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打来致命电话,以特工锁定目标发起攻击,当场击毙目标人物

军情亮点 2024-08-07 16:09:49

前言:

刺杀哈尼亚成功的将焦点从黎巴嫩真主党与以色列的激烈对峙,转移到了伊朗和以色列的激烈对峙上。伊朗威胁要进行报复,并且有消息称哈梅内伊已经下达了直接对以色列进行打击的命令。可以说以色列虽然在打击黎巴嫩真主党问题的造势问题上做足了文章,但是却始终不敢打。内塔尼亚胡知道大规模打击黎巴嫩真主党,就会导致大量以色列士兵丧命,最终的结果很难乐观。

刺杀哈尼亚,以色列就是赌伊朗不敢真正出手。这样以色列就转移了矛盾,避免陷入与黎巴嫩真主党的混战之中。以色列刺杀哈尼亚,根本目的还是转移矛盾,避免被困入与黎巴嫩的冲突之中。通过目前逐步披露的细节可知,这次袭击是精心策划的,并且袭击发起的时间点也是专门设计好的。刺杀哈尼亚,就是政治家玩的一场特殊的政治游戏。

1

电话再次成为夺命箭,保镖电话泄露哈尼亚行踪。无论是卫星电话也好还是现在的普通的移动电话,他们都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很容易被泄露无线电信号从而锁定具体位置。美国、俄罗斯等都有利用卫星电话斩首具体目标的经典案例。美国更是利用手机等移动电话实施斩首行动的行家,在中东、非洲、美洲等多个地区都有类似作战的经典案例。以色列利用电话信号实施斩首行动,也是最为常规的操作。以色列这次刺杀哈尼亚,也是利用移动电话获取信息,并且实施了精准打击。

美国媒体披露具体消息称,以色列情报部门就是根据哈尼亚的移动手机信号获取了哈尼亚行踪。据报道,哈尼亚的保镖当时在伊朗专门准备的住所内泄露了相应情报信息,从而导致哈尼亚位置被锁定。据消息人士透露,哈尼亚保镖使用电话的铃声突然响起。这名保镖准备接听电话,但是电话没有接通导弹已经呼啸而至。导致直接命中了哈尼亚,击毁了哈尼亚所在的建筑,从而导致哈尼亚当场身亡。很明显,以色列在打通哈尼亚保镖电话的同时发射了导弹。

据报道,袭击是在当天凌晨2点左右实施的,袭击使用的武器则是以色列制造的“长钉”反坦克导弹。据悉,袭击者是从哈尼亚住所附近发射的,并且使用的是一枚以色列制造的“长钉”反坦克导弹。据悉,导弹直接击中了哈尼亚所在的卧室,直接击中了哈尼亚,从而导致他当场死亡。导弹直接命中了哈尼亚,这是非常直接的袭击。哈尼亚保镖的电话没有接通,导弹就先到了,这说明保镖电话响起的同时导弹就发射了。导弹是在哈尼亚住所附近发射的,并且最为精准的命中目标,这次刺杀可谓布局十分周密。

2

导弹直接击中哈尼亚,而住在同一大楼内的其他领导人却安然无恙,这说明袭击就是定点精确清除。导弹直接击中了哈尼亚,这就相当于使用子弹进行爆头,可谓是精准到一定级别的袭击。据悉,在袭击发生时,这座大楼内不仅仅居住着哈尼亚,而且还居住着其他的领导人。据悉,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秘书长齐亚德·纳哈拉就在这座被袭击的大楼内。纳哈拉没有受到任何伤害,这说明这次袭击并非是普遍性的杀伤,而是针对性的精准打击。

同一座大楼,导弹袭击,仅仅哈尼亚居住的房间被导弹摧毁,这些都说明刺杀行动十分的成功。尽管以色列没有直接承认,但是通过内塔尼亚胡的讲话基本上可以确认是以色列实施了这次袭击。以色列摩萨德具有很强的情报搜集能力,特别是在暗杀方面更是世界一流,这一次刺杀行动的精准也是说明了问题。《纽约时报》将照片与卫星图像进行了匹配,确认遭遇袭击的建筑在德黑兰北部萨德阿巴德宫附近。这座建筑伊朗接待外宾常用的,可以说以色列袭击没有担忧激怒伊朗。

3

导弹是如何运抵伊朗,又是如何部署到哈尼亚居住的专门为战争退伍军人设立的住所附近,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哈尼亚被刺死,这对于伊朗而言是一种羞辱,这确实反应了伊朗安保体系的漏洞。以色列的反坦克导弹实施了这次刺杀,并且就在哈尼亚居住的住所附近发射的导弹,这说明伊朗安保漏洞太大了。就算是因为哈尼亚保镖使用电话不当泄露了行踪,但是以色列导弹这么轻松的部署到目标附近,并且伊朗方面毫无察觉,这还是非常蹊跷的。

对于伊朗而言,目前最不靠谱的就是其安保体系了。苏莱曼尼被刺杀;核物理学家被刺杀;大使馆被炸;总统不明不白坠机身亡,伊朗安保确实无法给人信心。以色列的反坦克导弹,通过什么途径运抵伊朗,这也是值得伊朗调查研究的问题。伊朗目前与以色列处于非常严重的敌对状态,并且巴以冲突处于最为激烈的阶段,按道理说伊朗各方面戒备应该是很严密的。但是令人想不到的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色列的反坦克导弹还是能轻松的运抵伊朗首都德黑兰。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以色列的反坦克导弹还能轻松的部署到哈尼亚等重要人物居住的建筑物附近,而伊朗安保人员却一无所知。从目前的情况判断,以色列反坦克导弹在哈尼亚住所这么敏感的建筑物附近部署,说明了了三个问题。一是,伊朗安保人员对周边建筑物或设施没有严密排查。二是,伊朗安保部门内部存在内奸,给以色列情报部门提供了漏洞。三是以色列安保缺乏相应的科技手段,对于各种意外情况的监测不够周密,也没有完善的预警措施。

结束语:

刺杀哈尼亚就是一场特殊的政治博弈,不过以色列精准刺杀和伊朗安保的漏洞百出还是有很多值得警惕的地方。同时,这次袭击也再次警醒人们,手机等已经成为泄露信息的重要源头,特殊场所强化手机管控已经十分紧迫。

7 阅读:977

军情亮点

简介:时事军情锐评,深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