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侠说科技
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继续展现出稳健的增长势头,总出货量达到6910万台,同比增长4%。
这一增长不仅反映了消费者对新技术的持续需求,也体现了各大品牌在产品创新和市场策略上的不懈努力。市场内部的排名变化尤为显著,显示出激烈的竞争态势和市场格局的快速演变。
vivo:第一得益于不断推出具备前沿技术的新品,如S系列和X系列,这些产品在摄影、屏幕显示等方面表现出色,深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再加上vivo在广告投放和品牌宣传上投入巨大,通过赞助大型活动和邀请知名艺人代言,有效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用户黏性。再结合线上和线下渠道的成功布局,特别是在下沉市场的渗透力强,vivo在本季度以1300万台的出货量和19%的市场份额稳居榜首,同比增长25%。
华为:第二受益在5G、AI等领域的技术积累深厚,华为的旗舰产品如P系列和Mate系列一直备受好评。再加上华为多年来积累的用户基础庞大,品牌忠诚度高,即使在新品发布较少的情况下,华为依然以1080万台的出货量和16%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二,同比增长24%。尽管华为面临诸多外部挑战,但其市场表现依然稳健,依然能够保持稳定的市场份额。根据预测,华为预计第四季度表现将更好,尤其是Mate70系列的发布,将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
荣耀:第三自从华为受到外部影响不得不与之剥离后,荣耀的风头曾一时无两。但是,在国际背景衍生的舆论氛围的热度逐渐消退后,荣耀的热度与关注度也随之下降。虽然荣耀为了传承华为的衣钵或是自立为王成为另外一个大牌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比如荣耀X60系列的推出在市场上取得了不错的反响,这款手机在性价比和用户体验上均有显著提升。以及通过更多的线上线下活动吸引消费者,力争实现市场反弹。但是,数据显示,荣耀在本季度的出货量为1030万台,占市场15%的份额,但同比下滑了13%。很显然,荣耀的努力还是稍显差强人意。
小米:第四得益于从小米数字系列到Redmi系列的完整产品线,能够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再加上小米在快充、摄像头等技术领域不断突破,显著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以及全球化战略的成功布局,出色的表现帮助小米进一步扩大了市场份额,因此小米在本季度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出货量为1020万台,市场占有率为15%,同比增长13%。虽然对比其他几家稍显拘谨,但好在步伐稳健,相信随着时间的递进以及全球市场的崛起,小米后面的表现会越来越亮眼。
苹果:第五虽然近些年的苹果一直饱受争议,但是基于强大的品牌影响力,苹果公司以1000万台的出货量和14%的市场份额重回前五,同比减少了6%。对比其他厂商,苹果的表现可谓一般。但是,不能以此来否定苹果的竞争力。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在600美元以上的高端手机市场中,苹果的市场份额虽然同比下降了25%,但仍保持在54%。同年第二季度,苹果在全球高端智能手机市场(600美元以上)的市场份额达到了62%,稳居市场首位。在中国大陆地区,苹果以52%的市场份额继续保持领先地位。第三季度,报告指出,高端市场将在2024年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同比增长17%,而苹果可能继续为引领高端市场的新增长做出贡献。
其他品牌:other其他品牌如OPPO(含一加)在本季度的出货量为1480万台,占21%的市场份额,但同比下降了8%。尽管面临一定挑战,但是这些品牌并未放弃仍在积极准备。据悉,OPPO计划在第四季度推出多款新机型,如Reno系列和Find系列,预计将带动销售增长。再加上OPPO在海外市场表现良好,全球化布局可以帮助OPPO进一步扩大了市场份额。除此之外,虽然OPPO的声调在网上的表现一直很低沉,但不得不承认,OPPO在快充技术和影像系统方面不断创新,已经成功的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相信后续表现也会是相当强劲的。
侠说将这些数据与知名研究机构Counterpoint、IDC、Canalys、Omdia等的报告进行对比,可以发现vivo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全球范围内都处于领先地位。而OPPO(含一加)则在本季度跌出了前五名,这些数据进本相近且吻合,进一步证实了此次市场分析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所以,综观2024年第三季度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vivo无疑成为了最大的赢家。不仅在市场份额上遥遥领先,其增长率也名列前茅,充分展示了其在产品创新和市场策略上的卓越表现。vivo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出货量上,更在于其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和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刻理解。
然而,市场内的竞争格局依旧复杂多变,从第二名到第五名之间的差距非常小,显示出竞争的激烈与多变。尤其是苹果公司,尽管其市场份额为14%,落后于vivo、华为、荣耀和小米,但其竞争力依然不容小觑。
值得一提的是,苹果并未依靠大量发布新机或推出性价比机型来冲销量,而是凭借其强大的品牌效应和卓越的产品品质,在平均售价普遍高于一众国产手机的基础上,依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相比之下,虽然vivo、华为、荣耀和小米等国产品牌在出货量和市场份额上占据了优势,但它们主要依靠的是通过频繁发布新机且多为性价比机型,并优化销售渠道和加强市场营销,才得以迅速扩大市场份额。
所以,个人认为,这些所谓的排名,仅供参考的意义大于实际实力的比较。后面随着各大品牌纷纷推出新品,第四季度的市场将更加活跃。消费者的选择将更加多样化,市场格局也可能进一步洗牌。届时,谁是第一,谁是第二,极大可能的再次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