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原定计划,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将在今年9月结束任期,要知道从2014年以来,他已经连任了3次,也是时候“让座”了。
虽然“秘书长”只是个虚职,但作为全球最大的军事组织的代言人,话语权还是很重的。为此,英国“毛遂自荐”,推举自家国防大臣华莱士竞选北约秘书长。
但法国却不乐意了,马克龙表示,北约秘书长必须出自欧盟国家,而英国已经脱离欧盟,没有资格参加竞选。
这样强硬的表态揭了英国伤疤,但却是事实,毕竟欧盟31个成员国里,29个都是欧洲国家,这其中又有27个欧盟成员,从欧盟里面挑选合情合理。
就在外界纷纷猜测之际,最终答案却突然揭晓了。
6月30日,美国《政治》新闻网报道称,北约各成员国已达成共识,同意斯托尔滕贝格的任期再延长一年。换言之,英法两国争权夺利的激烈,最终却被美国一锤定音了。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样才最符合美国利益。
首先,美国是北约的老大,拥有绝对的话语权,那么北约组织的代言人自然需要一个“听话”的人选,是否“亲美”是担任该职位的先决条件。而斯托尔滕贝格能连任3次,这都足以表明他的亲美立场,在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下,延长任期是最好的选择。
其次,美国不愿意就这个问题得罪英法。就争夺“北约秘书长”一职,英法两国已经骂战几个月了,双方都不愿意各退一步。
而俄乌紧张的局势让美国迫切需要盟友的力量,不论英国这个小弟、还是法国背后的欧盟,这都是美国现阶段需要的力量,所以不选任何一方才是损失最小的解决办法。
最后,美国其实也存了进一步激化英法矛盾的心思。就争权夺利而言,英法两国敌视的种子已经埋下了,经过一年时间的发酵,下一次的对抗肯定会更加激烈。
这也会激化英国和欧盟的矛盾,进而将整个欧洲国家都卷进来,美国就可以恰到好处的攫取利益,进一步掌控欧洲。
总之,北约的人事变动告一段落,7月11日将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举行的北约峰会,不知道美英法德等国家,就“乌克兰加入北约”的问题,又会整出什么花样,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