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女汉奸”袁莉:将中国防疫比作平庸之恶,帮助美媒诋毁中国

墨渡有熊心 2024-11-04 10:56:42

袁莉,这位曾在中国国内获得认可的资深记者,却在成为美国《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一名记者后,多次对中国的政策和社会现象发出尖锐批评。

2022年,她在《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引发巨大争议的文章,将中国“动态清零”防疫政策形容为“零感染”,更用“平庸之恶”这样敏感的词汇形容基层社区工作者和普通民众的支持。

她的报道立场究竟源自何种驱动?为何她在接受了美国的高等教育后,对中国的批评愈发频繁、尖锐?

袁莉的职业生涯初期

2002年,袁莉决定从新华社辞职,她提交了辞职申请和公费留学的相关文件。在填写留学申请时,她详细列明了自己在新华社的工作经历以及在中国国内外的报道经验。她的申请资料中附带了多篇她撰写的报道作品。

哥伦比亚大学的招生官对袁莉的背景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特别是她在新华社的工作经验给她加分不少。

在经过几轮的选拔后,袁莉收到了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抵达哥伦比亚大学后,袁莉立即投入到紧张而充实的学习生活中。她选修了多门关于新闻伦理、国际报道以及多媒体新闻制作的课程。

两年紧张的学习后,袁莉成功获得了新闻学硕士学位。

授予学位后不久,袁莉决定进一步扩展她的国际视野,她申请并被乔治华盛顿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录取,继续追求国际关系学的硕士学位。

2004年,袁莉成功申请到美国绿卡后,她做出了放弃中国国籍的决定。

《华尔街日报》为她提供了这样的平台。

袁莉向《华尔街日报》的招聘团队展示了她在国际报道领域的经验和能力。

回国任职与争议报道

2008年,袁莉被《华尔街日报》派回中国,担任中文网的主编。

回到中国的头几年,袁莉全力投入到中文网的工作中。她和团队每天分析中国社会的新闻动向,挑选那些对读者关注度高、具有影响力的话题进行深度报道。

作为一名具有国际视野的主编,她推崇“全球化”的报道方式,认为应该将中国放在更广阔的世界背景下来看待,并倡导通过不同角度的报道来使读者理解复杂的社会现象。

2011年7月23日,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发生,这一事件瞬间成为全中国乃至全球媒体关注的焦点。

事故导致了重大伤亡,引发了公众对高铁系统安全性的大范围质疑。

事故发生后,袁莉和团队迅速展开了相关报道的准备工作。

几天后,袁莉在《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上转发了一篇名为《中国高铁的投资之殇》的文章。

这篇文章从多个角度分析了高铁的建设投资与其潜在的安全风险,文章的内容着重指出,在如此高强度的投资和快速发展的背后,是否可能存在一些基础性的问题,尤其是在安全保障方面的考量是否足够。

这一质疑的立场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温州动车事故的背景下,这样的报道无疑触动了公众的神经。

《中国高铁的投资之殇》一文中提到,高铁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挑战,以及在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可能存在的隐患,这些观点在网络上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相当一部分人对这篇文章的立场持批评态度,认为袁莉有意引导公众舆论,刻意将事故与中国的高铁建设项目整体联系在一起,意图引发对国家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的质疑。

随着文章的流传,争议也逐渐扩大。

有一些媒体和评论人士公开发表文章,批评袁莉对高铁建设的质疑,认为她的报道过于偏激,忽略了高铁发展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尤其是在国家大力推行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背景下,这种质疑被视为具有潜在的“舆论导向”作用,可能会引发社会对高铁投资和安全的整体不信任情绪。

对抗疫政策的批评

2022年,袁莉在《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数百万人不惜一切代价地执行中国‘零疫情’政策》的文章。

这篇文章的内容很快在中美两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文章中,袁莉针对中国政府的“动态清零”防疫政策进行了深入的批评。

她认为,这一政策无论在实际执行还是效果上都存在严重的问题,但最为敏感的是,她将“动态清零”直接描述为“零感染”,使这一政策显得过于绝对和严苛。

袁莉在文中提到,政策执行的各个层面——从城市的街道、社区到各级政府部门——都严格要求社区居民遵循隔离规定,导致大量日常生活受到干扰。

她将目光聚焦在基层社区工作者的执行工作上,描述了他们在执行政策过程中表现出的严厉与强制手段。

文章中特别提到,有些社区在防疫过程中采取了极为严格的措施,甚至在一些地区出现了阻拦居民外出的情况,所有这些都被袁莉描绘为“无条件执行命令”的现象。

这篇文章里,袁莉不仅通过描述隔离过程中的严格控制、核酸检测的高频次执行等细节来呈现疫情下的社会状态,还引用了一些居民的反应和反馈,包括部分居民因长期居家隔离而产生的情绪波动、对生活失去掌控的无奈感。

