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儒将军"徐绍桢

千年史诗 2024-08-16 09:22:41

武昌首义爆发后,曾被推举为江浙联军总司令,率军攻克南京,奠定南北统一的基础,被孙中山亲誉为"中华民国开国元勋",其人为官数十载,统管粮饷军需无数,但克己奉公,临财不苟,终生未妄取一钱,人称"寒儒将军"徐绍桢。

徐绍桢

徐绍桢1861年6月30日生于广东广州府番禺县,是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的第14世孙,从小刻苦读书,广泛涉猎中学、西学,尤好军事。1880年徐绍桢在广西怀远县任职,1894年中光绪甲午科广东乡试举人,旋为广西藩署幕僚,嗣后历任福建武备学堂总办,江西常备军统领,广东全省营务处总办,苏淞镇总兵和江北提督。

1902年清政府在全国编练新军,徐绍桢奉派至日本考察军事,两年后调任两江总督衙门兵备处总办,负责编练新军,他倡行征兵制,征集各地有文化的健壮青年严加训练。1907年徐绍桢任新建陆军第九镇统制,新军官兵柏文蔚、赵声、熊成基、倪映典等先后成为革命党人,新军第九镇的革命势力很快发展起来。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第九镇革命官兵要求起义,清廷对徐绍桢等严加防范,以顽固著称的两江总督张人骏调江防会办张勋、缉私营统领王有宏等部群集南京,却只发给新军每个士兵5颗子弹,并不断向新军挑衅。徐绍桢委曲求全,借秋操为名,于10月30日率军出防南京65公里的秣陵关,一面等待时机,一面分遣干员赴各地联络,城外旧军则对新军采取包围之势,把炮口对准秣陵关。

张人骏

11月4日两名满族军官怀枪求见徐绍桢企图行刺,徐忍无可忍率部投向革命军,响应武昌起义,由于后援不济,于拂晓乘雾撤退。

新军初战失利,徐绍桢率军向镇江退却,旋赴上海与民军总机关及旅沪各团体接洽集议,策划大举进攻南京。1911年11月13日徐绍桢与上海都督陈其美、江苏都督程德全、浙江都督汤寿潜共同组织联军1万多人,推徐绍桢为总指挥,决定共同攻打南京,此时汉口、汉阳已被袁世凯北洋军攻占,革命形势一度动荡,能否击溃南京城内清军,占领南京,不仅关系着江苏战局的发展,而且关系着革命形势的整体走向。

由于徐绍桢事先已暗中争取了同情革命的南京总炮台指挥官,联军11月于24日、25日未伤一兵一卒,相继巧取了南京五大要塞中的乌龙山、幕府山炮台,接着在这两座炮台的重炮轰击下,另一狮子山炮台也很快缴械投降。

经过3昼夜激战,联军占领了城外各阵地,徐绍桢接着发布总攻南京城命令,但遭到清军阻击,苦战一昼夜未破,联军伤亡较重,恰恰此时又接到汉阳失守的急电,眼下南京强攻不下,徐绍桢火急攻心,口吐鲜血,颓然倒地,复又撑持着和部下会商继续攻城。

革命军向前线挺进

11月30日联军发起了攻打南京最惨烈的一仗,以镇军为主的敢死队二千余人围攻天堡城,徐绍桢亲临前线督战,血战一昼夜,双方死伤遍野,终于在12月1日早晨攻克。联军踞高临下,强大的炮火直轰南京城,恰恰此时由上海运到的两门攻城巨炮抵达尧化门车站,也紧张的投入炮战,孝陵卫、幕府山、乌龙山、雨花台各联军纷纷发炮助威,南京城各敌军据点遭到猛烈轰击,清军狼奔豕突,死伤累累,很快溃不成军。

清军北极阁指挥部连连中炮,张人骏、铁良差点丧命,眼见大势已去,张、铁二人及张勋等相继狼狈逃离了南京城,张勋逃离前,咬牙切齿令人将玄武湖徐绍桢的寓所焚烧劫一尽,城内清军残部则由马林医院(今鼓楼医院)院长,加拿大人马林出面,出太平门向革命军投降,南京遂告光复。

革命军取得这一重大胜利,使长江以南全部为革命军所有,稳定了汉口、汉阳失守后的战局,开南北统一之基。

徐绍桢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宣告成立,在孙中山的就职典礼上,徐绍桢受各省代表委托,传民意,致颂词,11日徐被孙中山任命为南京卫戍总督。

徐绍桢

孙中山以10万元巨款奖酬徐绍桢,徐一概缴还归公,还将南京的住宅献给国家,以清廉自励。

1912年4月袁世凯窃夺了辛亥革命成果,继任临时大总统,在北京组成北洋军阀政府,袁为笼络人心,委任徐绍桢为参谋总长,徐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极为愤慨,坚辞不就,自请解除兵权赴上海就医。

袁世凯又两次电请徐绍桢任仓场总督,授以军政、盐政、税务、外交四权,徐均断然拒绝。陆军总长段祺瑞以徐绍桢光复金陵,功绩显赫,呈请袁世凯授上勋位,徐亦固辞不受。

袁世凯妄图称帝,徐绍桢不甘心为袁效劳,深为袁世凯所忌恨,密派凶手欲加行刺,徐绍桢被迫离北京,流亡日本,隐居神户,直至袁死后始返国。

19177月孙中山南下护法,在广州成立军政府,徐绍桢应孙之邀,由沪至穗共同护法,1918年3月徐代军政府卫戍总司令职,旋即被孙中山任命为广州卫戍总司令,后兼陆军部练兵处督办。

1920年6月徐绍桢被孙中山任命为两广各路招讨军总司令,7月在孙中山积极策动下,徐率数千救国军在广东江门一带起兵,分五路攻打桂系军阀盘踞的广州,掀起讨桂序幕,嗣后粤军在孙中山力促下自福建回师广东,把桂系军阀驱逐出广州。

1921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任命徐绍桢为总统府参军长。

1922年6月陈炯明发动叛乱,孙中山避居永丰舰后转赴上海,徐绍桢奉命北上,与关内外各派军事将领商讨国事,1923年2月孙中山返回广州重建大元帅府,电召徐绍桢返粤继胡汉民出任广东省长,5月调任大本营内政部长。

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后,徐亦因体力渐衰,隐居上海养病不问政事。1932年1月经孙科提议,徐绍桢在林森为主席的国民政府当了个挂名的国民政府委员,又被聘为国难会议会员。

徐绍桢

1936年9月13日徐绍桢在沪病逝,葬南京麒麟门外小白龙山,即当年光复南京时,江浙联军总司令部所在地。

徐绍桢墓

徐绍桢生平酷爱读书,藏书甚富,在南京任职时曾筑藏书楼,至辛亥革命时已储书20余万册,惜被张勋焚毁。后复四处访求,所积渐多,再筑“学寿堂”藏之。晚年病居上海,致力著述,颇精版本及历算之学,著有《共和论》、《四书质疑》、《三国志质疑》、《勾股通义》、《六书辩》、《学寿堂文集》、《学寿堂诗集》等。

1 阅读:102

千年史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