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黑石号”沉船:深海打捞中国珍宝船,一面铜镜引发专家惊呼

论史观事 2024-02-09 21:05:06

印度尼西亚有一个海岛叫勿里洞岛,这个地方尽管面积不大但风景优美,蓝天白云,温暖的和风,淡绿色的玻璃海中间夹杂着岩石和珊瑚海,是许多人喜欢流连忘返的地方。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风光迷人的小岛上,却流传着一个十分血腥的故事。

据说上世纪90年代中期,岛上有位渔夫出海打渔,谁知他回来时一条鱼也没捕捞到,却带回了一船宝物。

众人纷纷问渔夫:从哪里搞的这些宝贝?”

“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和婆罗洲之间的岛屿水域。”渔夫诚实地回答。

彼时有个古董贩子听到了,他立马走到渔夫面前,承诺给他一大笔钱,只要他能够带自己去发现那个宝物的地方,老实俄渔夫答应了。

到了目的地,古董贩子看到了一艘满载珍宝的沉船,他顿时见财起意,随即将渔夫残忍的杀害了。

很快,古董贩子就开始寻觅沉船宝藏,结果还真让他找到了,这下贩子高兴的彻夜难眠,开始琢磨如何处置这些宝贝,谁知这消息又被一伙强盗知道了。

后来强盗找上门来,将古董贩子一家三口又杀害了,然后一把大火将房子烧为了灰烬。

从此,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勿里洞岛有沉船宝藏,但大家都不知道到底在哪里!

又过了几年,一个叫沃特法的德国人,偶然听到了勿里洞岛的传说,立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后就开始了数次深海探宝之旅。

1998年9月,沃特法来到了渔夫当年表述的地方,兴奋地发现了一艘古沉船的残骸,只不过整个船体几乎都被山口和浮游生物给覆盖了。

然而眼尖的沃特法还是发现了端倪,他隐隐约约的看到这艘船上似乎有东西,于是立马找来打捞公司开始作业。

由于这艘船被发现的地方有一大片黑礁石,沃特法决定将这艘沉船就命名为“黑石号”

那么,“黑石号”上到底有没有宝藏呢?

打捞结果令人无比意外,黑石号上不仅有宝藏,而且还是中国的珍品。应该说“黑石号”确实是一座罕见的宝库。

据后来专家声称:“黑石号”全长仅仅有18米,但光器件就有近7万多,数量之多令人瞠目结舌。其中有小部分金银器、邢窑白瓷和越窑青瓷等器物,余下多为长沙窑瓷器,数量达56500余件。

长沙窑瓷器的特点就是不以胎质取胜,也不以追求如霜似雪的釉质,而是以彩色灿烂,繁华似锦的釉下彩绘装饰取胜。

除此之外,还有来自广东的各个窑口以及河南贡献窑的精品。

尤其这些珍品都具备匠心独运的设计,确实难得一见,更加珍贵的是还有一件青花瓷盘,更是极品当中的极品,据说它是世界上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也是最完整的青花瓷器。

那么问题来了,“黑石号”上有这么多中国宝贝,难道它是一艘中国船?

由此,有人分析认为,它不仅是一艘中国船,而且还同担着特殊使命的中国船,难道真是这样吗?

很快,考古学家又在出水的瓷器当中,发现一件瓷器带有“盈”字款,另一件则带有“进奉”款。

要知道,这个盈字是百宝大盈库的简称,是专门储存进贡给皇帝宝物的地方,而打上“进奉款”,说明这是中央和地方官员额外的进贡,给由此可见,这两件瓷器都应该是贡品。

此外,有人发现了一个细节,原来这些金银器的纹饰大多是成双成对的喜庆图案,难道说这是一艘和亲船吗?

正在大家充满迷惑时,突然一个专家称:“快看,这儿有清晰的汉字。”

原来在一个青瓷碗底部刻着“宝历二年七月十六”,专家就此推断,“黑石号“沉船时间应该是在唐代。

再联想到在唐代像和亲这样的事不少,于是大家又猜测,难道说“黑石号”真的是一艘唐朝公主的和亲船?

