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留下传奇故事的女子,她们的身份可能是皇后、太后、甚至是女皇帝,她们所处的时代离现今太遥远,人们更加了解的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清朝末期真正的掌权人——慈禧太后。
宠妃叶赫那拉·杏贞
清朝时期,每隔三年举行一次"选秀",被皇太后、皇帝选中的女子可入宫为嫔妃,其余的女子则给其他宗室男子为妻妾。为了显示出皇族的高贵身份,只有八旗官员家中十三至十七岁的适龄未婚配的女子才能进宫入选。咸丰二年适逢选秀年,满籍八旗官员之女,17岁的叶赫那拉·杏贞进宫选秀。杏贞拥有令人惊艳的美貌,她一进皇宫,就让咸丰帝深深迷恋,即刻封了"贵人",成为"兰贵人"。入宫两年后,晋为"嫔"位,赐字"懿"。咸丰六年三月,诞下皇子载淳,母凭子贵又晋封懿妃。一年后,再次晋封,为懿贵妃。短短五年间,杏贞凭借皇帝的宠爱、诞下唯一的皇子,从小小的贵人成为贵妃。这个正值花样年华的女子,已经成为大清王朝最为尊贵的女子之一,此时的她也是作为女性最为幸福快乐的,有丈夫疼爱、有可爱乖巧的儿子。
为权力不择手段
1860年,咸丰十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攻入京城,火烧圆明园,咸丰帝带着后妃逃往避暑山庄。咸丰帝生性优柔寡断,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忧思成疾,没多久,就在热河驾崩。咸丰帝死后,皇子载淳即位,贵妃叶赫那拉氏因是同治皇帝的生母,尊为圣母皇太后,中宫皇后尊为母后皇太后。
(慈禧太后)
叶赫那拉氏杏贞成为皇太后,人称"慈禧太后",她极其渴望权力,她用尽心机手段,狠毒决绝,操控人心,让她最终打破所有阻碍,得以独揽朝权。
历史上,咸丰帝虽然宠爱叶赫那拉氏,但是咸丰帝深知她的为人,又因皇位势必由唯一的皇子继承,咸丰帝担心懿贵妃因子专权。于是咸丰帝临死之前,他下了密旨给皇后(后来的慈安太后),把象征皇权的"御赏"大印赐予她,还留下遗诏,让她可以预防懿贵妃(慈禧太后)专权;又召见载垣、端华、肃顺等人,为儿子(同治帝)任命了八位顾命大臣"赞襄一切政务"。
(咸丰皇帝)
可见,如果慈禧太后想要专权,要先处理了八位顾命大臣,然后还要解决了后宫真正的女主人——慈安太后,最后还要让儿子同治帝乖乖听话。聪明的慈禧太后,首先就是拉拢慈安太后,从权臣手中夺权,于是,叶赫那拉氏传奇的一生拉开了序幕。
(慈安太后)
(1)
夺前朝之权
咸丰帝崩逝后,年幼的同治帝继位,新帝年幼,权臣当道,两位太后"垂帘听政"辅佐新帝,但是载恒等人根本不把二位太后放在眼里,时常出言顶撞。慈禧拉拢慈安太后(母后皇太后),欲发动政变,从载恒、瑞华、肃顺等8位顾命大臣手中夺取朝权。
慈安太后偏偏性子温和,不喜
于争,对权力和政治不感兴趣,也就对前朝事务不多理会。后来在慈禧太后的教唆下:"顾全大局,保住江山",慈安太后不得不选择与慈禧站在一起,采取行动,东西两宫联手,发动政变,铲除了肃顺集团,并将几位大臣杀的杀、流放的流放,将阴狠的手段发挥得淋漓尽致。夺权成功后,慈禧太后熟知慈安太后心性,果不其然,"优于德,待人宽厚"的慈安放弃前朝权力,最终权归皇帝(实际掌权的慈禧),慈禧离
独权的目的又进了一步。
(2)
夺后宫之权
慈禧忌讳慈安不仅仅是因为"一山不容二虎",还因为那个尊卑、嫡庶有别的社会。慈安太后是母后皇太后,是先帝的中宫皇后、正妻,而慈禧再得宠、再大权势,也只是妾室,始终矮慈安太后一截。最重要的原因是,咸丰临死前拟了一份遗诏给皇后,留有遗言:"那拉氏若恃子为帝,骄纵不法,卿即可按祖宗家法治之"。意思是,如果慈禧持子纵权,那么慈安身为中宫就有权力赐死慈禧。因此慈禧一直记恨而又不敢明面上冒犯慈安,表面上大事小事都找慈安商量,背地里想要销毁遗诏、置慈安于死地。以免受到朝臣非议,慈禧想尽办法先销毁遗诏,再解决了慈安。
