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长安十二时辰》里那个围着林九郎转的哈巴狗形象吉温吗?这是个历史真实存在的人物,正史中的他其实远比电视剧中更“精彩”。
吉温出身官宦世家,他的叔叔吉顼曾经在武则天时期担任宰相,其父吉琚也曾经官至刺史。
在官宦家庭中长大的吉温深谙当时的官场暗门,头脑机灵的他养成了“诡谲谄媚”的本事,并且将他的这个特长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水平。
天宝年间,时为小县丞的吉温结识了一位好友薛嶷,此人以文学著称,深得唐玄宗宠幸。通过薛嶷的引荐,吉温居然得到了唐玄宗的召见。
然而,这次召见吉温连一句发言的机会都没捞到,就被唐玄宗打发了。那天,唐玄宗远远地看着吉温,对薛嶷说了一句:“这家伙一看就不是好东西,让他滚。”
被皇帝下了这么个恶评,看起来吉温要摔倒在起跑线上了。但吉温就是吉温,一个善于创造奇迹的牛人,怎么会被一个差评干倒?
不久,吉温的任期满了,吏部按规定重新授予他为万年县尉。看到这个任命,有好心人提醒他:算了,放弃了吧。
这家伙流年不利,喝凉水都塞牙。原来万年县尉的上司是京兆尹,时任京兆尹萧炅跟吉温有宿怨。
几年前,吉温受指派办一个案子,涉及到了萧炅。吉温办案从来不怕事大,事越大他的功劳越大,于是他盯住萧炅一路穷追猛打。
就在他满以为能干一票大活时,却被奸相李林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萧炅是老夫的人。
于是吉温只好罢手,饶过了萧炅,但二人的梁子算是结下了。官帽诚可贵,生命价更高,落在萧炅手里还不得脱三层皮?这个官不当也罢。
然而,吉温就当什么都没发生,高高兴兴地接过了委任状,还冲萧炅露出了神秘的微笑。
萧炅一阵冷笑,小子,早晚会有让你哭的时候。
萧炅也是个善于投机钻营的家伙,是李林甫的铁杆心腹,他还有一个硬实的后台——高力士。
这一天,萧炅又去高府献孝心,就在高家大门口他看见了令人震惊的一幕,只见吉温拉着高力士的手言谈甚欢,一口一个“哥哥”,句句都带荤腥。
萧炅吐了吐舌头,默不作声地离开了。第二天,吉温来拜访,萧炅那点高傲之气早就被放光了,于是客客气气地将吉温请进来。
吉温表现得很大度:“哥呀,以前兄弟不敢因私废公,可从今天起,小弟洗心革面一心侍奉您。”
萧炅激动死了,从此拿吉温当铁子对待。借由萧炅的关系,吉温也很快成了李林甫的红人。
巴结李林甫的人垃圾车都装不下,单凭萧炅的引荐是不够的,吉温凭什么得到了李林甫的赏识呢?
这种事对吉温来说就是毛毛雨,只要给他一根线,他就能织出王母娘娘的锦被。当时李林甫正为如何扳倒宰相李适之、驸马张垍而发愁,吉温一拍胸脯:小意思,我来。
李适之不是别人,他是李世民的曾孙、废太子李承乾的孙子、唐玄宗的堂兄弟。张垍也不是外人,他是开元名相张说的儿子、唐玄宗的宝贝女婿。
要想扳倒这两个人谈何容易,李林甫想尽办法也找不到他们的把柄。但吉温有的是锦囊妙计,他决定从李适之主管的兵部下手,因为时任兵部侍郎正是张垍的哥哥张钧,一石三鸟。
吉温查了半天也没找到想要的证据,于是他直接“暴力拆迁”,一口气抓了兵部六十多位官员。至于理由嘛,审过之后不就有了吗?
