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建设的话题就一直盘旋在所有人的心头。
新中国的基础可以用一穷二白来形容,相比起同一时间段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来说,我国经济现状简直不够看。
而国家一旦没有钱,就意味着在许多领域都没有办法实现发展,因为经济才是发展的基础,有钱才有硬实力。
所以1954年,中国的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在会议上,国家明确提出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包括农业、工业、国防建设和交通运输的现代化。
在这一时间段,我国的总体前进方向是正确的。
可是从60年代中期开始,过分强调集体和阶级的观念,导致中国的整体发展几乎停滞不前。
1975年,邓小平同志巧妙地否定了当时“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思想,提出了新的建设主张。
面对这样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邓小平是怎样一步一步将之瓦解的?
他提出的新的指导思想又是什么?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一起来认识邓公的政治智慧。
小平出山,扭转认知“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中心思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中国人民的共知,也在这个社会起到了引领性的风向标作用。
大众过分强调阶级立场,强调集体利益,从而忽略了发展的灵活性。
这其实是一种相对极端的思想,它的出现,在某一段时期内可能适应发展需求,但是思想应当随着社会现实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当“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长期存在时,它便处于不断僵化的状态当中。
有一个人的出现,成功打破了这份僵化,扭转了社会的整体认知,这个人就是邓公,邓小平同志。
众所周知,1972年之前的邓小平,被外派到基层,在一家机器厂当中工作。
这是名副其实的大材小用,邓小平同志心中即使有再多的丘壑,也没有办法在一家小小的机器厂当中发挥出来自己的价值。
所幸,1972年,邓小平得到机会,被重新调回了北京。
这个时候,中国社会正处在一种极度危险的状态当中。
社会风气急需拨乱反正,但周总理已经卧病在床,没有更多精力去解决这个问题。
而邓小平的回归,正是应时应景。
邓小平同志回到北京之后不久,毛主席就秘密找他谈了一次话。
在这一次谈话中,毛主席充分认识到了邓小平的政治理念,也十分赞同他的态度和主张。
所以,毛主席为邓小平在党中央大开方便之门,给他提供了施展拳脚的机会。
1975年1月,邓小平同志被正式任命为中央军委副主席,而后又直接进入中央委员会。
随着手中的实权不断增大,邓小平也在着手改变当时社会上的落后思想和僵化状态。
明眼人都看得出,彼时的毛主席是坚定地站在邓小平同志身后的。
他的所有政治主张和政治手段,也都是得到了党中央以及中央政府承认和支持的。
至于如何破解现在这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中心思想,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循序渐进。
如果贸然加大破除力度,势必会引起人们的抗拒心理,毕竟这个思想在当今社会可以说是根深蒂固。
所以,绝对不能在一开始强势地否认“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再重提。
如何避重就轻,逐渐减轻这个思想在人们生活当中的存在感,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至于为什么要扭转这个思想,当然是因为它现在已经导致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由于过分强调阶级斗争,人民工作和生活的中心点都已经从提高生产力转移到了阶级对立之上。
这种转移,从长远来看,对于国家发展是极度不利的。
邓小平同志研究过1974年中国的工农经济生产水平,同期系数据对比简直让他触目惊心。
1974年,国家对于工农经济生产原本的计划增长标准是7.1%,但是这一年过完之后,实际的增长水平却仅仅只有1.4%。
相比起计划来说,实际情况简直不堪入目。
而且他发现,中央财政已经陷入了严重的赤字危机当中。
1974年的财政竟然达到了37.7亿元的赤字,这是从未出现过的严峻情况。
即便是新中国刚成立的那段时间,国家那么穷,百姓那么苦,财政赤字问题都没有这么严重。
更何况,在做横向对比时,我们会发现,现在欧美国家的经济已经处于起飞状态。
他们的外汇储备量是我们的数倍乃至数十倍,他们也利用强大的经济实力去发展不同领域的硬实力。
以大局的眼光来看待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我们会发现,当时中国的情况就属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当所有人都在飞速发展的时候,如果我们一直停滞不前,那么只会被别人远远甩开。
更可怕的是,或许过去的悲剧就会在未来的某一刻重演。
