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出南京后,朱允炆发现朱元璋留的密旨:早知如此朱棣必败

热情的小狐狸 2024-08-08 21:28:36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建文帝的继位与挑战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为了稳固新建立的帝国,实行了一系列的军事和行政措施,其中包括将自己的儿子们封为藩王,分布在全国各地以巩固边疆。这些藩王被赋予了重兵,拥有自己的封地和军队。尤其是秦王、晋王、燕王和宁王,他们的军事实力非常强大,几乎可以与中央政府抗衡。

到了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不幸病故,朱元璋将孙子朱允炆立为新的皇太孙。朱允炆对于这些势力庞大的藩王感到非常忧虑。这些藩王拥有独立的军事力量,并且多有自行其是、不服中央管辖的行为,尤其是燕王朱棣、周王朱橚以及齐、代等王,他们的行为让朝廷感到孤立无援,政局动荡。

1399年朱允炆即位成为建文帝后,便开始谋划如何削弱这些藩王的权力。他与大臣齐泰、黄子澄等人频繁密议,希望通过削藩来重新夺回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权。由于燕王朱棣势力强大,他们决定先从势力稍弱的同母弟周王朱橚开始,逐步向其他藩王推进。

首先被削藩的是周王朱橚,其封地被大幅削减,军权也被严格限制。接着,朝廷又相继对代王、岷王、湘王和齐王进行了削藩。这些行动均严格按照建文帝的命令执行,但也激起了诸藩王之间的极大不满。

湘王在削藩的过程中感到绝望,最终选择了自焚,这件事情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其他被削藩的王也陆续被废为庶人,失去了王位和军权,这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造成了极大的波动和不安。

靖难之役的爆发

朝廷派出专使前往燕王的封地,正式通告削藩的命令。使者抵达燕王府时,正值朱棣审阅军事训练的情况。面对来自中央的这一命令,朱棣虽然表面上保持镇定,但内心的不满与紧张氛围在府内迅速蔓延。命令要求燕王裁减一半兵力,并将部分武器库存上交给中央,以此确保藩王不可能构成对中央权威的威胁。

朱棣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军事指挥官和政治家,深知单纯的对抗无益于自身的地位和燕藩的安全。因此,他在表面上遵循命令,开始对外界展示自己正在遵守朝廷的削藩政策,而实际上却秘密增强自己的军事力量,通过隐秘方式招募士兵,并加强与其他藩王的联络,以图形成对抗中央的力量。

这一切活动尽管秘密进行,但终究未能完全逃过建文帝和他的谋士们的眼睛。随着燕王的武装力量逐步加强,建文帝意识到单靠削减军力的政策难以长久压制藩王们的野心。于是,朝廷开始加强对燕王的监控,同时加紧与其他藩王的沟通,试图孤立燕王,削弱其影响力。

1399年,燕王朱棣的不满终于达到了爆发点。在一次秘密会议中,他与几位同盟的藩王决定联手对抗建文帝的中央集权。朱棣宣布举兵反抗,正式拉开了靖难之役的序幕。他的旗帜下,聚集了大量不满朝廷政策的军队和将领,他们或出于对朱棣个人的忠诚,或出于对现状的不满,纷纷响应其号召。

战争的火焰迅速在明朝各地蔓延。朱棣以其深厚的军事经验和人格魅力,迅速取得了一系列军事上的胜利。他的军队在战场上展示了惊人的战斗力和高效的指挥,逐渐推进向南京。与此同时,建文帝的力量由于内部分裂和军事上的连续失利,开始急速衰退。

建文帝的隐秘逃生

随着朱棣的军队不断进逼南京,城内氛围变得异常紧张。士兵和百姓们纷纷逃离或藏匿,街道上偶尔传来远处战事的轰鸣声,更是让整个城市笼罩在一层不安的阴影之下。

在南京城的皇宫中,建文帝聚集了其余的忠臣和将领,讨论着城防和应对措施。随着朱棣军队的临近,建文帝的军队也做好了战斗的准备,城墙上布满了守军,箭塔和瞭望塔上的士兵们警觉地监视着周围的动态。

关于建文帝朱允炆的最终命运,历史上流传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种是“焚亡”说,另一种则是“逃亡”说。这些说法大多来源于史料之外的野史记载,其中以《致身录》的描述最为详尽且充满神秘色彩。

