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①;万物并作②,吾以观复③。
夫物芸芸④,各复归其根⑤。
归根曰静⑥,静曰复命⑦。
复命曰常⑧,知常曰明⑨。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⑩,容乃公,公乃全⑪,全乃天⑫,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⑬。
[译文]
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坚守清静不变。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那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复归于生命就叫自然,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聪明,不认识自然规律的轻妄举止,往往会出乱子和灾凶。认识自然规律的人是无所不包的,无所不包就会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长久,终身不会遭到危险。
[注释]
①致虚极,守静笃:虚和静都是形容人的心境是空明宁静状态,但由于外界的干扰、诱惑,人的私欲开始活动。因此心灵蔽塞不安,所以必须注意“致虚”和“守静”,以期恢复心灵的清明。极、笃,意为极度、顶点。《说文》中“致”解释为“送诣也”,“虚”解为“空虚”,“极”解为“栋也”,在这里指达到极度空虚的状态。《广雅》中“笃”解释为“厚也”,即坚守宁静到极点。
②万物并作:作,生长、发展、活动。《古代汉语词典》中“并”解释为“一起”,“作”解释为“兴起、发生”。
③观复:《说文》中“观”解释为“谛视也”,“复”解为“返也”,即反复观察。
④芸芸:茂盛、纷杂、繁多。《说文》中“芸”解释为“芸香,可以杀虫”,引申为众多。
⑤归根:根指道,归根即复归于道。《说文》中“归”解释为“女嫁也”,引申为返回,“根”解为“木株也”,即根本。
⑥静:《说文》中解释为“静,审也”,即审慎、宁静。静曰,一本作“是谓”。
⑦复命:复归本性,重新孕育新的生命。《说文》中“命”解释为“使也”,即生命的本质。
⑧常:指万物运动变化的永恒规律,即守常不变的规则。《说文》中解释为“常,下裙也”,引申为恒常不变。
⑨明:明白、了解。《说文》中解释为“明,照也”。
⑩容:宽容、包容。《说文》中解释为“容,盛也”。
⑪全:周到、周遍。《说文》中解释为“全,完也”。
⑫天:指自然的天,或为自然界的代称。
⑬殆:在古汉语中有多种含义,包括“危险”、“疲惫”、“怠慢”等。在《道德经》这一语境下,“殆”被解释为“危险”或“灾难”。
[评析]
在《道德经》第十六章中,老子提出了“致虚极,守静笃”的哲学思想,强调了心灵达到极致的虚静状态,这是对道家追求自然和谐、内心平静的深刻体现。老子认为,万物的生长、发展和变化都遵循着自然的规律,而人应当通过内心的虚静来观察和理解这些规律。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表达了老子对自然界万物循环往复的观察,他认为万物虽然纷繁复杂,但最终都会回归到其根本,即“归根”。这一过程是静默的,是生命循环的自然表现,也是宇宙规律的一部分。
老子进一步指出,“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这里的“静”不仅仅是外在的不动,更是一种内在的平和与安宁,是生命本质的回归。而“复命”则是指回归到生命的本源,是一种生命的重生和再创造。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中的“常”指的是宇宙万物运行的永恒不变的规律。老子认为,了解这一规律的人是明智的,因为他们能够顺应自然,不被外界的干扰所迷惑。
“不知常,妄作凶”则是对那些不了解自然规律、轻举妄动的人的警告。老子认为,这种行为往往会导致不良的后果。而了解自然规律的人会表现出宽容和公正,因为他们能够包容万物,超越个人的私欲,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
“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这一系列的句子,老子阐述了从宽容到公正,再到全面、自然、道的境界,最终达到长久和谐的生活状态。这一过程不仅是个人修养的过程,也是社会治理的理念,即通过顺应自然规律,实现社会的长久安定。
总的来说,老子在这一章中强调了顺应自然规律、保持内心平静的重要性,并通过这一哲学思想,引导人们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