针对种种情况,党中央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危机感。扭转社会中心思想,势在必行。
具体怎么做,接下来当然就要看邓小平的发挥了。
循序渐进,抹掉存在正如邓小平一开始所计划的那样,他要循序渐进地来完成这项工作。
为了减少广大人民群众的情绪反弹,他并没有明确提出要反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
但是在这之后的中共中央大会上,他再也没有强调过这个思想。
中国共产党是国家的执政党,共产党的态度也是国家和社会进行建设的风向标。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在毛主席的授意之下,邓小平表示,接下来的工作要继续之前的“四个现代化”建设脚步,并且再次强调了毛主席提出的“三项指示”。
所谓“三项指示”,具体是指安定团结、学习理论、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这“三项指示”,是毛主席根据我国现状而提出的重大方向参考。
安定团结和学习理论,都是我国上下一直在坚持和践行的事情。
至于最后一点,把国民经济搞上去,这才是邓小平想要强调的一点。
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基本点,当一个国家拥有足够的经济底气之后,他才能够拥有在其他建设领域挥毫泼墨的资本。
人民的生活水平因为经济建设而不断提升之后,社会秩序才能愈加稳定,国家也才能实现良性运作。
关于经济建设的中心思想,邓小平从提出的那一天起,就将之一直坚持到最后。
只有采用更加灵活的经济建设方式,才能够盘活社会经济,也才能够推动国家的整体繁荣。
至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中心思想,邓小平目前的态度是,当断则断,但是不能明显地断。
每一次邓小平出席重大会议,或者出现在公众面前,他都会一再强调“四个现代化”和毛主席的“三项指示”。
渐渐地,他的说法也对国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在人民生活当中的存在感逐渐降低,也没有人会再主动提及。
大家的眼光都放在了搞经济上面,怎样带动社会富裕,才是当下的关键工作。
毛主席对于邓小平的所有行为都是坚定支持的,他也认为,邓小平循序渐进的扭转思想的行为,实则是一种重大意义上的拨乱反正。
社会整体思想氛围和风气改善之后,才能有更多动力向前发展。
在邓小平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熏陶下,大家明显发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正在逐渐被取代,乃至最后彻底消失。
而邓小平“四个现代化”方面,也提出了一点创新,那就是将交通运输的现代化变为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他十分重视科学教育对国民建设的总体作用,也相当认同科教兴国这一理念。
其实1977年邓小平决定恢复高考,也正能印证他这一点思想。
不拘一格选人才,从社会中选拔专科人才和具备综合素养的全面型人才,都是教育的任务,也是最终的目的。
科学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在国际竞争当中,软实力和硬实力同样重要。
所以重视科技、重视教育、重视对人才的培养,这也是邓小平在提出自己的思想时作出的一个重大创新。
我们可以看出,邓公并没有单纯的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予以否定。
而是通过不断灌输新的理念和新的思维方式,取代旧思想的地位,从而达到扭转思想的目的。
虽然时间线上会被拉长,但是邓小平同志的行为仍然没有受到太多的抵触,他所推行的新兴的发展方式也逐渐在全社会普及开来。
而对于他强调的经济建设这个问题,邓小平入手的点在于中国的钢铁建设领域。
大兴钢铁,推陈出新邓小平在谈到经济建设工作问题时,着重突出的便是钢铁生产领域的问题。
他相当重视我国的钢铁工业,也十分关心重工业发展整体水平。
鞍钢工业生产基地,则成为了他率先关心的对象。
邓小平亲自到鞍钢视察工作时,发现我国的钢铁生产领域存在着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大多是社会沉疴,不显山不露水,但是对于生产结果会产生重大影响。
比如说他发现,鞍钢目前生产钢铁的十大锅炉,年份已经太久远,也不适应目前的生产力需求了。
这十大锅炉是日本占领中国东北时进行重工业生产的工具,他们从东北撤离,又把锅炉留了下来,从而被我们自己利用起来。
但现在距离日本人在东北搞生产的年代,已经过去了40年。
40年的时间,世界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我们的生产却还依靠40年前的生产工具,还停留在如此久远的水平之上。
在工作视察完之后,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需要为钢铁工业生产基地引进一批先进的设备,从而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
他不需要工人以高强度的劳动去弥补机器的落后,他需要的是在综合平衡劳动强度的情况下,达到钢铁生产结果的最优化。
而宝钢的出现,则是邓小平理论付诸实践的一个结果。
在宝钢基地建成之前,邓小平专门前往日本,亲自来到日本的炼铁厂,观察别人是怎样生产钢铁的。
他发现,日本现在的钢铁生产技术已经向着现代化转变。
