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胡乔木编《毛主席诗词》注释本,毛主席将其否掉:不要注了

执笔读春秋 2024-01-12 17:22:34

毛主席生前爱写诗歌,其作品风格清新雅丽、豪迈奔放,带着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不过这些诗歌,都是用“半文半白”的语言,按照上“旧诗”的格律创作而成。

因为这些作品大量采用了文言词汇,所以导致读者在阅读之时,往往会对当中的一些内容的理解产生分歧。

于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毛主席的秘书胡乔木专门编辑了一本《毛主席诗词》的注释版,准备面向全国出版发行。

胡乔木把书编辑好以后,交给毛主席亲自审阅,没想到主席却直接否定了这本书。当时毛主席对胡乔木说:“诗不宜注,古来注杜诗的很多,少有注得好的,不要注了。”

毛主席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诗词作品是不宜作注释的。古往今来给杜甫诗歌作注释的人有很多,但是鲜少有人注释得好,还不如不要注释了!

但是事实上,毛主席在后来,经常给自己的诗词“作注”,并且向大众解释他的诗词里面某一个字、某一个词所代表的含义,以及某几个典故的来历。

那么,毛主席为什么要说“诗不宜注”,后来他又为什么“食言”了呢?下面我们先说一说,毛主席“诗不宜注”这个观点的来历。

一、毛主席认为“诗不宜注”

毛主席“诗不宜注”的说法,源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诗无达诂”论。“诂”字的意思,就是用现在通行的语言,来解读古代语言文字。

“诗无达诂”,原来指的是“《诗》无达诂”。这个提法最早出现在汉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精华》:“所闻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

它本来是后人对先秦的《诗经》的解释,其实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后来这个观点发展到宋代,就变成——人们对古人创作的所有诗歌,都不可能作出“唯一”的解读。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观点,那是因为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当中,由前朝人创作的诗歌,到了本朝时,大多会因为语言的变迁,导致后人根本不能准确解读。

举个例子来说,当代语言学家把我们中国古代的汉语,分成了上古汉语、中古汉语、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四个阶段。

先秦时代的人创作《诗经》,采用的是“上古汉语”。如今我们在网上还可以听到语言学家复原的“上古汉语”,那个发音中还带着“弹舌音”,听起来完全不像现在的汉语,倒像是“俄语”。

到了唐朝时,中国人早就改用河洛方言了,这个时候人们如果看到先秦人用“上古汉语”的方言发音写成的文字,就很可能看不懂。

比如战国人写的《左传》,作者为了真实地记录一些历史人物的说话,于是在书里直接引用了一些方言的内容。

当中提到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齐国伐楚。楚国外交官屈元对管仲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风马牛不相及也。”

这句话当中的“风”,可能是楚地的一个方言。这个字的解释,到了汉朝时,即使是最博学的专家也搞不明白了。

再加上我们的汉语语词,本身就存在“一词多义”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解读古诗和古文。

汉代的一些大儒,曾经为了统一思想,大批量地修订先秦的典籍,并且还在每一篇经典前面作了“序言”。这个“序言”的性质,就和如今我们语文课文前面的“导读”有点像。

大儒们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统一天下儒生的思想见解。利用他们作的“序言”所体现出来的思想,取代先秦的典籍,成为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

可是宋朝的学者们,觉得这种做法很荒谬。因为没有哪一个人可以证明,这些修订的人本身对典籍的理解是唯一正确的。

于是在北宋时期,欧阳修等人发起了一个“古文运动”。他们把这些典籍的“前言”,全部删除掉了。从此宋朝人开始大范围宣传“诗无达诂”这个观点,允许一首诗有多种不同的解读。

后来替诗作注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大家都按照各自不同的标准,自由地去解读前代,甚至是同时代人们写的诗文。

发展到明朝以后,由于“王阳明心学”的兴起,人们更注重个性的张扬,于是人们对于诗歌的解读,就更加自由了。

明朝学者钟惺写了一篇诗歌审美文章《诗论》,他在当中提到:“《诗》,活物也。游、夏以后,自汉至宋,无不说《诗》者。不必皆有当于《诗》,而皆可说《诗》。”

