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科原创:姐姐

拂晓哨位 2023-03-19 14:37:43
姐姐

作者:张永科

姐姐大我六岁,50年代中后期出生,十七八岁时,个头大约在1米68,浓眉大眼,梳得两根又粗又长的大辫子。年轻时在村里,乃至在家乡周边,也算的上是个大美女了。小时候在家里,按排行上面有三个哥哥,下来就是她和我了,所以对她的记忆还是比较清晰的,从她结婚到现在,对她所经历的事,我也是比较了解的,可以说是有苦有甜,有付出有收获,虽平凡却伟大;别人看来不以为然、不经意间,但仔细想来,就觉得她不容易,不简单……

一、从小善良懂事勤奋,青少年时期虽说没文化的她,也是精彩闪光的。

小时候姊妹们多,那个年代,受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再加上家庭困难,姐姐没上过一天的学,但从小就体贴父母、善良懂事,姊妹们相处中,她总是让着哥哥,想着弟弟;快乐与人分享、委屈自己装着;在与别人交往中,和声细语,不笑不开口,就怕别人吃亏了;在村子里,尊老爱幼、乐于助人。

听母亲生前讲,姐姐很小的时候就很勤快,每天都能自觉主动帮她做家务,养猪喂鸡挖野菜,家里家外样样都能干,凡事认真,追求完美,早上起床叠的铺盖被子都有棱有角,家里的盆盆灌灌只要经她的手,就能给你摆弄出个花样来,十三四岁就开始给家人做衣服、做鞋子,那时候穿的衣服和鞋子全是手工做的。我记得小时候我穿的衣服和鞋子,哪怕是哥哥们的旧衣服改制的,穿出去在村里和学校也是最好的,说的是样子和款式。

没读过一天书的姐姐,心灵手巧,悟性很高,自己学着画图、设计裁剪衣服,尤其是她设计的方口千层底鞋子,村里的妇女们经常来找她,根据家里人脚的大小,让她设计鞋的图纸,有时剪到一张纸上,有时剪到一个硬纸板子上,拿回去自己照着样子做。还有四个口袋的中山装,就是现在没有两下子的裁缝,也不一定能做好;再普通的旧衣服,经她捯饬捯饬,穿上就有模有样。

那个年代如果要有一台缝纫机,对她来说是多么大的一个愿望啊,可是家里穷给她买不起,20岁那年经人介绍她定亲了,婆家给她买了一台缝纫机,从此她的裁缝手艺一发不可收拾,方山周围让她做衣服的人们,络绎不绝。

我记得在上小学时,经常替别人带着布料回家,让她给做衣服,不见穿衣服的人高低胖瘦,只说一句:大概和谁差不多高低就可以了,她就能想象着做出合身合体的衣服来,就是一块补丁补到一件破衣服上,也是画龙点睛的装饰,一点也不多余。

我也经常把做好衣服带到学校去转交别人,她做衣服都是义务免费的,从来不收手工费,有时有的给拿几个鸡蛋,几个水果,本村的也有叫吃顿饭的,有时还给带点稀罕好吃的等。

时间长了,她是左邻右舍、乡里乡亲眼里心灵手巧的好姑娘,父母也是乐在心里,我这个兄弟也为姐姐而自豪。到了十七八岁时,她还参加村里的生产劳动,与成年大人们一样,是一个全劳动力,一天挣10分工,累计到年底靠工分用来分粮食(人民公社时,到了秋季生产队分口粮,是按人头和工分两部分组成的)。还记得她参加过公社里集中组织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土地平整大会战,参加过乡镇公路建设劳动等,她既有自学成才的一手好针线,又能以全劳动力的身份,积极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是远近闻名的好女子(那时老家农村称“姑娘”是女子)。

