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爱花今年39岁,是一名货车司机,她从湖南泸溪县来到上海谋生。刚开始时,她对路况一无所知,现在她已经能够每月赚到2万元。
她的故事在网上引发了热议,不是因为她的“进步”,而是因为她的“落后”:为了节省开支,她两年来从未住过房子,一直住在车上。冬天太冷,她就钻进车厢;夏天太热,她就躺在驾驶室,那里稍微有点风。
为了儿子的未来,她不惜一切当然,很多人觉得她落后,并不是因为她“节约”,而是因为她把省下来的钱,都用来供养小儿子上大学:“大儿子在广东打工,我看着心酸;小儿子不能再重蹈我们的覆辙,哪怕拼了命也要让他读书。”
那些批判、讽刺她的人认为,没有必要“美化苦难”,自己挣钱自己享受不好吗?
确实,看看她的年龄,才39岁而已。很多在大城市工作的白领,39岁正是自己最精彩也最焦虑的年纪,这个时候也是“最关心自己”的时候,比如为自己买一份重疾险,规划自己的“退休生活”等等。
我不会嘲笑宋爱花,因为我想起了我的父亲但是,我没有丝毫想要嘲笑宋爱花的冲动,即使我知道现在大学毕业找工作也很困难。有些年轻人即使找到了工作,也很难赚回学费。
因为我想起了我的父亲。他曾经跟我和弟弟说过同样的话:不想让你们再过和我一样的日子,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们。
那是上世纪90年代末期,家里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大学二年级开学前夕,父亲告诉已经读大学的我和弟弟:家里已经没有钱了。每个月400块钱工资,我一分都没用。
父亲是小学老师,那也是他最困难的时候。后来我们大学毕业了,乡村教师的待遇也开始提升了,现在他已经退休了,每个月退休金三千多元。在老家农村,他算是同龄人中生活水平较高的了,每天心情舒畅,因为孩子们都有了自己的生活,能够自立,这时他也就真的自由了。
网友们不理解“砸锅卖铁”的意义从网上的舆论来看,很多人并不理解这种“砸锅卖铁”的做法。
一方面,在他们看来,读大学已经不是什么神奇的事情了,普通人想要通过读书实现阶层跃升,难度很大。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过好自己的生活,不管是父母和子女,责任都不是无限的。宋爱花的“砸锅卖铁论”,其实就是一种无限责任,父母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下一代,让下一代能够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前进。
时代变了,但我仍然敬佩这种传统的养育观想想吧,大城市里有多少39岁的人,现在还在享受单身生活呢。她已经为大儿子感到难过,为小儿子担忧了。
这就是时代观念的巨大变化。如今,更多人关注自己的感受,这应该是一种时代进步。很多人看到宋爱花的故事,第一反应不是感动,而是一种隔阂:这是哪个年代的事?
这样的疑问,其实只是反映了当下很多人的生活状态:收缩到个人的小世界,把自己当成一个“经营单位”,每天都在评估自己的得失。
是的,很少有人再不顾一切了,也很少有人再“把全部交给对方”了,我们主张AA制,为自己买一份保险,然后静静等待命运的安排。
宋爱花是“传统中国父母”,在一些人眼中,这是“原生家庭”,这可不是一个好词。你付出得越多,可能孩子的压力就越大,孩子将来可能不仅不感激你,还会埋怨你,想着逃离。
但是,我仍然认为,这种传统的养育观,仍然有着可敬的一面。它是一种个人选择,也是对自己命运的清醒认知。宋爱花或许并不真的期望小儿子能够富甲一方,她只是不想他再像自己一样艰辛,于是自己就承担更多艰辛。
这是90年代和00年代很多父母的选择,也是很多家庭个人经历、财富的递增过程。它的另一种形式,就是所谓“6个钱包”,很多人凑齐一大家子的钱为孩子在大城市买房,这很不理性,但确实是90年代以来城市化进程的一个秘密推动力。
现在看来,宋爱花这种奉献的身影过于沉重了,但是对当事人来说,这种“奉献的激情”,可能也是支撑她生活的力量。对她这种努力,可以有不同看法,但是如果要嘲笑,就是一种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