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深圳卫视直新闻
据台媒10月27日报道,台湾地区史上最大退休潮已来袭,未来九年将有378万人陆续退休。然而,新生儿数量却逐年创新低,2023年台湾地区的新生儿人口仅为13.5万。此外,岛内15至29岁的青年劳动力人口在近十年内减少了16万人,总人口数跌破2000万人的时间比原预计的2053年提前了7年。
最新调查显示,台湾地区在制造、交通、营建、服务及医疗等多个行业几乎全面缺工。截至今年10月,岛内人才缺口最大的前五个产业分别是服务业、销售业、半导体业、一般制造业和建筑业。其中,涉及住宿和餐饮的服务业缺口尤为严重,人数高达23.7万。
“月薪六万元新台币都请不到人”
缺工的这一问题在客运业尤其紧迫。台交通部门指出,每台公交车和大客车都需要一名司机,但目前合计缺员高达5215人。据悉,台交通运输业的薪资结构以低底薪加高津贴为主,这意味着只有保持高强度的工作时长,才能获得较高的薪水。但鉴于这类工作本身的工作时长已不甚讨喜,累加之下劝退了许多驾驶员。数据显示,台湾地区近十年来平均每年都有8至9万人持有大客车职业驾照,但实际在职驾驶员数量却从十年前的6420人锐减至如今的3692人。
现实中,有钱也不一定请得到人。据台媒报道,一名炸鸡店员工反映,店铺招聘开出6万元新台币(约合1.33万人民币)都很难招到人。而根据台行政机构2022年公布的数据,岛内薪资中位数为4.6万元新台币(约合1.02万人民币),月薪6万俨然不算低。“就算有人来上班,几乎都待不长”,台中一知名炸鸡连锁店老板说,炸鸡摊的工作是个体力活,不但要耐得住高温,还要帮忙接单、送外卖等。事实上,由于缺人,常常一人被当成多人使用,形成了废人费力、无人肯干的恶性循环。
引进外籍劳工应付岛内缺工?
在危险、辛苦、肮脏的特定产业(俗称“3K”产业)中,台湾地区的缺工问题最为严重。赖清德在2017年担任台行政机构负责人时,曾提出针对“3K”产业的“留才、揽才、育才”三大政策方向,其中最为招摇的一项举措是“延揽外籍劳工”。但七年过去,台湾地区缺工问题愈发严重,岛内社会还面临外籍劳工逃逸失联及非法滞留的问题。据台劳动部门的数据显示,2023年,失联的外籍劳工占总外籍劳工的11.16%,截至今年9月底,在总数约80万人的外籍劳工中有近9万人失联。
目前,岛内约每十名受雇者中就有一名外籍劳工,且有扩增至“百万移工”的趋势。台劳动部门负责人何佩珊日前在立法机构备询时表示:“只要主管机关提案,就会尽量松绑。”而民进党当局给外籍劳工“开绿灯”,以农业尤为突出。
但不少农民对此持观望态度。有农民指出,台湾地区多数农田面积小,农务并非整年都有工作,存在空窗期,“没那么多工作给他们(外籍劳工)做,是要请来当阿公吗?”此外,务农赚钱本就不多,农民表示“赚的都不够付薪水”。
台湾地区劳工阵线秘书长孙友联批评道,民进党当局的“移工政策”只剩下扩大引进,引进后又不妥善管理,恐将衍生更多问题。台湾地区产业总工会理事长戴国荣指出,外籍劳工人数年年增加,背后反映的是缺工问题,而要解决缺工的根本之道,是处理生育率低下、企业转型自动化等问题,或通过弹性工时等方式增加妇女和中高龄者的工作参与,而不是只靠引进外籍劳工就想解决所有问题。
“旧缺”未愈 “新缺”又至
实际上,台湾地区工业协会早在2015年发布的白皮书中就指出台湾地区“缺水、缺电、缺工、缺地、缺人才”的问题。自民进党2016年执政上台后,“五缺”问题愈发严峻,民众怨声载道。近期,有台媒发表一篇题为《新五缺的焦虑》的文章,更是将“旧伤新揭”。文章称,“新五缺”是指缺电、缺人才、缺基础建设、缺解决两岸紧张情势的能力、缺让合作伙伴给予实际承诺的意愿。
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在10月16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就台湾地区的“新五缺”问题作出回应。陈斌华指出,台湾经济发展长期面临的“五缺”难题,本可通过加强两岸经济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推动解决,但赖清德上台后更是顽固坚持“台独”立场,不断煽动两岸对立对抗,让两岸经济脱钩、产业断链、人员断流,制造了第六“缺”——“缺安定”。若赖清德当局继续一意孤行,台湾面临的“大缺工”问题,将“旧缺”未愈“新缺”又至。 【来源/深圳卫视直新闻微信 文/王思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