二、一心向往着美好的生活,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1978年的冬天,22岁的姐姐结婚了,开启了她成家立业,生儿育女,追求幸福生活的人生新征程。刚结婚时,基本上是白手起家,住的房子是借的本村里本家爹爹的,在1990年以前,先后搬过四次家,婚后五六年内,相继三个孩子出生了,姐夫虽然是个民办教师,83年以前在大集体时,一个月只争六块钱记十分工,一年补助200斤土豆;83年以后农村包产到户,每个月只挣16块钱的工资。家里姐姐既要照顾孩子,还要抽出时间耕作自家的责任田,后来姐夫感觉每月十几块钱的民办教师当不成了,既养活不了家,教书的学校离家还有十来里路,又照顾不到家里,就这样辞职不干了。

辞职离校的那几年,农村大力提倡退耕还林,种草种树,有水地的人们开始育苗种树,两三年后就能开始卖树苗子,是个不错的选择,由于他们所在的村子有部分土地,能浇水灌溉,所以他们几乎把能过水的土地,全部种上了松树柏树杏树等,由于姐夫对育苗种树、园林管理专业有特长,他们育的树苗,长得比较好,每年也能销售一部分,有了一些经济 收入,几年下来姐夫成了远近闻名的育苗种树专业能手,经常带着学员去各地给种树大户,嫁接管理树苗,后来又被府谷县职业中学招聘为园林专业代课老师。

这几年里,姐姐边带孩子,边操持家务,边打理树苗,为期待的好日子,努力着辛苦着奋斗着。婚后经过两个人近10年的勤劳努力,家里也有了一定的积蓄,91年在村里盖起了七间老家现在的住房,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宽敞明亮的大房子,这十来年,虽说他们是辛苦的,但她们三个孩子快乐地成长,又住上了新房子,能看出她们是乐在心里喜在脸上的。

1992年姐姐去兰州做过甲状腺手术,听说在小时候她的左侧甲状腺就有些肿大,但多年来,没任何症状,也就没有去医院看过检查过,到了1990年后,甲状腺有些增生变化,压迫的到气管,感觉呼吸困难。那年我回探家休假顺便带她去兰州做个检查,当时在解放军第一医院做的检查,各项检查结果出来后,是甲状腺腺瘤压迫到气管,医生建议手术治疗,随后就住院等待手术,术前各项检查结果,是按照甲状腺良性腺瘤定的手术方案,一周后病理报告出来后,医生找我说,你姐的病理结果是乳头状甲状腺癌,当时我的头“轰”一下,不知所措,不知如何是好!

后来冷静下来,又和军区总医院的朋友联系,说建议转院到总院,接着做二次手术。随后就转到了兰州军区总医院的普外科,当时的普外科主任是号称西北一把刀,也是军区专家组成员(现已故),住院两天后接着进行二次手术,因第一次在第一医院是按良性肿瘤做的,所以第二次手术清扫的范围要大些,包括淋巴组织,事实证明这个手术方案是正确的,二次的病理报告仍然有恶性肿瘤的细胞,住院大概半个月后出院。

紧接着在甘肃省肿瘤医院做钴60y射线放射治疗一个月(这是当时甘肃省唯一的一台放疗设备)。在看病过程中,有一件事特别要说一下,现在回想起来,我还是有些内疚的,姐姐去兰州看病,家里也在没谁来陪着,就我每天一边上班,一边抽时间去陪她做各种检查,在第一次手术时,我想第二天在她进手术室前,我早早的过来,谁知那天等我去了医院病房,她已经被推进了手术室,也就是说,在她进手术室前没看到我,跟前也在没有任何亲人,可以想一想……,一个要做手术的人,在进手术室前,没有看到一个自己家的亲人,她当时的心情如何?那会儿,她会怎么样想!我等候她从手术室出来,在手术室的小过道里的那两个多小时里,是多么的内疚和自责啊,我为什么不能在早点过来呢,我为什么没在前一天,问问医生大概明天几点进手术室呢,这个内疚和自责一直到现在。

好在她从手术室出来我在身边,和医护人员一起推她到病房,过一会儿她清楚了,谁知一周后准备出院时,病理报告是那样一个结果!(就是前面讲的那样)。二次手术出院放疗结束后,在兰州休息了一段时间后,又找了几位名中医,开了些中药带着,我送回了老家。

