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该篇文章结尾
金黄的稻浪在阳光下翻滚,辽阔的田野上机器轰鸣,这幅场景在中国大地上随处可见,见证着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之路。从曾经的饥荒频发到如今的“粮仓充实”,中国走过了一段漫长而艰辛的历程。[玫瑰]
从古代帝王以“民以食为天”为治国之本,到现代国家将粮食安全视为头等大事,中国人对“吃饱饭”的渴望从未改变。
01温饱问题什么时候解决?
1978年的中国,城乡面貌差异显著,当时大多数人生活在农村,城镇化率仅17.9%,意味着多数家庭仍与土地紧密相连,生活以农业为主,相较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0.6%,这一比例虽有提升,但城市化进程依然缓慢。
在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相对艰苦,据统计,那一年,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134元左右,远低于城镇居民的343元,显示出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
这种差距不仅仅是数字上的,更深刻地体现在生活水平的方方面面,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状态。
简而言之,1978年的中国,农村占据主导,城镇化水平低,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农村居民生活较为困难,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存在显著差距。
当年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高达67.7%,这意味着他们将收入的三分之二都用来买食物,仅仅为了填饱肚子,即便如此,很多人依然吃不饱。
具体到每天的食品消费支出,农村居民平均只有0.21元,这个数字看似很小,但在当时已经是不少人难以企及的水平。
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每天用于食品的支出甚至不到一毛钱,在物价很低的年代,这点钱能买到的食物极其有限,饥饿感是许多人的日常体验。
并非所有的农村都是一片黯淡,一些管理得当或者自然条件较好的村庄,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大寨村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通过艰苦奋斗,大寨村不仅改善了生产条件,还让村民的收入显著增加,在那里,一个工作日就能值1.5元,远高于全国农村的平均水平。
相对而言,城镇居民的生活要好得多,虽然也谈不上富裕,但基本温饱是有保障的,195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就达到254元,到1978年增加到343元,在当时的物价水平下,这个收入足以确保不挨饿。
1987年,中国共产党在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根据国情实际,精心规划了“三步走”宏伟蓝图,旨在通过分阶段、有步骤的实施,切实改善民众生活品质,并引领国家实现全面而持续的发展。
着眼于短期目标,即解决当时紧迫的温饱问题,1990年左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不再为食物短缺而忧虑。
中期目标是让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是面向20世纪末的展望,意味着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生活质量得到全面改善。
长期目标则是指向未来,即到21世纪中叶,中国将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不仅是经济上的飞跃,更是社会全面进步和人民生活富裕的象征。
值得注意的是,“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已经顺利实现,1990年中国经济实现翻番,成功解决了长期困扰的温饱问题。可以说是距今我们能吃饱饭才过了三十多年。
02自古都有人在挨饿
翻开中国历史的画卷,饥荒的阴影几乎无处不在从远古时期到近代,无数次的饥荒造就了中国人独特的饮食文化和生存智慧。
中国古代,粮食短缺是饥荒的常见原因,秦汉时,南方水稻亩产量仅96斤,三口之家需耕种十多亩方得温饱。
宋朝时期,得益于越南占城稻的引入,水稻亩产量显著提升,达到了220斤的新高度。随后,明清两代见证了农业技术的飞跃,两熟乃至三熟水稻种植技术的广泛推广,进一步推动了水稻产量的增长,每亩产量大约攀升至300斤,实现了粮食生产的又一次飞跃。
与今日相比,这些产量仍显不足,现代科技助力下,水稻亩产量普遍高于600斤,高产田地甚至超过1000斤,这一古今差距,正是古代中国易陷饥荒困境的关键所在。
除了低下的农业生产力,战乱也是导致饥荒的重要因素,即便是在被誉为盛世的唐朝贞观年间,战争也从未真正停止过。
每隔三年就会有一次小规模冲突,五年一次大规模征伐,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拉锯战更是绵延千年,从未间断。
南北朝、五代十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火频仍,百姓因战乱失去家园,四处逃难,生活无着,曾经肥沃的田地因无人耕种而荒芜,粮食产量锐减。同时,战乱也导致粮仓被劫掠一空,粮食储备荡然无存。
1840年至1949年的百年岁月里,战争几乎成为了常态,军阀混战、列强入侵,战火纷飞中的中国大地上,和平反而成了一种奢侈品,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够安稳耕种已是难得,遑论丰收。
饥荒时期,人们不得不想尽各种办法来填饱肚子,观音土,这种又称高岭土的泥巴,从西周时期就开始被用作充饥之物。
它能给人强烈的饱腹感,却无法被人体消化吸收,少量食用会导致营养不良,大量食用则可能因肠道堵塞而丧命。
在清朝光绪年间的丁戊奇荒中,饥民将小石头磨成粉末掺入面粉充饥,树皮、草根、花生壳、玉米芯,一切可以下咽的东西都成了充饥之物,更有甚者,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甚至出现了易子而食现象。
1942-1943年河南大饥荒,饥饿导致数千人丧生,家庭破碎,社会动荡。偷盗、抢劫频发,社会秩序崩溃。
而今,现代农业技术提升粮食产量,水利设施减少灾害影响,中国粮食生产稳步发展。
03让天下人吃饱饭
袁隆平,1930年出生于北京,早年历经战乱与饥荒的洗礼,这些经历深刻影响了他的人生道路。1953年,西南农学院毕业后,他选择前往湖南安江农校执教,并在此地扎根,专注于杂交水稻的研究
面对20世纪60年代中国严峻的粮食短缺问题,袁隆平先生认识到提高水稻产量至关重要。尽管研究初期面临诸多质疑和挑战,但他坚持信念,持续进行试验,致力于通过杂交水稻技术改善粮食生产状况。
1973年,袁隆平先生先生团队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这一突破性成果让中国的水稻产量大幅提升,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撑。
杂交水稻的成功不仅改变了中国的粮食生产状况,还被推广到世界多个国家,造福了全球数亿人口。
袁隆平先生先生并未就此止步,他带领团队继续攻关,不断突破水稻产量的极限,从三系杂交稻到两系杂交稻,再到超级杂交稻,每一次技术革新都带来了产量的显著提升。
袁隆平先生先生的研究不仅局限于提高产量,还致力于提高水稻的抗逆性,他带领团队开发了耐盐碱的水稻品种,让一些原本不适合种植的土地变成了良田。
袁隆平先生的杂交水稻技术不仅让中国耕地资源得到更有效利用,也为全球粮食生产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虽然他已逝世,但是他领导的研究团队,将中国杂交水稻技术推向了世界前沿。同时,他提出的“禾下乘凉梦”正逐步实现,这一梦想不仅服务于中国人民的福祉,更是对全球粮食安全问题的积极回应,展现了中国对全球粮食生产的贡献。
参考资料:
[1]国家统计局,2018年9月10日: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一
[2]国家统计局,2018年10月31:改革开放30年报告之五:城乡居民生活从贫困向全面小康迈进
[3]国家统计局,1999年9月28日:之十七:城镇居民从贫困走向小康
[4]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在新时期确定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三步走”战略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5]光明网,2021年9月28日:1978年-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71元增加为32189元
[6]江西调查微讯,2023年10月27:超级稻亩产创世界纪录,农调人的DNA动了~