她援引了一些人对于疫情防控的负面情绪,试图将这种情绪作为她论述的支撑点,以表达她对政策和实际执行方式的批评。

更为引起争议的是,袁莉在文章中使用了“平庸之恶”一词。

她借用了德国哲学家汉娜·阿伦特的概念,用“平庸之恶”来形容基层工作者和普通民众对“零感染”政策的顺从与支持。

这个词汇本身充满了敏感性,原意用于描述纳粹时期普通德国人对极端暴行的默许。

袁莉将这个概念应用到中国防疫政策的支持者身上,暗示了在她看来,这些人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并未进行反思,而是盲目地遵从,导致了“平庸的恶”。

文章一经发布,引起了公众和媒体的广泛讨论。

一些读者和媒体批评袁莉对防疫工作的描绘过于偏激,尤其是“平庸之恶”的使用,更是让很多支持防疫政策的人感到不满。

很多人指出,基层工作者在疫情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日夜在街头巷尾奔波,为的是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公共健康。

特别是在面对疫情的严峻形势时,他们的行为更多是一种责任和义务的表现,而非“平庸之恶”。

媒体上,也有不少文章反驳袁莉的观点,认为她的描述过于片面,忽视了防疫政策在保护公众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些评论指出,中国的“动态清零”政策并非“零感染”,而是通过快速检测、追踪和隔离感染者来尽量减少病毒传播。

防疫政策实施过程中确实有不完美之处,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应对新冠疫情的复杂局势,而袁莉的批评显得有失公允。

与此同时,在社交媒体上,许多网民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有人指出袁莉对中国防疫政策的批评和“平庸之恶”的描述显得刻意夸张,有煽动舆论的意图。

还有一些网友引用实际数据,展示了中国防疫政策在控制病毒传播方面取得的成果。

相比之下,袁莉的批评被认为未能全面反映防疫政策的真实情况,也未能客观评价防疫政策带来的实际效果。

袁莉的争议性立场与可能的动机

针对袁莉这种新闻视角的背后动机,有分析人士指出,她在美国接受了高等教育,特别是在哥伦比亚大学和乔治华盛顿大学学习的过程,使她受到了一定的西方价值观影响。

这样的思维方式或许对袁莉在中国事件报道中的立场起到了潜在的影响,也因此有部分人认为,她在报道时往往表现出对西方观点的偏向,这在她的一些报道中可以隐约看出端倪。

此外,有人指出,在她进入《华尔街日报》后,逐步开始涉足一些关于中国的敏感话题,从报道中多次出现的立场可以看出,她的批评往往更符合西方社会对中国的固有印象。

比如在她关于中国政策的评论中,她频繁使用一些西方社会普遍接受的标签,甚至偶尔引用哲学术语,以增强报道的批判性。

这样的用词方式和批评角度让一些人产生了怀疑,认为她有意在国际舆论中塑造中国的负面形象,尤其是在涉及社会治理、政策执行等方面,她的立场显得尤为鲜明。

这一争议也让人们联想到了2023年4月中国国安部门逮捕的日本间谍董某的事件。

据公开报道,董某曾获得尼曼奖学金,并在国内一家主要官媒中担任高管。

董某的案情调查显示,他被日本策反,并为日本提供了多年的服务。

尼曼奖学金,是一个由美国哈佛大学设立的项目,目的是为全球各国的新闻从业人员提供深造机会。

但有分析认为,这一奖学金项目中包含了对获奖人员的潜在影响,使他们在返回母国后更倾向于接受西方的新闻价值观,甚至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他们对国内的报道立场。

董某案的曝光,使得一些人对其他接受过类似资助的新闻工作者产生了怀疑,而袁莉在美国留学期间同样接受过类似的教育资助,并在回国报道中表现出对国内政策的持续批评,因此让人联想到,她是否也存在被策反的可能。

许多网民和评论人士推测,袁莉的立场或许受到利益驱动,认为她在美期间的经历让她逐渐形成了带有偏见的报道习惯,而这种习惯反映在她对中国的报道中,尤其是在《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等国际媒体上。

参考资料:

[1]潘天翠.读者的需求是网站的核心要素——访《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总编辑 袁莉[J].网络传播,2010(1):84-86

0 阅读:32

墨渡有熊心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