回去开始两年,就是休息、服药、复查,保养,两三年后身体基本正常,家里人原来怕复发转移的担心,也慢慢的解除了,家庭生活也基本步入正轨。这时姐夫又从职中不干了,因姐姐生病手术后,再也不能向以前那样强体力劳动了,三个孩子也都在上学着,到了90年代后期,三个孩子都大了,有的参了军,有的考上了大学,婚后这20多年,虽然比较辛苦,但新房也住上了,疾病也治愈了,孩子个个也即将成人成才了,可以说在奋斗中有喜悦,在辛苦中有收获。

三、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但她的坎坷来的有些突然。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个家庭即将从艰辛中走出来的时候,意外发生了,2001年7月1日,当时在青海省格尔木工作的我,接道外甥***打来的电话,说他爸从旧房上摔下来,腰以下不能动弹没有知觉,县医院建议去大医院手术,这时我就决定让他们租车送到兰州来,他们是7月1日晚上,直接从府谷往兰州走,我是7月2日,从格尔木往兰州走,到了下午两三点钟,我直接到了军区总医院,联系住院事宜,过一会儿他们也到了,就安排住到脊柱外科,经过一系列的检查,结果是:胸十二和腰椎粉碎性骨折压迫神经,导致高位截瘫……

当时知道这个情况也没觉得什么,总以为来到西北兰州最好的医院有最好的专家教授,经过手术治疗会好起来的,决定手术签字时,医生就说如果经过手术,给神经减压后有可能恢复知觉,那是最好的结果了,但从摔伤到现在已经超过72小时,而且经过十几个小时长途颠簸,所以恢复知觉的可能性很小,家里人要有思想准备。

骨折手术内固定很成功,但随着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肚脐眼以下就是没有知觉,大小便失禁不能自控,住了一段时间后,所有的治疗办法都用了,神经生长因子也打了,就是没有任何反应,医生建议出院去康复医院进行康复训练,从总院出院,又住到了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每天进行一些功能性的康复锻炼,这时买了第一辆轮椅,两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任何变化,此时家里人也接受了这个现实,从康复中心医院出院后,就在我住的家属院里,租了一套小房子,边治疗边复查边康复锻炼,到了第二年的四月份我和他二儿子、一侄子把她们送回老家。

从姐夫摔伤那一天开始,她们这个家基本上就以给他看病为主,家里猪羊全部处理变卖,地里的庄稼和树苗也没人管了,家门也锁了。三个孩子两个在学校,一个有时请长假照顾他爸,离家大半年后,就这样回到老家开始了艰难的生活,姐姐从一个患重病手术后,需要家里人关心和照顾的她,现在又转换成照顾着下肢截瘫在轮椅上的丈夫,开始那几年,我们可以想象的来,姐姐的身心是多么的憔悴沉重!

起初姐夫由一个健康健全的人,一下子变成一个不能行走的残疾人,生活不能自理,思想上一时不能接受,姐姐一边给他做思想工作,鼓励他要有战胜自我,要有生活的信心,一边还得料理家里的土地庄稼和树苗,时刻还得操心着姐夫的起居作息、翻身起座、大小便处理、个人卫生、一日三餐等护理工作,家里家外的全部担子都落到了她一个人身上。

从2001年到现在也整整22年了,姐姐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在别人眼里的不以为然、习以为常是她的生活常态。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要做好事;把简单的事情做好了,就是不简单;把容易的事情做到了,就是不容易。何况这几十年如一日,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这个20多年不简单,这个20多年不容易。她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全身心的付出,赢得了周边左邻右舍的高度赞赏,迎得了子女们的知恩感恩和忠心爱戴,也许也感动了上帝……

四、心怀善念,命运是可以改变的,有付出就会有回报。

“当生活为你关上一扇门时,必定会为你大打开一扇窗”。姐姐虽没上过学,但她懂得大道理,她坚信心怀善念,一以贯之,持之以恒,付出总会有回报的。人们常说:“你本人在成功,你的官在大,钱、房子在多,如果没有培养教育出孝顺懂事,知恩图报的孩子来,那你也是一个失败者”。从现在来看,姐姐的三个孩子(包括两个儿媳妇和一个女婿),是懂事的、是孝敬老人的,是知恩感恩的。

