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陆上自卫队最新装备:帕特里亚AMVXP

良陆海 2024-10-29 22:52:47

在2022年年底,日本防卫省宣布,将与芬兰帕特里亚公司合作,为日本陆上自卫队生产AMV XP系列8×8轮式装甲车。作为日本陆自中罕见的非自研装备,引进这种芬兰装甲车的背后,显然有着不寻常的故事。

为了替代96式8×8轮式装甲人员输送车(APC),早在21世纪初期的2004年,日本陆上自卫队就开始了名为“下一代轮式装甲车”的选型计划。不过,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日本陆上自卫队对获得96式替代车辆并不热心,所以计划进展缓慢。直至2016年,由于96式已进入服役末期,现役车辆存在老化情况,许多战技术性能也跟不上时代要求,日本陆上自卫队才开始感到急迫,将“下一代轮式装甲车”更名为“轮式装甲人员输送车”计划(WAPC),并迅速行动起来。2019年9月宣布加拿大通用动力公司的LAV 6.0轮式装甲车、芬兰帕特里亚公司的AMV XP、日本三菱重工公司的MAV入围竞标。尽管人们普遍认为,两家外国公司不过是陪跑的角色,最后入围的几乎可以肯定是三菱的MAV。但日本防卫省在2022年9月宣布帕特里亚的AMV-XP中标,这令外界感到非常意外。

背景

由于日本国内拥有高度发达的公路交通网,从冷战末期开始,日本陆上自卫队开始重视轮式装甲车辆的研发。先后研制了82式通信指挥车、87式侦察警戒车、96式装甲输送车、16式机动战车等轮式战车,并以不同规模装备陆上自卫队。这其中96式8×8装甲人员输送车是较为成功的一个型号,该车由老牌日本军工企业小松制作所研发。1988年开始进行相关准备工作,1992年第一台试制车出厂,1993年1月共生产出4台样车。1993~1995年,样车进行了长达3万千米的高机动性测试,此外还有多样化的气候环境适应性测试、电磁辐射和通讯能力测试以及防护性测试。1995年1~10月,其中3台样车进入日本陆军驻北海道第7师团进行测试,1996年这款由日本自行研发生产的8×8装甲人员输送车,正式装备日本富士学校以及陆上自卫队各师团,并命名为96式轮式装甲车。至2010年停产前,共生产326辆,部分替代了这些师团装备的60式和73式装甲人员输送车,并多次参与日本自卫队的海外维和行动。但近年来,由于日本陆上自卫队开始将作战重心南移,聚焦所谓的离岛防御,例如日本最西端的八重山列岛中的与那国岛。与那国岛距离日本本土最近的九州岛超过1000千米,而与那国岛距离台湾的距离不到200千米,具有明显的军事价值,因此在这里部署重量较轻的轮式装甲车辆更为合适,获得96式装甲人员输送车替代车辆的需求也因此变得急迫。这其中的原因在于,96式装甲人员输送车的研发主要针对日本列岛地区环境下使用,由于日本列岛河流普遍较为湍急,因此放弃了水上航行能力(日本是一个狭长的岛国,境内的河流多短而急,且岸壁多陡峭,不适于装甲车辆航行)。这显然不符合濒海环境下离岛作战的需要。另外,由于是日本首型自研的8×8装甲人员输送车,96式的综合性能也较为平庸,比如该车采用H型传动,车底部结构呈倒V形,且离地高度较低,基本上不具备防雷能力。另外,由于缺乏经验和前瞻性,96式装甲人员输送车的衍生能力很差,实际上只有一种NBC防化侦察车。还需要指出的是,96式装甲人员输送车的制造质量也很成问题,甚至在2016年的一次公开演示中发生车轴断裂事故,令日本陆上自卫队颜面尽失。这些原因综合在一起,日本防卫省认为96式装甲人员输送车已经明显落后于时代,也不能满足日本陆上自卫队未来的作战需求,寻求其换代车型自然是迫在眉睫。于是原先拖拖拉拉的“下一代轮式装甲车”计划,开始提升优先级。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芬兰帕特里亚公司以其AMV XP 8×8轮式装甲车参与竞标,并最终得尝所愿。

