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两天在网上看到一个双胞胎的视频,孩子刚会颤颤巍巍走路,大概一岁左右的样子。
家长用一根胶带粘在门的两边挡住孩子,高度差不多到孩子的胸前。在屋子里离门一两米的地上,放了两瓶酸奶。
目的是,看哪个孩子手脚麻利、情绪稳定,能突破障碍先拿到酸奶。
双胞胎中的弟弟个子比哥哥高几厘米,走路也更稳当。视频里,弟弟的表现很出色,他先是把胶带用手往下按,试着跨过去,发现腿不够长,尝试失败。后来又蹲下来、钻过去,成功拿到了酸奶。
哥哥在门外哭了几嗓子,后来就走开了。
视频底下的评论差不多都是“博主别试了,老二明显比老大聪明”、、“老大有点笨”、“老二都给老大先示范了,老大都不肯尝试。”、“老大情绪不稳定”、“老二可以出外闯荡,干一番事业;老大是来报恩的,可以在家尽孝。”
批评老大的居多,就算是夸奖,也是那种暗含着“这孩子将来没出息”的夸奖。
表面上看的确如此,但从更深层次看,事情真的不是这么简单来评判的。
就目前的身体条件来说,老二比较高,腿脚比较稳,他蹲下的动作是相对麻利的。老大比老二矮几厘米,还不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腿脚,孩子也许认为,如果蹲下来头上摔个大包,只为了喝个酸奶,那就不划算了。
这个视频的评论里,全是我们的“分别心”。
也许,我们认为“分别心”对于这样小事的评判并无大碍,但放大了讲,它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命运。
2
有一部电影,叫《年少日记》。
在电影里,哥哥无论是读书、弹钢琴……,做什么都不如弟弟。
弟弟成绩优秀,哥哥却因为成绩差要留级;同一首复杂的钢琴曲,弟弟很快就可以弹得很流畅,哥哥却练习了很久还是弹得磕磕巴巴、错漏百出。
父母经常觉得哥哥让他们太丢脸了,爸爸会打哥哥,骂哥哥是“垃圾”,一无是处。妈妈会跟哥哥说:如果有一天我和你爸爸离婚,一定是因为你。
才十来岁的哥哥,被鄙视得多了,觉得自己“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人,选择了放弃生命。
最有讽刺意味的是,小时候很出色的弟弟长大后很平凡。留给观众的思考是,虽然哥哥学习不好,钢琴也弹不好,如果他有机会长大,也许他会很成功或很赚钱啊!
电影的结尾,爸爸去世前问长大后的弟弟:“你还记得杰仔(哥哥的名字)吗?我想不起他的样子了,只记得他经常对我说‘对不起’。”
这个爸爸,一辈子都在为他的分别心而愧疚、自责。
3
心理学家王立宁老师有一段视频说(大意):
有一次她到一所职高去演讲,感觉正值青春年华的孩子却非常地丧。
她问,孩子们,为什么你们是这种状态?孩子们说,王老师,我们读的是职高诶,我们早都放弃自己(的前途)了,我们的父母也都放弃我们了。
她又问:你们学的是什么专业啊?孩子们说:调酒师。
于是她说: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假如将来你们在五星级酒店或米其林餐厅做调酒师,能调出玉液琼浆般的美酒,你们那些曾经学习很好、名校毕业的同学,想喝一杯你调出来的酒,他可能得摸摸口袋,考虑一下他的工资够不够。
这些孩子的眼里瞬间有光了,精气神都被调动了起来。
王立宁老师的结论是:我并不是说读大学不好,但是它不是唯一的好。
昨天我和一个做生意的朋友聊天,她评论自己的两个男孩是:他们的性格很不一样,哥哥是一本正经地聪明(成绩很好),弟弟是古灵精怪地聪明(很调皮),我的每一个儿子都好,天生我才必有用!
我非常地感慨。因为我就是一本正经的聪明,唯一的优点是学习比较有天赋;我儿子就是古灵精怪的聪明,很调皮,很社牛。
他上小学以后,整整四年,我都不接受他成绩不好,觉得他“这么小就这么社会人”,“不好好读书”,我很不喜欢,我唯一的优点没有遗传给我的孩子,是我人生一个巨大的bug。
前段时间我刚知道,自己错完了,那是他的天性,我用我的“小我”压抑了孩子的“天性”。现在我终于放下了“小我”,开始真心欣赏孩子,我立时觉得他的性格也是光彩夺目的。
4
《哈佛中国哲学课》里面有这样一段话(大意):
“我们的意识总是倾向于接受‘应该怎么样’或‘怎样看起来才是对的’。
我们自认为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大,什么是善良,什么是有用。
然而,我们真的明白我们所依赖的这些词语和价值观——实际上是多么随意而武断吗?
如果从不受限制的视角来看待万事万物,我们就会赞美生活的所有层面。”
我们的评判、我们的见解都只是小我,它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来吧,让我们赞美生活的所有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