吉温的审讯手段很高明,他提来两个与此案无关的重刑犯,各种骇人听闻的酷刑一顿招呼,而让那六十多个官员就在一旁观看。
不等行刑完毕,就有人“黄金入库”了:我招。
于是吉温得意洋洋地拿出早已写好的供词丢在那些人的面前,不到半天时间就结案了,案犯身上没有丝毫伤痕,都是主动坦白的。
李林甫大喜,真是人才呐,得了,以后刑狱方面的事都交给你了。
吉温志得意满:“我吉温若遇知己,南山的白额大虫我也能抓过来。”
吉温可不是放空炮的家伙,他与李林甫的另一位打手罗希奭,一共构成了“罗钳吉网”,为李林甫铲除了一个又一个政治对手。
李林甫曾经两次针对太子李亨,李亨为了撇清关系,吓得接连休了两个老婆。最后连唐玄宗都看不下去了,这才阻止了李林甫的疯狂。
其中的“杜友邻案”就是吉温亲手操盘的,这个案子导致“悉逮缚论死,尸积大理垣下,家属离窜”。
虽然在唐玄宗的干预下,太子没能被扳倒,但李林甫还是给吉温撒了几把狗粮,将他擢升为京兆士曹参军。
后来,吉温又帮李林甫制造了“杨慎衿谋反案”,因此又被李林甫提拔为户部郎中。(此案过于复杂,一大批官员因此丧生,以后单独撰文叙述)
户部郎中是五品官,按理来说这个升职速度也不算慢了,但吉温很不满意,人家志向高远,他的偶像是宰相叔叔。
李林甫太吝啬,连根狗骨头都舍不得给,于是吉温决定另寻靠山,这回他榜上的大款就是杨贵妃的干儿子安禄山。
一顿肉麻的“三哥”后,吉温对安禄山开诚布公:“李林甫表面上对你很优厚,但他肯定会阻止你入朝主政。我伺候他这么多年,至今才是个破五品。咱俩联手吧,你在皇帝面前举荐我当宰相,我负责干倒李林甫。”
安禄山这个死胖子天不怕地不怕,就是怕克星李林甫,每次跟李林甫谈话,他都要吓得一身冷汗,心里巴不得李林甫早点死翘翘。
于是二人一拍即合。在安禄山的推荐下,唐玄宗不知道是得了健忘症,还是承认自己当初看走了眼,他居然赏了吉温一大摞官帽子:河东节度副使、节度营田使、管内采访、总留事、雁门太守、知安边铸钱事……
有一次,杨贵妃因为吃醋闹别扭,被唐玄宗一怒之下送回了娘家。不久,唐玄宗就后悔了,但又拉不下老脸求杨贵妃回来,吉温居然替唐玄宗解了这个围。
他对唐玄宗说:“贵妃犯罪当死,但死也要让她死在宫中,绝不能让她在外面受辱。”
这话听起来不靠谱,其实吉温对唐玄宗的心理抓得极其精准:您可以正大光明地将贵妃接回来,因为这是对她的处罚,而不是低头认错。
唐玄宗大喜,对啊,我咋没想到呢?真是个人才。这会儿,他看吉温再也不是那个“不良汉”了。
连皇帝的私事都能插手了,可见在安禄山的力捧下,吉温的地位蹿升有多快!
当然,投机者从来不会一条道走到黑,李林甫刚死他就又傍上了杨国忠。不过这一次他是双管齐下,一明一暗。暗地里跟安禄山交往,明面上巴结杨国忠。
杨国忠一时被蒙蔽,还以为吉温是“好人”,又给他加了一大串官衔,反正天宝年间的官帽子不值钱。
纸终究包不住火,吉温两面三刀的事还是被杨国忠知道了。
这事还得怪安禄山太实诚,有一回吉温去幽州出差,安禄山为了表达兄弟之谊声势搞得太大,沿途设帐数十里相迎,临走又让长子安庆绪亲手牵马相送。
杨国忠火了,谁不知道我老杨跟安禄山水火不容,你吉温这是玩我呐?
李林甫为人阴险,杨国忠则毒辣,睚眦必报,跳梁小丑吉温的好日子到头了。
天宝十三年的冬天,唐玄宗与杨贵妃来到华清池疗养,在那里他接见了河东太守韦陟。
韦陟来干嘛的呢?认罪来的。韦陟是宰相韦安石的儿子,满肚子才学,可惜有点不合群,总是遭人陷害。
久而久之,韦陟被迫低下了高贵的头,他贿赂给吉温一大笔钱,请他帮忙让安禄山在皇帝面前替他美言几句。
这点小事对吉温是手到擒来,于是韦陟很放心地到华清池来面圣。结果韦陟没能等来唐玄宗的抚慰,而是一腔怒火。
原来,这事被杨国忠知道了,他已经在唐玄宗面前告发了韦陟与吉温的交易。结果,韦陟被贬为桂岭县尉,吉温也从云端跌落,被贬为豊阳长史。
本着要打就往死里打的精神,杨国忠继续追查,不久又逮住了吉温曾经贪污七千匹马,以及其它的奸秽事件。于是吉温又继续下坠,被贬为端州高要(广东肇庆)县尉。
咱也搞不清楚吉温是咋想的,他接到朝廷的命令,却不肯配合,而是跑到始安郡(桂林)投奔了一个人——张博济。
张博济是李林甫的女婿,罗希奭的舅舅,而罗希奭当时正好在始安郡任太守。
李林甫死了,张博济和罗希奭失去了往日的威风,躲在始安郡欣赏桂林山水,本来也可以苟活于人世,却因为收留吉温而倒霉了。
杨国忠太高兴了:这不给我创造一箭三雕的机会吗?真贴心。
就这样,三人都被逮捕,吉温死在了狱中,终于结束了他上蹿下跳的狗生。
最好玩的是唐玄宗,他一边撩拨着华清池的温汤,一边大言不惭地对随侍的大臣说:“吉温是酷吏子侄,朕被人诳惑,用之至此。屡劝朕起刑狱法以作威福,朕不受其言。今去矣,卿等皆可安枕也。”
这个吉温本来就是酷吏的侄子,这家伙屡次鼓动我用严刑峻法,俺这么英明哪能受他的蛊惑?
华清池的热水浸泡得唐玄宗满脸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