他们的一套流程都具有规模化体系,而且机械设备被广泛运用,至于员工,他们的劳动更多的是体现在无法被机器替代的领域之中。
对于这一点,邓小平深有感触。
当天晚上,他就安排专人第二天马上回国,务必要尽快将宝钢的建设提上日程。
而一座现代化的钢铁生产基地出现,并且在钢铁产量上贡献了最大的力量,这也意味着我国基本实现了工业现代化的目标。
对于邓小平来说,钢铁只是他处理经济建设问题的一个入手点。
我们的钢铁产量上去了,我们的工业生产才不必事事依靠国外,外汇储备量也才能够跟着上去。
至于外汇用在什么地方,当然是用在以我们目前的生产水平还无法达到的地方。
好钢得用在刀刃上,钱得花在真正需要的地方,这是邓小平一贯坚持的理念。
他在《论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总纲》中,也再一次强调了经济建设的重要性。
相比起过去相对含蓄和循序渐进的作风,现在的他明确指出,经济建设应当成为所有人生产和生活的中心。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中心思想,也被明确提出的“以三项指示为纲”的说法所取代。
至此,极端的阶级斗争行为基本退出了人民的日常生活。
而邓小平在社会风气和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也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效。
扭转的错误思想,强调了正确思想之后,邓小平同志下一步需要做的,就是继续放大正确思想的影响力。
拨乱反正,影响深远1978年,中国召开了第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和政治意义的会议,也在如今我们的历史课本上被反复提及。
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了今后国家建设工作的方向,全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全力投入经济建设领域。
这次会议实现了重大方面的拨乱反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思想也彻底退出了中国的政治舞台。
会议强调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努力实现“四个现代化”。
邓小平同志在北方谈话中,也再一次强调了经济建设的重要性。
他亲眼看到了中国东北以及边境地带的人民相对落后的生活水平,所以也更加明确经济建设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
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这次会议在中国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这次会议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被写进了党章。
而1978年到1988年这10年的时间,正是中国经济建设的黄金十年,也是最关键的一段时期。
在思想实现了拨乱反正之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信念已经根植在每一位中国人民的心中。
这十年里,每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都实现了质的飞跃。
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提升,幸福感不断增强。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工作,又再一次进行了一场南方谈话。
这一次,邓小平对经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充分发挥经济的多样性,实现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
在每一次的关键时刻,邓小平都会在关键的地方站出来,给予全体中国人民关键性的指引。所以歌中才说,邓小平同志是带领着全体中国人民富起来的那个人。
1997年12月9日,这是一个举国同悲的日子。
邓小平同志为国家和人民操劳一生,在这一天彻底闭上了双眼。
他在生前留下了最后的嘱托,不开追悼会,不设灵堂,不留墓碑。
他的葬礼,是在空中举行的。
解放军的飞机带着邓小平同志的骨灰升向高空,而后,同志们将他的骨灰撒向了汪洋大海。
至于地上的人民,个个哀戚,人人怀念。
若没有邓公的指引,我们或许还要在温饱线上挣扎许多年。
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是共同富裕,也不知何时才会到来。
邓公虽已远去,但邓小平理论的影响力,却深远持久,直到现在依旧指引着人们建设的道路。
结语纵观中国历史,好像在每一个关键时刻,都会有一个英勇的中国人站出来,带领全体中国人民走上最正确的那条道路。
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是这样,毛主席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这样,邓公坚持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仍然是这样。
以大格局搞经济,经济才能真正被搞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