曾被认为的围标选手

自2016年众目睽睽下的断轴事故后,96式的声誉跌入了谷底,寻求替代车型的事情已经迫在眉睫。起初,日本陆上自卫队仍然希望能由96式的制造商小松制作所来提供相应的换代产品。这是由于当时小松制作所的产品,几乎垄断了日本陆上自卫队轮式装甲车装备领域。除了96式装甲人员输送车外,82式通信指挥车、87式装甲侦察车以及LAV型4×4高机动轮式装甲车也都出自小松制作所之手。相比日本陆上自卫队其他几家装备供应企业,比如三菱重工、五十铃、丰田、川崎等,小松制作所在军用轮式车辆上的主力地位很难撼动。所以出于惯性,日本陆上自卫队希望能由小松制作所的产品来替代96式实属自然,小松制作所也的确为此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资源进行换代车型的研发。不过,或许是由于路径依赖问题,跳不出思维定势,小松制作所在2017年提交的样车没能通过日本防卫省装备防卫厅的测试,被要求进行改进。到了2018年,经过改进的样车还是没有通过测试,几经周折下,小松制作所失去了耐心,最终在2019年宣布除了已经签订合同的车型,该企业不再参与日本陆上自卫队的任何轮式装甲战车项目,理由是利润太薄。在小松制作所彻底放弃的情况下,日本陆上自卫队不得不重新进行项目招标,以期尽快获得96式轮式装甲人员输送车的替代产品(此时,小松制作所的失败已经浪费了日本陆上自卫队2年的时间)。在新一轮的竞标中,参与竞标的日本国内企业是三菱重工。国外企业则主要有加拿大通用动力陆地系统公司、芬兰的帕特利亚集团以及德国的KMW公司。不过,KMW公司在重新招标的初始阶段就出局了,原因是其参与投标的“拳师犬”轮式装甲战车不但超重,而且载员人数未达标——基本型“拳师犬”战斗全重33吨,日本陆上自卫队轮式装甲人员输送车计划的要求是不超过30吨,至于载员,日本防卫省要求11人,而“拳师犬”仅能运载7人。所以实际入围的只有三菱重工的MAV、帕特利亚的AMV XP以及加拿大通用动力陆地系统公司的LAV 6.0。日本防卫省下属的国防采购、技术和后勤局(ATLA)于2019年9月10日宣布,加拿大通用动力陆地系统公司、芬兰帕特里亚公司和三菱重工集团被选中作为潜在的供应商,竞争日本陆上自卫队96式8×8轮式运输装甲车的替代型号。三家公司将分别提供2辆轮式装甲车,在日本进行为期一年的测试,然后胜出的最终赢家,将为日本陆上自卫队提供新一代的装甲战车。

日本陆上自卫队第八师团北熊本驻屯地开放日上的96式轮式装甲车(以上二图)

通用动力地面系统加拿大分公司展示的LAV 6.0技术演示车

AMV XP是帕特利亚集团在2013年推出的一款改进型8×8轮式重型装甲车,与著名的AMV装甲车的改进之处在于具备更高的防护性能,尤其是对地雷的防护水平显著增强。同时,AMV XP还继承了AMV良好的模块化设计,能够在底盘上安装各种武器装备或任务载荷。为此,AMV XP装甲车由斯堪尼亚DC13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提供动力,发动机功率为603马力,远远超过AMV的480或540马力发动机,使用ZF 7速自动变速箱。AMV XP还采用新的液压气动悬挂系统,具有高度调节能力,配备了中央轮胎充放气系统,具有两栖作战能力。最大道路速度100千米/小时,水上两栖速度6~10千米/小时,行程600~1000千米。简言之,AMV XP系出名门,是一种综合性能相当不错的8×8重型轮式装甲车。不过尽管入围WAPC,但帕特利亚AMV XP的胜算一开始并不被看好。一方面的原因是竞标对手并非等闲之辈,以加拿大通用动力陆地系统公司的LAV 6.0为例,这实际上是美国通用动力地面系统部以防护增强型LAV-III型“科迪亚克熊”式8×8轮式装甲车为基础,按照加拿大军队在阿富汗战区的十年战斗经验进行进一步升级而来的加拿大陆军专用版本。虽然许多核心设计元素依然保持不变,但LAV 6.0主要强化防护能力,因此重量远超LAV III。配备附加装甲套件的LAV 6.0战斗全重超过28吨。升级后的LAV 6.0最显著的特点是双V形车底,增加了对地雷和简易爆炸装置的防护,乘员乘坐在具备爆炸冲击吸收功能的座椅上。另外,LAV 6.0保留了LAV III的陶瓷附加装甲套件。该套件可以抵御最大14.5毫米口径的穿甲弹。为了适应增大的战斗全重,LAV 6.0配有更强大的发动机,新款卡特彼勒发动机的功率达到450马力,传动系统和悬架也有升级。LAV 6.0还升级了火控系统,内置一个由人工智能算法驱动的目标检测、识别、鉴定系统,可以自动地根据目标距离和移动速度进行闭环火控修正。相比于拓展性差的96式,LAV 6.0的另一个可取之处是采用了任务模块化设计,可变型能力十分出色。比如在2019年日本国际防务装备展上,通用动力日本分公司展示了日本陆上自卫队迷彩的LAV 6.0装甲人员输送车版本以及步兵战车版本模型。当时后者的无人炮塔装有一门30毫米口径的MK44机关炮,并通过更换模块化的炮管和后坐机构,也可以升级为40或50毫米版本。据加拿大通用动力陆地系统公司官网显示,目前为止可以提供的LAV 6.0衍生型号除了步兵战车外,还包括指挥车、救护车、维修保养车以及战斗支援车。2017年LAV 6.0首次进行了作战部署,随加拿大陆军部署在拉脱维亚,以支持“例行维稳任务”。这种接近实战环境的使用经历,无疑也是一个加分项。显然,加拿大通用动力陆地系统公司的LAV 6.0有着相当的竞争力。

