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尊石狮镇门前,八方鬼神心胆寒”,石狮子做为辟邪物品,经常蹲在大户人家院落前,高大威猛的石狮子,就是身份地位的象征。石狮子成一对,左雌右雄,石狮的嘴里叼的石球,可以左右摇动,但是抠不出来。古人是怎么把球塞进去的?有什么意义吗?有人说这叫“双狮戏珠”。有人说石狮子的前身是活物,一旦它咬住石球,就会即刻被封印成为石像,更给石狮子带来神秘色彩。
相传东汉时,西域安息国王向中国献上了第一头狮子。从此,狮子便出现在中国大地上了。狮子开始被人们认识,也由此被人们雕刻成威武的建筑装饰。据史书记载,现在最早的石狮是东汉时四川雅安的高颐墓前的石狮。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狮子成为一种信仰的图腾、避邪驱恶的吉祥物,常与龙凤盘附在一起,体现出唯我独尊的王权霸气。
一般宫殿大门外按建筑方位放一对石狮或铜狮,成对的石狮左雄右雌,符合中国传统男左女右的阴阳哲学。左侧的雄狮雕成右前爪玩弄绣球或者两前爪之间放一个绣球;右侧雌狮则雕成左前爪抚摸幼狮或者两前爪之间卧一幼狮。所以,从狮子爪下的东西就能辨别,狮爪下为球,象征着统一寰宇和无上权力,必为雄狮。爪下踩着幼狮,象征着子孙绵延,必是雌狮。无论雌雄,狮子是百兽之王,浑身体现出的是“尊贵”和“威严”的霸气。
石狮含珠,实乃一气呵成!石球是雕刻前就在嘴里预留了一个石块,等到后期再把它雕刻成石球的形状,不是完工后再把石球塞进石狮嘴巴里。石狮整体基本雕好后,匠人开始打磨狮嘴里的球形石块,这需要极大的耐心,直至石球变得光滑,过程中要不断把石狮口中的石渣清理出来,调整石球的大小。最后要呈现出球在嘴里自由滑动,恰到好处却不会掉出来。石球过大卡住,太小滑出来都是不允许的。光滑的球体更是给操作带来了巨大的难,当时的工匠居然完美做到了。
古代匠人一丝不苟,对工作的态度有一种敬畏之心。由于工程进行的基础就是石狮的雕刻工作基本完成,如果石狮口中的石球雕刻失败了,整个这尊石狮就失去价值了,没有任何意义。所以说,石球的雕刻至关重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整个过程对雕刻师都是一场极大的考验。这对人的要求非常高,雕刻技术、胆量、耐心、恒心等等方面都要出类拔萃,稍有差池,石球雕刻失败了,整个这尊石狮就失去价值了,整个作品就废了。当时的雕刻家如何做到一丝不乱?心要多么笃定、自信才能完工?在这过程中的心态平稳和智慧,天人合一的境界,令后人敬佩啊。
现代人如何制石狮?“先进”的技术简单快捷,现代人采取两种简单省力的办法:提前做好一个石球,切成两半,全部做完后放入狮子口中,用胶水粘合;或者把石球放进空着的嘴后再后期制作石狮的獠牙。现代人可以借助高科技手段来进行一部分雕刻工作,大大减轻雕刻工作的负担。不过现在拥有深厚雕刻功底的人越来越少了,甚至很多年轻人根本不感兴趣,觉得费事耗力,成本太大。现在依靠胶水进行粘合后的石狮含珠,外型上与古代精心雕刻的也看不出太大的差异。但是古人雕刻工艺中的“二狮戏珠”,巧夺天工,在传统中能寻找到的那份匠人之心和不灭的智慧,依然熠熠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