(剧照)
一时,慈安染了风寒,御医开了几副药都不见效。慈禧就亲自送来汤药,慈安连喝两天就痊愈了。后来慈禧来问安,慈安看到慈禧左臂有缠着纱布的痕迹,便询问原因,慈禧直说:"前日见太后不适,进参汁时,曾割了臂上的一片肉与药同煎,聊尽心耳!"慈安知道是慈禧自己割肉为药引,于是感动万分,心想这么个善良的女人怎么会像先帝说的那般阴狠,便命人取来咸丰遗诏,当着众人的面将其烧毁。慈禧从此没有了遗诏的顾虑,慢慢露出阴险本色,已然不把慈安放在眼里。慈安本以为处处相让,不与之为敌就能相安无事,慈禧那般跋扈就让她嚣张去吧。不久后同治帝崩逝,慈禧扶持光绪继位,光绪二年慈安突然暴死。满朝文武心惊胆颤。当天慈安白天还好好的,还召见了恭亲王与大学士左宗棠等人,晚上就突然暴死,其中猫腻大家心照不宣。没有了遗诏,没有了慈安太后,慈禧太后就已然彻底是明面上大清江山的女主人了!用尽一切心机和手段,她终于获得了前朝后宫的权力!
慈禧太后的不幸
慈禧太后获得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大清的真正掌权人。可她又何尝不是个不幸的女人。
从客观看,当时的大清已经奄奄一息,在西方
先进文明的撕扯下,大清随时会被瓜分得四分五裂。哪怕是大清的掌权人,面对殖民国家的
坚船利炮她也只能选择低头,签订成百上千条丧权辱国的
不平等条约,被国人、后人耻骂。历史上,慈禧太后开始掌权时面对殖民国家的入侵,曾经采取过抗击,还曾硬气地向十一个国家同时
宣战。一个如此有心计又决绝的女人能够站在政治顶端,不可能是个傻子任凭别人欺负。只是当时的封建王朝已然落幕,古老的农耕文明在先进的工业文明前显得脆弱不堪。这是客观现实的差距,慈禧太后哪怕再有谋略也抵挡不了船舰大炮,因此后人们无需责怪慈禧,事实上,在慈禧掌权的47年间,中国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已是慈禧最大的功绩。
从主观看,在封建社会下的女性都是依附于男性而生,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但是慈禧的经历已是脱离了那个封建社会,17岁成为宠妃,26岁变成寡妇,后又丧子,这些于一个女人而言何尝不是天大的打击。哪怕她拥有至高的权力,却注定一生困在
宫闱中,得不到普通妻子拥有的丈夫疼爱,得不到普通母亲儿女绕膝的幸福。咸丰帝宠她,但始终带着猜忌和避讳;同治帝虽是她的儿子,但母子政见不合难以齐心,为了权力,她逼死了自己唯一的儿子。不难想象,在以独权装饰下的是一颗极其孤独的心,孤独得只能用嚣张跋扈、阴狠毒辣来弥补填充。
结语:慈禧太后的一生是一个传奇。功与过,是与非,这些都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烟消云散,我们只能窥视这段历史里人和事。人本就是多面的,哪怕是史学家也难以定义好与坏。我们可以想象带着羞涩入宫、不知未来命运的杏贞,成为宠妃后得到一切的欢欣;也难以想象杏贞是怎样从一个妙龄女子变成阴狠毒辣的慈禧太后。这一切都已埋葬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无人再知晓。
虽然慈禧如此糟糕,但孙殿英挖掘慈禧墓藏,我并不觉得很解气。慈禧手握清王朝大权,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统治者,也就成为国家的化身,虽然道光以后的清王朝太令人失望了,慈禧也糟糕到无可救药。孙殿英绝不是民族英雄,他不配!
这个老女人把她的精力全部都用在内耗上了,所以把大清搞得玩玩了。
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