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沃尔夫嘲讽耶伦:向美国学习?中国体系已领先美国30年!

生活中的趣事 2024-06-27 16:02:59

经济学家理查德·沃尔夫是美国财政部长耶伦的同学,近日在网上公开嘲讽耶伦:她竟然向中国提要求,中国的体系至少领先美国30年,胜利者需要接受失败者的模式?这太可笑了。

最近在看张维迎和林毅夫的辩论,一时有点分不清美国经济学家沃尔夫是不是战忽局的,耶伦来中国说什么“产能过剩”确实有点下头,中国生产衬衫鞋子什么的可没说过产能过剩,一旦涉及到高科技相关的就成了产能过剩了。

关键这个产能过剩生产出来的产品还质优价廉,以光伏和电动汽车为例,美国和欧洲却想拒之门外,美国对电动汽车加了100%的关税,欧洲也在酝酿中,准备加17%-38%的关税。

中国奉行的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自由市场经济,所以张维迎教授一直有点不满,认为应该搞纯粹的市场经济,而不是搞什么产业政策,问题是现在世界上哪个国家是自由市场经济?可不要说阿根廷啊,美国也有产业扶持政策,比如芯片。

张维迎教授曾针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说: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得到各种各样的优惠和补贴,所以发展很快,但这不能证明鼓励电动车的产业政策就是对的,用产业政策消灭其他可选项是非常危险的。

产业政策不可能都是成功的,而且过程很复杂,具体到新能源汽车这个产业政策上,张维迎教授说的有一点道理,但是想用这个来否定产业政策的效果,显然有问题,因为这个政策后来被证明是成功的。

张维迎教授说对了开头,中国的新能源补贴从2010年就开始了,总共补贴了3000亿左右,补贴了7、8年之后行业有了一些发展,产业链的基础具备了,但还是不够成熟,甚至还催生了一批骗补的企业。

如果继续下去也许产业政策会失败,但这个时候恰好马斯克走投无路来到中国拉投资,结果一拍即合,特斯拉落地上海超级工厂,要求很简单:第一是交多少利税,第二就是三年内零配件国产化率达到100%。

于是特斯拉就成了激活国内车企的那条鲶鱼,这实际上也是产业政策的一环,一个鲶鱼效应就激发了国内车企的活力,如果单个企业是很难通盘去考虑的,但产业政策可以通盘去考虑得与失,实际上更容易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现在国内新能源电动汽车不但有完整的产业链,世界十大电池厂家有七家是中国公司,而且从电池到整车也有很多创新,以前特斯拉还有点优势的,现在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基本上泯然众人矣。

再比如说光伏,从2012年开始补贴,前前后后补贴了10年左右,投入了上万亿,如今全球光伏产业中,中国占到近90%的份额,过程中有没有人骗补,肯定有,但是这个产业政策是不是成功的?非常成功。

按照张维迎教授的说法,如果一家企业想冲到世界第一,可能自由市场会更占优势一些,但如果像我们这样一整个产业齐头并进的,那没有产业政策是不能的。

一家企业抗风险能力很差的,比如特斯拉来说,2017年现金流断了,那就很可能倒闭或者被收购了,但特斯拉碰到了中国的产业政策,融入进来就毫发无伤而且估值翻了超过20倍。

当时特斯拉的问题是什么?是产能,特斯拉model3可以量产了,可是一年产能几万辆,结果上海超级工厂直接就是年产50万辆,所以欧美指责中国产能过剩的时候能不能扪心自问:是不是你们自身产能太落后呢?

很多专家谈起中国的新能源电动车政策都是赞不绝口,我觉得经济学家沃尔夫说的是对的,美国制造业空心化之后,整个体系已经远远落后于中国了,不要再想着指手画脚了。

我们应该实事求是,不应该说产业政策跟自己的理念相悖,就非要说产业政策是错的,成功了就是成功了,我们应该总结经验,即使错了我们也要总结经验教训,才能继续进步。

21 阅读:7216
评论列表
  • 2024-06-28 11:23

    只要你过得比美好,那你就违了天条。精神病院齐挂帅,领着虾兵蟹将来围缴。见过蚂蚁合杀过大象,不信你东方不倒。

  • 白鹿 10
    2024-06-28 21:56

    耶伦名气大,但从她访中的讲话可以了解,就是胡说八道。至于张维迎,不知他在哪里喝的洋墨水,中毒了。哪有不讲原则的自由社会和自由经济?就是在美国,你去无限自由一下,不丢你小命才怪。中国发展道路对不对,四十多年的成果不是说明一切吗?

  • 2024-06-28 06:30

    [点赞]

  • 2024-06-28 09:18

    经济学家理查德·沃尔夫应该建议美国向俄罗斯投降

生活中的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