然而,沃特法将这个想法推倒了,原来,他将打捞起的一块船体木块碎片,送去分析检验,最终显示黑石号上用的所有木料是一种叫做棉缅茄木的红木,而古代中国就没有这种木头,更谈不上用这种木头造船了。

再就是从“黑石”号的造船技术来看,这是一艘单轨缝合帆船,这种神奇的造船技术也并不来自于中国。

那么,这到底是一艘哪里的船呢?最终专家给出的答案是阿拉伯。

主要是当时印度和阿拉伯一些国家特别推崇这种造船技术,但这艘阿拉伯船为什么会满载中国的瓷器呢?

有人认为这是一艘大使船,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这源于一个历史事件。

当时与唐王朝并存的还有一个强大的帝国,那就是阿拉伯建立的大食国。唐高宗时期大食国派遣使节抵达长安,与唐朝通好,从此双方时来往频繁。

安史之乱爆发后呢,唐朝的皇帝决定向大食国求助,随后,大食人就带着3000士兵赶来了帮助平息叛乱。事后,皇帝就赏赐这些士兵让他们常驻长安,为他们修建了清真寺,并且准许他们与中国女子分配。

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中国皇帝为了表示感谢,就将皇室的一些贡品回送给大食,因此这艘船就是大使船。

然而还有人说,这艘船其实就是一艘商船。

因为唐朝时期,海上贸易日渐繁荣,吸引了众多外国人前来经商。那么这艘阿拉伯商船上存在着大量中西结合的器物,应该是阿拉伯商人来中国进货的商船。

可是问题又来了,当时“黑石号”上出水的文物产地遍布中国各地,难道说这阿拉伯商人驾着船绕着中国跑了一大圈?

压根不可能,因为时间成本太高了,精明的商人是不会做亏本买卖的。

然而,专家又提出自己的意见,在唐代有一个地方可以一站式购物,可以购买到许多地方的物品,那就是扬州。

不过这个分析也蛮有道理。要知道从隋炀帝开通大运河起,扬州就成为了一个对外交往的重要门户。而到了唐朝,海上贸易日渐繁荣,这里汇聚了大量不同地区的瓷器,也吸引了众多的外国商人。

但这只是理论分析,难道有“黑石号”到过扬州的石锤资料吗?别说还真有。

因为有专家发现了一些铜镜,而且其中有一块很特别,它上面刻着“扬子江心百炼造成”。

而这块铜镜让一位专家不禁惊呼:“这不会就是传说当中的江心镜吧?

什么是江心镜?据说是一块能呼风唤雨的铜镜。而且其铸造也有特殊的制作要求,不仅必须选择上好的材料和一流的工匠,而且铸造时间和地点也是指定的,要在扬子江心铸造,还要在船上铸造,而且还要选择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的午时来铸造这个镜子。

然而此时又有人质疑,江心镜不是皇帝用的吗?怎么会出现在商船上呢?

其实细心的专家已经发现了“黑石号”上的江心镜,它的铸造时间在11月份。这应该还是安史之乱有关。

也许皇室受战乱影响,已经无力供养铸镜工匠了,而这些工匠也出于生计的考虑,再加上山高皇帝远,想到这些镜子是卖到国外的,国内也没法追查,于是就偷偷的为外商铸造出了出口外销的镜子,由于不是皇室的贡品,所以铸造的规矩也就没那么严格了。

综上可看,“黑石号”应该就是一艘商船,而从打捞情况来看呢,该船装满了货物,说明阿拉伯商人在扬州已经尽情的采购完毕之后返航了,可他为什么没有能够顺利的回到家乡,而是永远的沉默在印度尼西亚的海底呢?

据专家研究,可能“黑石号”按照既定航线开到了印度尼西亚的水域里,恰逢不幸遇到了风暴,风浪又撞上了礁石,那“黑石号”就触礁沉没于海底了。

无论如何,“黑石号”是9世纪上半叶中国与东南亚、中东地区进行贸易、文化交流的重要实证,展现了亚洲先民扬帆远航、创造海洋文明的辉煌历史,也揭示了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熙来攘往的盛况。

不过,“黑石号”其实还有很多未解之谜,比如它的主人是谁,还曾经去过哪里,相信在关专家的不懈研究之下,神秘的面纱早晚会被揭开。

0 阅读:506

论史观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