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订单宁肯给日韩?航线被全面拒绝使用,长荣致命点被大陆反击

普识百知说 2024-08-28 17:52:44

“赚钱要靠中国市场,做人却要切割中国?”这句在社交媒体上疯传的质问,直指近期引发巨大争议的长荣集团。事情的起因,是长荣集团旗下一家位于巴黎的酒店,被曝出做了一件令无数中国人感到愤怒的事……

2023年8月,一名中国游客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段视频,将一家名为“巴黎长荣桂冠酒店”推上了风口浪尖。视频中,酒店大堂悬挂着一排万国旗,唯独缺少中国国旗。游客随即向酒店工作人员询问原因,得到的答复却令人难以置信:酒店“有权自行决定装饰”。

这句傲慢的回应,瞬间点燃了中国网民的怒火。

“赚着中国人的钱,却不尊重中国,简直是店大欺客!”

“这是赤裸裸的歧视,必须抵制这家酒店!”

类似的声音,在网络上此起彼伏。

事件很快发酵,国内多家媒体跟进报道,将事件推向高潮。随着舆论压力的不断增大,长荣集团的更多“黑历史”也被扒出,其中最令人震惊的,莫过于长荣海运的“订单门”事件。

据报道,2022年,长荣海运计划采购一批总价值超过40亿美元的集装箱船,中国船企凭借强大的实力和优惠的价格,在竞标中遥遥领先。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长荣海运最终选择了韩国和日本的两家船企,将中国船企拒之门外。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

一边是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一边却对中国企业关上大门,长荣集团这种“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的行为,引发了人们的强烈愤慨。

如果说巴黎长荣酒店的“剪国旗”事件,尚不足以证明整个集团的立场问题,那么长荣海运的“订单门”事件,则彻底暴露了其“吃饭砸锅”的真实面目。

面对排山倒海的质疑和声讨,长荣集团的反应却显得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

巴黎长荣酒店始终没有正面回应事件,只是在舆论压力下,由位于上海的长荣桂冠酒店发布了一份避重就轻的声明,试图用“内部管理失误”来搪塞过去。

而长荣海运则更是“装聋作哑”,对“订单门”事件没有任何解释和说明。

长荣集团的傲慢和敷衍,进一步激怒了中国民众。

“道歉有用的话,还要警察干什么?”

“长荣集团,你欠中国一个解释!”

长荣集团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在挥霍中国人民的感情,透支中国市场的信任。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家曾经靠着中国市场腾飞的企业,如今却变得如此傲慢自大,甚至不惜“自断财路”?

要解开这个谜团,就不得不从长荣集团的发展史说起。

长荣集团的创始人张荣发,早年靠着敢为人先的精神,在中东航运市场上拼出了一片天地。上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长荣集团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开始将业务重心转向大陆,并迅速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长荣集团的业务也迎来了“井喷式”增长,尤其是旗下的长荣海运,更是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航运公司之一。

然而,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长荣集团似乎忘记了“饮水思源”的道理,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暴露出了其“唯利是图”的本质。

例如,在2019年中国船企陷入低谷时,长荣海运却将大批订单给了价格更高、技术更弱的日韩船企,完全不顾中国船企的感受和利益。

再比如,在新冠疫情期间,全球航运市场陷入停滞,长荣海运却凭借着中国市场的强劲需求,获得了巨额利润,却在疫情结束后,迅速将业务重心转移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市场表现出“过河拆桥”的冷漠。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长荣集团做出如此“短视”的选择?

一方面,是长荣集团对中国市场的“误判”。

在长荣集团看来,中国市场虽然庞大,但竞争激烈,利润率相对较低,而且容易受到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并不是一个“理想的”市场。相比之下,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市场,虽然规模相对较小,但利润率高,而且市场环境更加稳定,因此更值得长荣集团去“耕耘”。

另一方面,是长荣集团内部的“傲慢与偏见”。

长期以来,长荣集团内部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认为中国大陆的企业“技术落后”、“管理混乱”,不值得信任。这种偏见,导致长荣集团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往往会优先考虑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企业,而对中国企业抱有戒心,甚至刻意疏远。

长荣集团这种“傲慢与偏见”,最终导致其做出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愚蠢行为。

首先,长荣集团低估了中国市场的潜力和韧性。

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人口和最完整的工业体系,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和制造基地,其发展潜力和增长空间是其他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无法比拟的。长荣集团选择“舍近求远”,放弃中国市场,无疑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其次,长荣集团高估了自身的实力和影响力。

长荣集团虽然在全球航运市场上占据一定地位,但其业务主要集中在集装箱运输领域,而且高度依赖于中国市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可能“独善其身”,长荣集团选择“背靠中国市场,却要切割中国”,最终只会“自食恶果”。

长荣集团事件,在社交媒体上持续发酵,也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在一个国家崛起,民族自信心不断提升的时代背景下,企业该如何处理逐利性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如何避免“爱国营销”沦为“虚假人设”?

过去,一些企业凭借着“民族品牌”的光环,在中国市场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但也有一些企业,在赚得盆满钵满之后,选择了“过河拆桥”,甚至做出了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情。长荣集团事件,无疑为所有企业敲响了警钟。

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慈善捐赠,更涵盖了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对环境的保护、对社会公德的维护等方方面面。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当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积极回馈社会,与国家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近年来,中国企业越来越重视社会责任建设,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环境保护、乡村振兴等,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但也有一些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还停留在“做秀”和“炒作”的层面,缺乏真诚和担当,最终只会损害自身形象,失去市场和未来。

对于企业而言,社会责任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承担社会责任,不仅是企业的道德义务,更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而国家形象的维护,更需要企业和公民的共同努力。企业在海外经营过程中,代表的不仅是自身品牌形象,更是国家形象。

企业的一言一行,都关乎国家软实力的提升。那些在海外市场取得成功的中国企业,无一不是在用心经营品牌的同时,也在积极传播中国文化、树立中国形象,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

反观长荣集团事件,其根源在于企业缺乏对中国市场的尊重,缺乏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更缺乏对中国人民情感的体察。这种傲慢与偏见,最终伤害的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感情,也是企业自身的发展。

长荣集团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也指明了未来努力的方向。

首先,企业要将社会责任融入到发展战略中,将其视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锦上添花”的装饰品。

企业要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将社会责任目标量化、具体化,并定期公布社会责任报告,接受社会监督,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才能赢得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

其次,国家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制度保障。

例如,可以考虑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环境保护、乡村振兴等,并对表现突出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形成正向激励机制。

同时,要建立健全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进行科学评估,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社会责任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再次,要加强对企业家和员工的社会责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论坛等形式,邀请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分享社会责任方面的经验和案例,提升企业家和员工的社会责任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践行社会责任。

最后,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社会责任建设,形成人人参与、共同担当的良好局面。

可以鼓励媒体加大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报道力度,宣传优秀企业和个人的先进事迹,曝光违反社会责任的行为,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导向,推动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长荣集团事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深刻的,教训是惨痛的。

在未来,中国企业要更加注重社会责任建设,将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与国家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企业走向世界,不仅要依靠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更要依靠品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引领。

只有真正做到“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长路漫漫,唯有奋斗。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构建和谐共赢的商业生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资料来源

2 阅读:538
评论列表
  • 2024-08-28 23:06

    说了半天说了个屁!标题党!

普识百知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