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这个苗寨太神奇了,用镰刀剃头,是中国最后的带枪部落

黔之行 2024-02-15 07:02:16

贵州有许多神奇的民族村寨,这些村寨主要分布在黔东南地区。黔东南有两个地方的民族村寨最为集中,一是雷公山一带,二是都柳江流域。今天介绍的这个苗寨就位于都柳江流域。都柳江的流域的民族村寨以侗寨为主,但这个村寨却是一个苗寨,在黔东南地区也算是别具一个格了。这个苗寨叫做岜沙苗寨。

岜沙位于贵州省从江县,距离从江县城仅仅5公里。全村共有5个自然村寨,500多户人家,2500多口人。苗寨的吊脚楼都是依山而建,远远望去层层叠叠,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这些吊脚楼以木为骨,以土为肤,以石为基,与周围的梯田和山林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和谐而美丽的画卷。早晨,晨曦洒在在村庄的瓦片上,整个村庄显得古朴而典雅;早上更多出现的缭绕的云雾,让村寨沉浸在仙境之中,美轮美奂。

村寨周边是大片的梯田,这是苗族在大山上雕琢的杰作,是农耕文明时代的象征。梯田之上,云雾缭绕。层层叠叠的梯田,如同绿色的台阶,向着天边缓缓展开。每一层梯田都凝聚着苗民的辛勤和汗水,也承载着自然的馈赠和希望。苗族的梯田中是有鱼的,就算是收割稻子,梯田中的水也不会放掉。因而这里的梯田什么时候都是水汪汪的。

每当秋收后,家家户户会把从梯田上收割下来的稻子扎成朵把,挑到寨门口的木架下挂上,等到糯晾干后,就收进禾架边的禾仓。这些禾架禾仓从来无人看守,但从未发生偷盗纠纷,可见民风之淳。我想,过去的岜沙苗寨就是《道德经》所谓的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走在村中,只见炊烟袅袅,鸡鸣狗吠,好一派安静祥和的景象。

据说,这里的贾、王、吴等姓家族是从江西迁徙而来,应该是同一个部落发展而来。而滚姓、易姓是从湖南迁徙而来。因此,滚姓、易姓和其他姓氏之间互为通婚对象,其他姓氏之间禁止通婚。他们长期以来生活在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中,形成独特的族群文化。他们保留着传统的民族风情、生活习俗和服装服饰等。其中最吸引人的风俗是佩带火枪、镰刀剃头、祭拜古树。

岜沙苗寨被誉为是“阳光下最后的带枪部落”,也就是公安机关特批允许带枪的地方。在过去,岜沙人带火枪主要是为了打猎,后来演变为了一个部落特殊的文化现象。如今岜沙人带枪主要是用于旅游参观。岜沙对枪支管理十分严格,每把枪都有编号,带枪者必须有表演道具证。禁止在火枪中装入铁砂,只能装火药,只能对天鸣枪迎客来使用。

岜沙的另外一个特别的习俗是镰刀剃头。岜沙男孩在成年时必须举行一次成年礼,在成人礼那天不仅要进行了一些有趣的比赛游戏,如打鸟,捉泥鳅,摸鱼等,还要进行了镰刀剃头。剃头的是房族中的本家鬼师。在完成严格的仪式后才能背上枪支。

岜沙人对树充满敬意,这里的任何一个节日都和树有关,大多数都在树林中举办节日。这里曾经盛行“树葬”,也就是人死后直接放在树上。现在该习俗已经被废除。岜沙人从来不乱砍树。1976年,北京修建毛主席纪念堂。岜沙人将寨子中的“树神”——千年香樟树献上。现在树址处建造了一座八角纪念亭“敬献毛主席纪念堂香樟木纪念亭。”岜沙人不仅崇拜树,还相信万物有灵。

在贵州交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前,整个都柳江地区都是交通的死角,岜沙苗寨更是交通死角的死角,因此这里的居民长期与世隔绝。直到贵广高铁、厦蓉高速公路通车后,都柳江地区从江、榕江、黎平三县才从交通死角演变为了黔东南的桥头堡,旅游业也迅速崛起。

岜沙苗寨是黎、从榕地区最早开发旅游的地区,其开发的规模也仅次于肇兴侗寨。因此,岜沙苗寨的旅游业已经十分成熟,这里不仅有各种档次的民宿、农家乐,还有完善的民俗表演等。目前,苗寨收取的门票为80元一人,这个价格已经包含了观看表演的费用。

欢迎大家关注“黔方胜境”,小编致力于宣传贵州风景、文化和历史,尤其是重视对小众景点、免费景点的介绍,帮助驴友避开拥挤的人潮,探索大自然的秘境。如果需要制作旅游攻略、路线,定制旅游出行也可以咨询小编。

0 阅读:26

黔之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