根据“焚亡”说,建文帝在靖难之役失败后,被迫在宫中自焚身亡,以此避免被俘虏而受到侮辱。另一种说法,即“逃亡”说,则描绘了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象。野史《致身录》中记载,建文帝在燕军入城之际,意识到形势已经不可挽回。在这种压力之下,他考虑到了最后的选择——自尽。在他的寝宫内,他拔出佩剑,准备结束自己的生命,以免落入敌手之中。

就在这紧要关头,忠心的太监王钺发现了建文帝的意图。他急忙跪倒在地,恳求建文帝重新考虑。王钺告诉建文帝,朱元璋驾崩前留下了一个秘密的遗物,可能有助于解决当前的困境。这件遗物是一个红色的铁皮箱子,被藏在了奉先殿的左侧。听闻此事,建文帝的手停在了半空中。他命令王钺立即取来那个铁皮箱子。

跨越千里的逃亡

当王钺抱着沉重的铁皮箱进入房间时,紧张的气氛在空中凝结。他小心翼翼地将箱子放在地上,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不起眼的铁盒上。王钺解开锁扣,揭开了箱盖。箱内首先露出的是三张僧人的度牒,这些文凭在当时是用来证明某人已正式出家为僧的重要文件,能够保护持有者免受世俗法律的追究。

接下来,王钺逐一取出了几件僧人的生活用品:一件简朴的灰色袈裟、一个圆形的黑僧帽,以及一双布制的僧鞋。这些都是僧侣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装备,简单却实用。此外,还有一柄用于剃度的剃刀,边缘锋利,闪着寒光。箱底部另有十锭整齐码放的白银,每锭厚重而坚实,显然是为了途中的必要开销准备的。

最关键的是一封短信,这封信的内容简洁明了,是朱元璋为可能出现的家国危机预留的一种应对措施。信中写道,如果朱棣造反,可派人持此信前往大宁,向宁王朱权求援,借助他的力量夹击朱棣,以保江山稳固。

朱权,朱元璋的第十七子,被封为宁王,驻扎在大宁,是明朝设立的九大藩王之一。大宁地处战略要地,朱元璋在洪武二十年建置了大宁都指挥使司及大宁中、左、右三卫,形成了强大的军事防御体系。朱权自就藩以来,以其精明的政治手腕和强大的军事力量,使得大宁成为了北方一块难以撼动的堡垒。据史料记载,朱权掌握着“带甲八万,革车六千”的强大军队,这支庞大的军队不仅保证了大宁的安全,也使他成为了朝中重要的军事力量。

建文帝的逃亡之旅

朱允炆在阅读了这封意义重大的书信后,立即感到非常的后悔。要是早知道辽王朱植是朱元璋安排给他的后手,他也不至于把朱植纳入他试图削弱的藩王之一,拉拢住朱植,南北夹击朱棣的靖难军,他朱允炆也不能落到这个地步,可惜现在一切都晚了。

朱允炆召集了两位忠诚的大臣,杨应能和叶希贤,这两人一直是他政策的坚定支持者。三人在宫中的密室里,互相帮助用剃刀剃光了彼此的头发。

完成剃发仪式后,他们换上了事先准备好的僧袍,这些袍子灰色朴素,与普通的僧人无异。在天刚蒙蒙亮时,三人偷偷离开了皇宫,避开守卫的监视,悄无声息地混入了城中的僧侣和平民之中。

建文帝和他的两位大臣首先搭乘一只小船,秘密离开了南京,向北航向京口。这段船程异常艰难,他们必须时刻隐藏自己的身份,小心翼翼地避开其他乘客的好奇目光。到达京口后,他们立刻换乘马车,继续他们的逃亡之路。

长途跋涉中,三人经历了无数的艰难与危险。他们避开主要道路,选择偏僻小径,以防被朱棣的搜索队伍发现。途中,他们经历了饥寒交迫、疾病和极端天气的考验。经过数月的劳累跋涉,他们终于在永乐元年正月抵达了云南的永嘉寺。

永嘉寺座落于山林之中,是一个僻静的地方,周围是茂密的树林和清澈的小溪,环境清幽,适合隐居。建文帝和他的两位大臣在这里受到了寺内僧人的热情接待。僧侣们并不知晓他们真实的身份,只当他们是几位经历世事沧桑,寻求心灵平静的普通人。

在这里,建文帝彻底放下了昔日皇帝的所有荣耀与烦恼,他开始了他的僧侣生活。每日随着寺中其他僧人一同诵经、打坐、劳作,日复一日,他渐渐融入了这个宁静的宗教生活。

参考资料:[1]丁修真.士人交往、地方家族与建文传说——以《致身录》的出现为中心[J].史林,2011(3):69-77189

0 阅读:30

热情的小狐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