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海南经历:冠绝平生的奇游

环游地球一百天 2023-11-22 14:21:54

苏轼,北宋著名的文学家、画家、政治家,也是一位传奇的人物。他的一生经历了多次贬谪,其中最艰难的一次是在海南岛度过的三年。海南岛,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是一个遥远而荒凶的地方,被贬到海南,几乎就是等于死刑。然而,苏轼却在这里创作了许多不朽的诗文,也为海南的文化、生态、经济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回顾一下苏轼与海南的故事,感受一下他的智慧与情怀。

苏轼的海南之行

苏轼的海南之行,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贬谪。公元1097年,苏轼因为一首诗触怒了权相章惇,被贬为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琼州,就是今天的海南省。昌化军,就是今天的儋州市。苏轼从惠州出发,经过雷州渡海,于6月11日登陆海南岛。他先在澄迈县通潮驿(今澄迈县老城镇)停留了一段时间,然后于7月2日抵达儋州。在儋州,他住在桄榔庵,与昌化军军使张中、本地文人黎子云等人交往甚密。他还出资建立了载酒堂,用来教育当地的学子。公元1100年,苏轼遇赦北归,于6月20日从澄迈渡海离开海南岛。在海南生活的3年里,苏轼的足迹遍布海口、澄迈、儋州等地,不仅写下了许多诗作,也做了不少实事,为海南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苏轼的海南诗作

苏轼在海南期间,创作了大量的诗作,其中有些是他一生中的代表作。他的诗作反映了他对海南的自然风光、物产资源、民风民俗等方面的观察和感受,也表达了他对海南的依恋和赞美,以及他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豁达。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些苏轼的海南诗作,感受一下他的诗情画意。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这是苏轼在海南期间最著名的一首诗,也是他离开海南时的告别之作。这首诗写于公元1100年6月20日,苏轼在澄迈通潮驿登船,夜间渡过琼州海峡,回到大陆。这是他在海南岛上的最后一夜,他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的前四句,写了他渡海的情景,参横斗转,是指北斗星的位置,表示深夜时分;苦雨终风,是指之前的风雨天气已经停息,海面平静。这些都是客观的描写,为后面的主观感情做了铺垫。后四句,写了他对海南的感情,云散月明,是指天空晴朗,月光明亮;天容海色,是指天空和海水的颜色相映成趣,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这些都是主观的赞美,表达了他对海南的依恋和不舍。最后一句,是他对自己在海南的经历的总结,九死南荒,是指他在海南岛上历经了生死考验,兹游奇绝,是指他在海南岛上发现了许多奇妙的景象,冠平生,是指他认为这是他一生中最不平凡的一段经历。这首诗,既有对海南的赞美,也有对自己的豁达,体现了苏轼的高风亮节和博大胸怀。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和陶劝农六首》

这是苏轼在海南期间写的一组诗,是他对海南百姓的一种教化和劝勉。当时的海南,百姓多以贸香为业,过着“朝射惊麏、夜逐猛豨”的生活,大量的荒地无人开垦,农业生产十分落后。苏轼看到这种情况,便想到了东汉时期的陶渊明,他曾写过《五柳先生传》,劝导百姓从事农业生产,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苏轼便仿照陶渊明的风格,写了这组诗,用浅显的语言,向海南百姓讲述了农耕的好处,希望他们能够改变生活方式,增加收入,保障安全。这组诗,既有对海南百姓的关怀,也有对海南发展的期待,体现了苏轼的仁爱之心和责任感。

《和陶劝农六首》其一

咨尔汉黎,均是一民。鄙夷不训,夫岂其真。

怨愤劫质,寻戈相因。欺谩莫诉,曲自我人 。

苏轼与海南的故事,是一段历史的佳话,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苏轼在海南岛上,不仅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文,也为海南的发展做出了许多贡献。他的诗文,不仅反映了他对海南的赞美和依恋,也表达了他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豁达。他的贡献,不仅促进了海南的农业、教育、生态等方面的进步,也增进了海南与中原的交流和融合。他的故事,不仅展示了他的智慧和情怀,也启发了后人的思想和灵感。他的精神,不仅体现了他的高风亮节和博大胸怀,也影响了海南人的民族性和品格。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苏轼的生平和思想,我推荐你阅读一本书,叫做《苏东坡传》。这本书是由著名的历史学家林语堂所写,是一部非常详尽和生动的传记,从苏轼的出生到去世,从他的家庭到他的朋友,从他的政治到他的文学,从他的艺术到他的哲学,都有深入的分析和评价。这本书不仅让你了解苏轼的一生,也让你了解宋代的社会和文化,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感谢你的阅读,希望你能喜欢这篇文章,也希望你能从苏轼的故事中得到一些启示和鼓励。苏轼曾经说过:“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让我们一起,用一杯酒,敬祝苏轼的灵魂安息,也敬祝海南的未来光明。

0 阅读:67

环游地球一百天

简介:原名“CT旅游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