日本陆上自卫队第八师团北熊本驻屯地开放日上的16式机动战车

出现在日本茨城县大洗港轮渡码头的三菱MAV底盘步兵战车和自行迫击炮车。在陆自新一代轮式装甲车的竞标中,基于16式机动战车底盘的三菱MAV方案输给了芬兰帕特里亚AMV XP

胜出有因

至于三菱重工的MAV更是被普遍认为是内定的“标头”,其优势在于除了是日本本国自研型号外(这是最大的得分项),作为日本陆自现役16式MCV轮式战车的衍生型号,这又进一步占了先机。所以,帕特利亚AMV XP在日本陆自“轮式装甲人员输送车”项目竞标选型中,普遍被认为是一个陪太子读书的角色。

作为三菱重工MAV的衍生原型,16式轮式战车实际上是以意大利“半人马座”为范本,主要目的是在74式坦克大量退役后填补战力空白。该车由三菱重工作为总承包商,日本制钢所、三菱电气公司、日本电气公司、横川电机公司、富士通公司等作为子系统分包商。MAV技术演示原型车于2014年首次公开,此后建造和测试了多辆原型车。2016年初设计定型。其战斗全重为26吨,是日本陆上自卫队最重的轮式装甲车辆,车长为8.45米,车宽为2.98米,车高为2.87米。车体为防弹钢板全焊接结构,车体和炮塔的主要部位为中空的间隔装甲,主要武器为一门低后坐力、52倍口径105毫米线膛炮,由日本制钢所研制,辅助武器为两挺机枪:一挺是74式7.62毫米并列机枪,在火炮的右侧;一挺是炮塔顶部的12.7毫米高射机枪,由车长操纵射击。其火控系统与10式主战坦克的火控系统相似,估计是10式主战坦克火控系统的简化型。火控系统包括:火控计算机、炮长瞄准镜、车长周视瞄准镜、2具激光测距仪和探测器、横风传感器等,可以在炮管指向时钟3点钟或9点钟的位置实施行进间射击。16式战车的动力装置为4冲程4缸涡轮增压柴油机,最大功率为570马力。由于单位功率高达21.9马力/吨,又是轮式战车,其机动性相当不错,公路上的最大速度达到了100千米/小时。其传动装置为带有液力变矩器的自动变速箱,变速箱和发动机可以整体吊装。行动装置采用8×8驱动型式,前4轮为转向轮。悬挂装置采用全轮独立悬挂方式,在垂直的液压悬挂装置上安装了“双V形”框架。车辆配有中央轮胎充放气系统,提高了在松软地段的通行能力。16式轮式战车车内的布置和传统的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的布置大同小异,为动力传动装置前置的布置方案。车体的前部左侧为发动机舱,右侧是驾驶舱,炮塔内3名乘员的分布是:装填手在火炮左侧,便于他用右手推弹入膛;车长和炮长在火炮右侧,炮长在前,车长在后,这和74式主战坦克的炮塔内乘员分布相同。值得注意的是,16式车体的后部开有向右开启的后门。一般来说,驾驶员从驾驶舱门上下车,而3名炮塔内的乘员既可以从炮塔顶部的两个舱门上下车,也可以从后门上下车。开后门的另一个用途是,便于补充弹药。这种车体结构设计,在客观上为衍生更多功能的车型创造了条件。三菱重工的MAV正是以16式MCV底盘为基础打造而来,大体来讲,MAV外形接近德国“拳师犬”轮式战车,战斗全重在26吨以下。车体采用大倾角车首设计,加装附加装甲,具备较好的防弹性能。车体前部右侧是驾驶舱,左侧是发动机舱,中后部车体增高,为内部载员舱留出更大空间。车体中部偏右位置安装一座无人炮塔(步兵战车版本),配备楔形装甲,主要武器是一门美制MK44“大毒蛇”II型30毫米链式机关炮,该炮最大射程4000米,可发射穿甲弹、燃烧弹和高爆弹等,速射200发/分,能在1 000米距离上击穿100毫米均质钢装甲。该炮还可发射两种可编程智能炸弹,对隐蔽目标进行打击。战车后部的载员舱可搭载9名全副武装人员,载员从尾门或顶门上下车。