钟惺认为,《诗经》是一种有“生命”的活体,它本身的解释其实是有无穷的延展性与可能性的。《诗经》是这样,普通的诗也是这样。

既然诗不可能有唯一的一种解读方式,那么我们就应该尊重诗这种“生命”,按每一个自己的理解,去为它们作注释。

而且由于后世之人解读前朝文学,几乎相当于“翻译外语”,所以钟惺认为,这种按自己的方式给古诗作注释,并把它们分门别类地编撰成书的行为,相当于是自己在搞创作。

另外,早在钟惺之前,明代杨慎就提出了“《诗》使人自悟”的观点。杨慎认为:诗的可贵之处,恰恰就在于“含蓄和意在言外”,主张写诗的人通过诗去激发读者的“二次创作”。

发展到这个阶段,中国的“诗无达诂”论,已经就和西方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兴起的“接受主义美学”思想不谋而合了。

中国的诗词审美,后来追求的一直是“朦胧”的效果。为了这种文学审美的需求,我们的古诗,就是“不宜作唯一解读”的。

如果非要硬性地统一诗的注释,那么这首诗也就不是“活”的诗了,它就等于被人给活活地“读死”了。这个观点往下发展,到了民国,就被叶嘉莹先生的恩师顾随总结为“感悟兴发”说了。

以上就是毛主席为什么反对胡乔木,出版《毛主席诗词》注释本的原因。但是,毛主席最后为什么又主动站出来给自己的诗词“作注”呢?

二、毛主席为何亲自注释自己的诗词?

毛主席的身份特殊,作为一个国家的领袖,无论他写了什么样的诗,都会被别人拿去做“政治化”解读。而这些人的解读,大多数都是不对的,有一些甚至和他本来的意见相反。

假如毛主席是李白、杜甫那样的古代诗人的话,其实他大可不必去管别人怎么样解读他的这些诗词,但是他偏偏是新中国的领袖。

李白和杜甫,一生中只是短暂当过几天官。李白被贬谪后,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民间,很少写涉及政治的诗,即使有人要给他的诗作注,就算歪曲了本意,顶天也只能骂他一声“狂徒”。

杜甫一生是写了不少讽刺“时政”的诗,但是他活在一个乱世,当时根本没有人去追究他。再看那些在朝为官,或者有意从政的诗人,他们基本不敢随便写诗,再让人去自由解读。

比如晚唐李商隐,早年中了进士,曾经在皇宫里当过几天差。后来就因为经常写一些讽刺官员的诗得罪了权宦,卷入党争,一辈子只能“沉沦下僚”。

宋朝的苏轼就更加倒霉了,他在地方上当官的时候,因为写了几首发牢骚的小诗,后来就被政敌“恶意解读”,把他投进了天牢,最后还差一点丢掉了性命。

所以当一个人在衙门里面当差时,或者是身处高位之时,“诗”是不能随便的。如果写了,就很难避免被人“无中生有”,或者是有意无意地“胡乱解读”。

毛主席的诗词如果被有心人拿去“作了文章”,再反过来朝他泼脏水也很麻烦。这就是他后来为什么改变了主意,亲自站出来,为自己的诗词作注的原因。

结语

“白话文运动”兴起半个多世纪以后,中国的普通老百姓,早就不具备“无障碍阅读”旧诗的文学功底了。

六十年代的中国,多数人还是处于“半文盲”的状态,根本看不懂毛主席的旧体诗。所以由毛主席亲自站出来,对诗歌做一些简单“注释”还是很有必要的。

再者,毛主席当时创作的一部分诗,是带有“诗史”性质的。比如《清平乐·六盘山》,这首词不作任何注释,当代人也可以通过查资料,得知它的创作时间。

但是由于《清平乐·六盘山》这首词创作于1935年,距今已经过了88年,现在的人根本不了解当时的毛主席正在经历些什么。

所以就算是我们的“汉语言文学专家”,也不一定能弄懂,毛主席词中的“长缨”和“苍龙”,分别代表了什么。

从1927年上井冈山,到1949年江山鼎革,当中毛主席经历了22年的军旅生涯,创作了大量的“军旅诗”。这些诗都带有“诗史”性质,后来大多成为党史研究的素材。

假如没有毛主席本人的注释,诗词中涉及的很多问题,后人想要弄清楚,可能就要得大费周章了。毛主席不让胡乔木注释诗词,是为了照顾中国古诗的“审美需求”。

然而在那个《毛主席诗词》“注家蜂起”的年代,为了让这些诗词作品“去伪存真”,毛主席也不得不亲自站出来,为这些作品做补充说明了。

参考资料:

《毛泽东诗词全编笺译》,编著:徐四海,东方出版社,2017.2;

《毛泽东诗词鉴赏》,编著:田秉锷,上海三联书店,2012.09;

《毛泽东诗词与中国故事》,作者:汪建新,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8.02.02;

6 阅读:440

执笔读春秋

简介: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