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过于敏感、对许多事情都反应迅速的人,哪怕工作能力很强,也往往不容易被认可

玖叶茶吖 2024-10-17 10:38:22

看到这样一个说法:那些过于敏感、对许多事情都反应迅速的人,哪怕工作能力很强,也往往不容易被认可;

反之,那些能够无视不愉快事情、无所顾忌的人,尽管并没有特别出色的表现,反而容易赢得别人的肯定。

为什么会这样呢?01一、敏感者的“情感负担”

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高敏感性人格(Highly Sensitive Person, HSP),由心理学家伊莱恩·阿伦(Elaine Aron)提出。

高敏感性人格的人对周围的环境、细节和他人的情绪有极强的感知能力。

他们往往具备出色的同理心,能洞察到他人的需求和感受,工作中也很容易发现问题,并快速做出反应。这类人非常注重细节,通常在专业能力上非常出色。

但问题在于,这种高度的敏感,虽然在某些方面是一种优势,却在职场中往往成为他们的“情感负担”。

他们会对工作中的各种矛盾、同事之间的暗流甚至上级的情绪波动产生极大的反应。

这种反应不仅耗费他们大量的心理能量,也可能让他们显得过于“谨慎”或“神经质”,从而影响在团队中的形象。

在心理学中,有一种现象叫做“情感劳动”,指的是个体为了维持社会环境中的人际和谐,而压抑或调整自己的情感。

高敏感性的人往往在工作中进行大量的情感劳动,试图平衡每个人的情绪,确保不冒犯他人。

这种自我压抑虽然能短期内维持和平,但长此以往,他们的内在压力逐渐增大,容易产生焦虑甚至倦怠。

而在外人看来,他们的“谨慎”和“敏感”可能被误解为“难相处”或“不够果断”,这让他们的出色工作表现难以被他人认可。

小张是一位公司里的高级技术人员,工作能力极强,每次有项目难题他都能找到解决方案。

但他非常在意同事之间的微妙关系,总是担心自己某句话会冒犯别人,或者某个决定会让团队不开心。

尽管工作完成得很出色,但他过于在意别人的情绪,导致同事觉得他“太过小心翼翼”,反而没有给人留下强有力的印象。

《非暴力沟通》一书中提到过一个观点:“我们对他人的过度关注,可能会压抑自己的需求,进而让自己陷入疲惫。”

高敏感性的人就是这样,他们在过度关注周围环境的过程中,反而忽略了自己的内在需求,导致工作上的成就感被情感负担所掩盖。02“无视不愉快”的心理优势

与高敏感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能够无视不愉快事情的人。

他们在职场中显得更加无所顾忌,虽然可能并没有做出非常突出的贡献,却反而更容易获得别人的认可。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心理韧性(Resilience)。

心理韧性指的是个体在面对压力、困境或挫折时,能够快速恢复并继续保持稳定表现的能力。

那些能“无视不愉快”的人,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心理韧性,他们对工作中的负面情绪、矛盾或挑战能够保持较高的抗压性,而不会轻易陷入情绪波动。

这些人具备一种“情感隔离”的能力,即他们能够有选择地忽略或减少负面情绪的干扰,从而专注于眼前的任务或目标。

这种态度让他们显得自信、果断且不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尤其是在充满压力的工作环境中,这种“冷静”给人以强大的信任感,甚至让人觉得他们的表现更加“专业”。

更有趣的是,社会心理学中的曝光效应(Mere Exposure Effect)告诉我们,人们往往会对那些看起来自信、从容不迫的人产生好感和信任感,而对那些显得焦虑、谨慎的人保持距离。

那些能够无视工作中不愉快的人,正是凭借着这种自信和从容,赢得了同事甚至上级的认可,哪怕他们的实际贡献并不那么显著。

小李是一位公司里的普通员工,他在工作上没有特别突出的表现,但他总是能泰然处之,面对各种工作中的难题或者同事间的小冲突,他很少表现出焦虑或担忧,反而是笑着面对。

时间长了,同事和上级都觉得他“心态好”,愿意与他合作,甚至在团队中获得了更多机会。

尽管他的贡献不一定多,但因为他让人感觉“可靠”,自然赢得了更多的认可。

在《少有人走的路》中,有一句金句:“人类总是倾向于选择最简单的路径,甚至在不经意间回避那些让自己不舒服的真相。”

那些无视不愉快之事的人,正是运用了这一点,他们懂得如何回避不必要的负面情绪,从而让自己保持在一个心理上的舒适区。03如何找到平衡点?

既然过于敏感和无所顾忌都各有利弊,难道职场中就没有一个适中的“平衡点”吗?

答案是肯定的。

心理学中有一个叫做“情感智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的概念,提出个体应该学会在理解、管理自己的情感的同时,也能准确解读和应对他人的情感。

这意味着,既要有一定的敏感性来洞察环境中的情绪变化,又要具备足够的情感韧性来避免过度反应。

那些在职场中能够找到平衡点的人,往往是最容易获得认可和成功的。

他们既不回避不愉快的事情,但也不会陷入其中。

他们能合理评估每一个情况,做出适度的反应,从而既维护了工作效率,又保持了良好的团队关系。

这种“适度反应”的能力,归根结底是一种自我调节的过程。

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提出的情感智商模型中,自我调节被视为情感智商的核心组成部分。

自我调节的能力帮助我们在面对负面情绪或压力时,能够保持冷静、理性,从而在处理工作关系时游刃有余。

比如,假如小王是一位团队领导,他对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非常关注,同时也能在遇到团队内部矛盾时,保持冷静,不被情绪带走。

这样的领导者既能有效管理团队情绪,又能通过自我调节保持清晰的思路,最终赢得了团队和上级的双重认可。

《情感智商》这本书中有一句经典的观点:“情感上的自我管理,决定了人能在多大程度上掌控自己的命运。”

这句话完美诠释了在职场中,适度反应的重要性。

只有在情感上既不过度敏感,也不冷漠无视,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游刃有余,获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04结语

说到底,过于敏感和无视不愉快事情的两类人在职场中都各有优势与挑战。

高敏感者可能因为情感负担而难以得到他人的认可,而无视不愉快事情的人,尽管没有突出贡献,但凭借冷静和自信往往能赢得更多的肯定。

而真正的成功之道在于找到情感的平衡点:既要敏感而不被情感左右,也要自信而不冷漠。

情感智商的培养是这个平衡点的关键,而通过合理的情感管理,职场中的每个人都能实现更大的成长与成功。

0 阅读:8

玖叶茶吖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