显然,三菱重工的算盘是凭借之前16式MCV机动战车的量产,以降低MAV研发生产的成本,然后一举将陆上自卫队的订单收归囊中,毕竟16式机动战车早在定型当年就入列日本陆上自卫队。一般认为,16式MCV战车的总装备量将在300辆以上,这对于日本陆上自卫队的规模来讲,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所以仅仅是出于通用化和国产化两大因素的考虑,三菱重工MAV的中标似乎就是板上钉钉的。

遗憾的是,事情最终的走向却没有按照剧本去“想当然”。正如文章开头所述,日本防卫省在2022年年底宣布,将与芬兰帕特里亚公司合作,为日本陆上自卫队生产AMV XP系列8×8轮式装甲车。不过,看似意外的结局,却有其内在逻辑。首先,无论是加拿大通用动力公司的LAV 6.0还是帕特里亚AMV XP,其装甲防护和防雷能力都要大大强于三菱重工的MAV。但由于通用动力公司没有按照规定时间向日本提供LAV 6.0测试样车,因此通用动力退出竞标,这样一来参与竞标的外国厂商实际上只剩帕特里亚一家。2022年1月开始的测试阶段,只有帕特里亚AMV XP和三菱MAV之间进行竞争,而AMV XP对于陆上自卫队来讲,最为突出的吸引力在于两栖性能,这是决定性的。要知道,无论是加拿大通用动力公司的LAV 6.0还是三菱重工的MAV,都是不会水的旱鸭子,不具备海上涉水、航行能力。缺乏两栖作战能力的战车,在离岛作战中局限较大,而离岛作战又是日本陆上自卫队当下的作战重心所在。比如日本防卫省提交的2022财年防卫预算概算中,列入了102亿日元费用,用于接收1艘中型和1艘小型运输舰艇。虽然相关费用被安排在联合部队部分,但根据媒体报道,相关需求是日本陆上自卫队提出来的,目的是使其方便在离岛运送部署“机动部队”。这是很能说明问题的。日本由6800多个岛屿构成,除了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本土四岛之外,其他都被称为离岛。日本此前制定了关于离岛的战略,包括经济开发和安全保障两个方面,但近年来,其在离岛上更加关注安全层面的问题,也就是“离岛防御”战略。在该战略中,西南诸岛可谓重中之重,在日本看来,西南诸岛不但涉及经济开发问题,更事关日本防御、日美安保合作以及东海乃至西太平洋海权博弈问题。事实上,日本这些年来一直在不断强化自身的两栖作战能力。而日本陆上自卫队始终在积极参与。早在2002年,日本陆上自卫队就成立了应对所谓西南海岛“紧急事态”的首支快速反应部队“普通科连队”,由西部军区司令部直接指挥。2013年,日本在当年公布的《防卫计划大纲》和《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2014~2018)》中首次提出“联合机动防卫”战略。随后相继成立了“水陆机动教育部队”和专攻两栖作战的“水陆机动团”。“水陆机动团”实际为旅团级编制,指挥官为少将军衔。目前,“水陆机动团”下辖2个联队,每个联队编制员额600人,第3个联队预计于2024年完成部署。

