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雕工南工和北工?

海欣爱翡翠 2024-10-17 13:28:47

关于南工和北工,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含义。中华玉文化渊源流传,自从有玉器雕刻以来,便分为许多门派。南工和北工之分在早期便出现了。明清时期,又形成了京师、苏州、扬州三足鼎立之势。乾隆时期,玉雕技术更是取得了长足进步,涌现出大量的玉雕大师,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根据雕刻技艺的特点划分,最有名的要属“北派”、“海派”、“苏工”和“广工”这四大流派。

1、北派

北派玉雕大师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辽宁等地。擅长雕琢人物群像和花卉等,艺术风格庄重典雅。

北京玉雕源远流长,技艺精湛,雄浑大气,庄重规范,种类繁多,材料多样,题材广博,具有明显的宫廷艺术特色和皇家风范。其作品主要为大件和摆件,在人物、山水、器皿、花卉等雕刻题材上独具一格,善于利用玉石的自然性状、色泽、质地、纹理和透明度。以圆雕、浮雕、镂雕、线雕等为主要手法。

天津玉雕题材新颖,精细秀丽,取材广泛,内容丰富,尤其擅长利用精选玉石的天然颜色和色斑进行巧妙构思。

辽宁岫岩玉雕是以辽宁省岫岩地区为中心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民间玉石雕刻技艺。岫岩玉雕技法丰富,以素活见长,柔环、活链为典型工艺,难度之高,世人称绝。岫岩玉雕的素活工艺继承了中国玉器传统技法,做工以立体圆雕和浮雕为主,辅以线刻、镂刻、透刻,并有勾花、勾散花、顶撞花等手法,尤擅长利用剜脏去镂、因材施艺、化瑕为瑜、废料巧用、俏色巧用、螺纹组合等技法。

2、海派

海派玉雕是以上海为中心地区的玉石雕刻艺术风格的派系。该派作品能够博采众长,兼蓄并收,却又难得地保持作品不显臃肿。

主要特色:雕琢细腻、讲究章法、造型严谨、庄重古雅,炉瓶器皿精致,人物鸟兽生动传神。善于运用各类玉石的天然形状和不同色泽,造型俊俏飘逸。

3、苏工

苏作玉雕主要集中于人杰地灵的苏州。自明清以来,苏工便以精美、隽秀以及极富人文特性而享誉海内。

主要特色:以小件器物为主,佩饰、玉牌、鼻烟壶、花佩、橄榄核等,多采用正面浮雕的手法,一面浮雕人物或山水,另一面以阴阳手法刻画诗文,极具立体感,雕工细腻优雅,神态尤为突出,更注重图案的精美。题材丰富,追求多变,注重吸收外来文化,融贯中西。

4、广工

广州玉雕历史悠久,自汉代起便有宫廷玉器作坊了。其玉雕作品主要为座件、首饰两大类。另外还有一些做薄胎玉碗的,不管是浮雕云龙的,还是完全不雕花的,都非常华贵。

广州还有一项在中国玉雕艺术中很罕见的品种,那就是由壶、杯子和玉盘组成的成套的玉雕小茶具,玲珑剔透,十分讨喜。主要特色:秀丽潇洒,斑斓多彩,玲珑剔透。

南工与北工的差异

南北方的雕刻工艺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主要体现在风格上。

南方工艺更加细腻,注重细节部分的逼真和精细,尤其是在雕刻玉器摆件时。北方工艺刀法简练,常在玉石上留出较大面积,其艺术特点可用“疏可跑马、细不透风”来形容。

在造型方面,南北方的工艺也有差别。典型的例子是清代寓意多籽多福的“松鼠吃葡萄”这个造型,北工一般会用一大片叶子作底,突出体现表面葡萄的形状,而南工多将葡萄整体细致地雕出来,还会把葡萄下面的玉石掏空。

南工在艺术造型上更加追求极致和完美,但随着和田玉材料的逐渐减少,许多收藏者会以称重来作为衡量玉雕的标准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南工便开始注重这个问题,在艺术创作时更多地向北工借鉴。

南工好还是北工好?

目前,汇集名家的苏州、杭州、扬州、上海等地是我国最重要的玉雕中心,而新疆和田玉的主要加工地主要集中在苏州、扬州或河南。从地域上看,南工确实更占优势,另外,从南北方的从业者数量和作品的市场占有率上,也是南方更多,更强。

在一些人眼中,北工就意味着粗糙、简陋和低档,许多北方的商家或买家,在购得好料后纷纷奔赴南方,不惜成本地找当地的师傅雕刻,即使南工的工艺再怎么蹩脚、粗陋,仍被奉为上品。

为什么许多人更认南工呢?

这是因为,南方一直都比北方发达富裕,有较为丰富原料基础,再加上当地有一些国营的玉器厂、玉石厂之类的大型工厂,所以在当地势必会慢慢聚集起一些手艺精湛的匠人。即便后来工厂解体,那些原来在工厂上班的匠人们仍留在当地,以雕刻手艺谋生,有的还顺便带点儿徒弟。这就是为什么南方雕刻从业者在数量上更占优势的原因。

事实上,不管是在玉石雕刻方面,还是在橄榄核雕方面,北方都有相当出色的从业者,虽然由于历史、产业发展等原因,北方的年轻工艺者纷纷前往扬州、上海等地学习雕刻工艺,这种趋势使得北方雕刻工艺品的市场份额逐渐缩小,但北方一些雕刻爱好者出于对这一行业的热爱,自身又有良好的美术功底,加上现代先进器械的辅助,其作品同样在业内占有一席之地。

镇平工的华丽转身

镇平,30万玉雕从业人员,纵横天下。其中数万雕刻人员,转战大江南北。他们,以我为主,吸取众家之长,不乏出现了玉雕行业的“天之骄子”。他们,靠行动,在重新塑造“镇平玉雕”的美好形象。

作品,最能体现他们的实力、艺术态度与主张。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