不断进行空投补给,但对于一支6万余人的大兵团来说,这些补给杯水车薪。地面部队的给养线路被切断,士兵们只能靠杀马充饥。

就连统帅黄维也难以幸免于这场补给危机,一天三餐只能靠罐头维持。在这片曾经遍布庄稼的土地上,连一棵青菜都找寻不到。

随着时间推移,一个个噩耗传来:黄百韬兵团覆没、杜聿明集团被围、孙元良兵团覆灭。解放军通过广播将这些消息传遍战场,动摇着12兵团将士的军心。

12月13日,战局进入最后的倒计时。第12兵团的活动范围被进一步压缩,他们只能在一个形如口袋般的区域内苦苦支撑。

在这片狭小的空间里,每一寸土地都布满了弹坑和尸体。士兵们不得不在废墟和弹坑之间挖掘战壕,用残破的建筑材料构筑临时工事。

1948年12月15日的下午,解放军对12兵团发起了最后的总攻。炮兵阵地上,数百门大炮同时开火,对准了双堆集内的每一个角落。

半小时的炮击过后,军号声划破天际。解放军各部队如潮水般涌向敌军阵地,12兵团的防线在这波猛烈攻势下土崩瓦解。

面对全线崩溃的局面,黄维下达了最后一道命令:各部队自行突围。他本人则选择乘坐坦克突围,试图突出重围。

然而命运弄人,黄维乘坐的坦克在逃跑途中发生故障,抛锚在荒野之中。这位统领6万大军的将领最终落入解放军之手。

这场战役中,第12兵团损失惨重。不仅大量武器装备被缴获,数万名官兵也成为战俘。那些原本引以为傲的美式装备,如今都成了解放军的战利品。

双堆集战役的结束,标志着淮海战役进入最后的收官阶段。这场发生在小小村庄的战斗,不仅改变了一支军队的命运,更为整个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大王庄的得失,成为了这场战役的转折点。从此之后,双堆集这个名字,永远地镌刻在了中国军事史的丰碑之上。

战后,在双堆集的土地上建起了烈士陵园,纪念那些为胜利献出生命的将士们。当年那场改变战争走向的战斗,也被后人铭记,成为军事教材中的经典战例。

0 阅读:137

玖歌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