AMV XP作为一种模块化装甲车,具有极强的功能扩展性

不过,“水陆机动团”的成立,并没有达到日本陆上自卫队对离岛作战相关能力建设的规划要求。在日本陆上自卫队看来,缺乏合适的运输工具和合适的两栖装甲车辆是制约其两栖作战能力的两大瓶颈。而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高度关联的。没有合用的运输舰艇,相关部队将无法在岛屿间迅速转移,其他地区的增援部队也难以快速到达。日本陆上自卫队退役少将吉野希此前发文指出,西南诸岛可停泊大型舰艇的港口有限,很多岛屿都被珊瑚礁包围,大大限制了大型舰艇的抵近路线,严重制约夺岛作战的速度与灵活性。所以日本陆上自卫队近年来一直在国防预算中要求增加登陆舰相关费用的列编。但即便解决了登陆舰问题,缺乏性能堪用的两栖装甲车也很难有效实施离岛作战。这是因为在登陆舰和离岛之间,存在一个衔接问题。虽然通过直升机,可以将装甲车从登陆舰吊运至离岛,但这只适用于重量较轻的装甲车。装甲车的作战能力,又与战斗全重密切相关。日本自卫队将要采购的MV-22“鱼鹰”倾转旋翼机以及现役的CH-47“支奴干”运输直升机均无法吊运超过10吨的装甲车辆。如果没有合适的运输舰艇,日本自卫队在未来登陆作战时只能用“大隅”级两栖运输舰上的LCAC气垫登陆艇。LCAC的运力是足够的,能够作为岸舰连接器将大吨位装甲车等装备直接输送上离岛。但LCAC气垫登陆艇数量少,采购价格昂贵,日本海上自卫队不可能大量装备。所以,要实施大规模的离岛作战,必须采用一种务实的方式。也就是中小型运输舰艇与大吨位两栖装甲车的组合。机动性更强的中小型运输舰艇更符合“机动化、轻量化、高效能”的岛屿作战原则,更适应夺岛作战中快速部署的要求,以便第一时间支援“有事”岛屿。大吨位两栖装甲车则能够在确保战斗力的同时,以自力离开运输舰,驶上离岛滩头。日本在两栖装甲车的研发方面缺乏经验。三菱重工曾在2015年推出过履带式两栖战车原型车,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只得从美国海军陆战队购入了一批二手的AAV7A1履带式两栖装甲车(52辆,其中包括42辆人员运输车,5辆通信指挥车和5辆搬运回收车),以支撑“水陆机动团”的组建。尽管这批二手AAV7A1的采购价格不菲,单车价格30亿日元,但使用年限已久,车况不佳而且技术性能也早已落后于时代。所以,为了落实离岛作战的重要能力需求,日本陆自在寻求96式轮式装甲人员输送车的换代车型时,对两栖性能非常重视,将其摆在了一个关键的位置上。然而,三菱重工的MAV与加拿大通用动力公司的LAV 6.0却都是不会水的旱鸭子,所以他们被双双淘汰并不是个意外。尽管三菱重工的MAV有着国产自研和16式MCV已经大量入列服役的双重先天优势,也是如此(顺便来讲,通用动力公司或许早就预料到了这种结果,所以干脆连LAV 6.0的测试车都没有提供)。当然,帕特里亚AMV XP的胜出有因,除了具备一定的水上航行能力外,本身综合性能也较之三菱重工的MAV优势明显。AMV XP有效载荷可达15吨重,且有两种型号的底盘配置,具备浮渡能力的底盘战斗全重28吨,不具备浮渡能力的战斗全重为32吨。即便是具备浮渡能力的28吨构型,在防护能力上特别是防雷能力上也要显著超过MAV。根据帕特里亚集团提供的公开资料显示,两栖构型的AMV XP装甲车车体前部可承受30毫米的穿甲弹射击,全方位防御14.5毫米穿甲弹,还具有顶级的防雷保护,可承受任何车轮下或车体下任何地方相当于10千克TNT的爆炸当量。事实上,AMV XP装甲车名字中的XP代表着该车的出众之处——Extra Payload(高负载)、Extra Performance(高性能)和Extra Protection(高防护),它的设计强调机动性和防护性,正面能抵御30毫米弹药威胁和10千克地雷/简易爆炸装置在车底和轮下爆炸,是战场上高生存能力的作战机器。另外AMV XP作为一种模块化装甲车,具有极强的功能扩展性,其基本型号就可用于发展多种功能型号,例如装甲输送车、步兵战车、指挥车、救护车、侦察车、反坦克导弹车、装甲抢修车、装备120毫米火炮的火力支援车以及120毫米迫击炮车等。这些综合优势,显然决定性地影响了日本陆上自卫队对于AMV XP的评价。