姐姐虽然讲不出多少教育子女的大道理来,但她的行动是最好的语言,她的负出是最好的教材,正是姐姐长期以来的实际行动、默默付出,几十年如一日,照顾着孩子们的他(她)爸,为她们解除了后顾之忧,替她们支撑着这个家,让她们什么时候回来,感到父母双亲健在,家是温暖的温馨的,给他们做出了榜样。

从目前看,三个孩子都倾其所有、尽其所能,能做到的也做到了,有这么几件事能说明问题,三个孩子,老大家在银川,老二在府谷,姑娘在兰州,姊妹三人在父母平时的生活健康问题上,都考虑的比较周全,都为父母的生活方便,做了些调整与改善。

老大在银川,为了他父亲的轮椅进出和照顾方便,在自己原来的住宅单元的一楼买了一套小房子;姑娘在兰州也是,把原来没有电梯的楼房卖掉,自己又贷款买了现在有电梯而且比较大的房子,她父母去了兰州既有住的地方,又上下楼梯方便进出;老二在老家连续多年在住宅小区的院子租了平房,这样院子里既方便轮椅进出又能锻炼活动,而且每到了夏天就送回老家,在自己的房子里住上几个月,又清凉度夏又心情舒畅,到了冬天在接到县城里过冬(因冬天城里的房子有暖气,要比老家好的多)。

每隔几年姊妹三人接力转送,府谷—银川—兰州,兰州—银川—府谷,要知道长途转送一个下肢截瘫的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她们做到了,每隔一两年总要给父母亲全面体检一次身体,发现问题及时治疗,该手术的手术,该吃药的吃药。

姐夫在2019年又在兰州做了膀胱结石手术,姐姐也在2020年做了白内障手术,去年姊妹们又协商给父母亲,在府谷县新府山小区买了一套100多平米的住房,精装配家具电器,拎包入住,春节姊妹三人三家子一起回到府谷的新房子里,和父母过了春节,三个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很正,和他父母一样,心底善良,处世厚道,真诚实在,极积上进,工作认真,家庭幸福,老大在部队被评为“优秀参谋”,老二去年被评为“府谷好人”,姑娘也是单位的优秀工作者。

姐姐、姐夫打心眼里是高兴的开心的,平时孩子们也能够利用节假日,安排时间回去陪着父母住上一段时间。什么是回报?新春佳节,走的再远也知道回家的,这就是回报。什么是幸福?每逢佳节倍思亲,逢年过节,一大家子能团聚在一起,谈笑风生,和谐相处,其乐融融,这就是幸福。春节假期结束,孩子们又回到各自的家庭,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继续履行着为人父母的责任,履行着子女的孝道和社会的义务,丰富着自己人生的履历,追求着属于自己幸福的生活,以给予父母最期待的回报(父母最期待的回报,就是希望每个子女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都能健康快乐幸福的生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 20多年下来,姐夫也已经习惯了在轮椅上的生活,起居作息,上下轮椅能独自完成,大小便能自行解决,也能自己洗头洗衣服,有时一个人时,也能给自己将半成品的食物做饭吃,还能帮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人也豁达坚强自信了,生活自理能力在不断的增强,虽有残疾,但心知肚明,对家里的大凡小事,对子女们的疾苦不易、成长发展,还是心中有数的,既能体谅理解别人,又能宽厚善待自己。老两口在苦中相伴,在体贴关爱中生活着……

坎坷曲折、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百味人生,世事无常、有得有失。姐姐的几十年再一次告诉人们,心地善良,心怀善念,无私奉献,总会有所回报的。

(叙事者,是主人公的弟弟,写于2023年3月西安)

编发:拂晓哨位

来源:王世华推荐

2 阅读:75
评论列表
  • 2023-03-20 08:06

    人生不易 好人有好报

    拂晓哨位 回复:
    谢谢留评

拂晓哨位

简介:用图文音视频分享拂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