进行机动性能测试的AMV XP样车

列装前景

2015年12月帕特里亚集团向立陶宛交付了30辆AMV XP装甲车。2022年8月,斯洛伐克又与帕特里亚集团签署了一项采购76辆AMV XP装甲车的协议,日本陆上自卫队将是该车的第三个海外用户。在日本2023年国防预算案中,要拨款232亿日元(1.7亿美元)用于采购“轮式装甲人员输送车”计划(WAPC)下的首批29辆装甲车,并在3年内开始大批量交付。为此,帕特里亚集团已经在日本成立帕特里亚日本有限公司,以保证完成防卫省的订单。如前文所述,日本陆上自卫队选择帕特里亚AMV XP主要是用于替代96式轮式装甲人员输送车。96式轮式装甲人员输送车于1996年开始装备,2018年停产,共生产381辆,所以如果以1:1的比例替换96式,日本防卫省对AMV XP装甲车的采购至少也要在380辆左右。更何况,日本陆上自卫队为其所谓“水陆机动团”采购的50多辆AAV7A1都是二手车,服役年限不宜高估。为了替补这些二手AAV7A1退役后留下的战力空白,日本陆上自卫队还可能采购更多的AMV XP,其最终采购量可能高达500辆左右。不过,AMV XP装甲车在日本陆上自卫队的列装前景也未必就是乐观的。一方面,为了适应离岛作战的需求,AMV XP在进入日本后,要根据陆上自卫队的要求进行大量的针对性改装。然而,如果涉及的改装幅度过大,其技术复杂性、研发周期乃至成本的控制问题很可能变得不再可控。另一方面,帕特里亚集团在日本组建帕特里亚日本有限公司选择的合作伙伴是日本制钢所(JSW)。JSW是当地顶级的制造商,帕特里亚集团预计JSW会是出色的制造合作伙伴,并将完全按照帕特里亚集团和全球标准执行项目。“我们共同创建了一支强大的团队,在未来几年内在日本制造和交付最新一代的装甲车。”但JSW是百年老店不假,但恐怕不是什么“打铁仙人”,事实上在宣布与帕特里亚集团共同组建合资公司,合作生产AMV XP装甲车几乎同时,日本制钢所就公布调查报告,承认旗下子公司生产的多种产品在质检过程中存在数据造假等大量违规行为。2022年11月14日,日本制钢所公布的最新调查报告称,旗下位于北海道的一家子公司,在质检过程中存在数据造假等违规行为449起,相关问题至少可以追溯到1998年,时间跨度长达24年。违规行为主要包括:修改甚至杜撰质检数据、质检过程不符合规定,对未符合客户需求的检测值进行隐瞒等问题。涉事产品包括多种钢材和机械制品。其公司股价也受到严重冲击,股价一度下跌超过三成,利润减少了大约七成。所以,由声誉破产的JSW与帕特里亚集团来为日本陆自合作生产AMV XP,其不确定性其实是高度存在的。

结语

日本陆上自卫队的96式轮式装甲车在防御、机动性和信息化方面已经开始落伍,新时代的装甲输送车不仅仅是将步兵安全地运输到火线附近的机动平台,更是支援步兵作战的综合平台,提供信息、后勤、电力等全方位支援,这对车辆的性能要求更高。经过一系列对比测试,芬兰帕特里亚公司的AMV XP最终淘汰了竞标对手,在更名后的“轮式装甲人员输送车”计划中脱颖而出,逐渐取代96式。这实际上是一个意味深长的信号,毕竟自上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日本陆上自卫队装备的都是本国设计的装甲车辆。所以,AMV XP入主日本陆上自卫队,背后的潜台词不容忽视,其着眼点在于强化夺岛作战能力,支撑所谓的离岛战略,并为此不惜打破传统,试图用引进外国装备的方式,来迅速形成预期战力。

3 阅读:452
评论列表
  • 2024-11-01 23:43

    不提水陆两栖,96和16已经很完美了,难怪没动力换

良陆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